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护理专栏 > 护理专题 > 社区护理
广州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研究和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是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1996年7~9月,我们以问卷方式对广州越秀区诗书街老年人进行了包括健康状况在内的生活质量调查,探讨老年社区护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广州市越秀区诗书街60岁以上老年人。
1.2 方法 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流行病学组推荐的统一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健康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家庭状况等共12项。本次调查随机抽取1 437人,进行问卷式调查,回收有效答卷1 027份。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构成 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情况

年龄
(岁)男女合计人数%人数%人数%60~
65~
70~
75~
≥80
合计108
127
81
59
42
41725.9
30.5
19.4
14.1
10.1
100.0179
152
117
85
77
61029.4
24.9
19.2
13.9
12.6
100.0287
279
198
144
119
102727.9
27.2
19.3
14.0
11.6
100.0

①表1提示6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46。②60岁以上老年人各年龄组存活数随增龄而下降,60岁组与≥80岁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χ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活自理能力 见表2。
表2显示70.0%老年人均需部分或完全靠他人照料、护理。

表2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情 况

自理情况男女合计人数%人数%人数%完全自理
部分自理
不能自理
合计122
286
9
41729.2
68.6
2.2
100186
408
16
61030.5
66.9
2.6
100308
694
25
102730.0
67.6
2.4
100.0

2.3 患病情况 见表3。

表3 1 027位老年人患病情况分析

患病情况男女合计人数%人数%人数%患1种病
患2种病
患3种病
患4种病
合计131
94
51
55
33112.8
9.1
5.0
5.3
32.2159
172
91
91
51315.5
16.7
8.9
8.9
50.0290
266
142
146
84428.3
25.8
13.9
14.2
82.2

表3所示同时患2~4种疾病者占53.9%,患1种疾病者占28.3%,表明82.2%的老人均患有1种以上的疾病。
所患疾病中以慢性病为主,其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占19.9%;冠心病占10.4%;风心病占10.0%;脑血栓占6.9%;脑出血占4.3%;慢性支气管炎占8.7%;哮喘占5.0%;肺气肿占7.8%;溃疡病占5.3%;慢性胃炎占8.6%;肺炎占5.6%。
2.4 疾病与职业的关系 脑力劳动者487人,患心脑血管疾病人数占54.6%,患呼吸系统疾病人数占20.7%,消化系统疾病人数占20.1%;体力劳动者361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占42.7%,呼吸系统疾病人数占25.8%,消化系统疾病占23.3%;体力加脑力劳动者179人,心、脑血管疾病占61.5%,呼吸系统疾病占14.5%,消化系统疾病占10.1%。提示体力加脑力劳动者患病率较低。
2.5 心理状态 将老年人心理状态分为7类,即A类,有衰老感,觉得人老了,越来越不中用了;B类,有抑郁感,觉心理不痛快;C类,对生活兴趣不大,觉得无事干,也没人理睬;D类,有孤独感,不想和别人来往,愿意一个人呆着;E类,性格改变,心地狭窄,爱生气;F类,常感寂寞。详见表4。

表4 1 027位老年人心理状态分析

类别常有偶有没有不好说人数%人数%人数%人数%A
B
C
D
E
F412
457
591
561
562
53740.12
44.50
57.55
54.63
54.72
52.29399
388
292
325
317
28438.85
37.78
28.43
31.64
30.87
27.65194
154
106
116
120
17918.89
14.99
10.32
11.30
11.68
17.4322
28
38
25
28
272.14
2.73
3.70
2.43
2.73
2.63

3 讨论
3.1 表1显示本次调查的老年人,80岁以上者占老年人总数的11.6%,他们多为坚持活动,情绪乐观、生活规律、合理营养、戒烟少酒、讲究卫生者。
3.2 表2显示67.6%的老年人需部分照料、护理;2.4%完全靠他人照料、护理。广州市近70万老年人计,有近49万老人需部分或完全由他人照料护理。因此,建立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网点(包括老年人照料和卫生保健服务)是很有必要的。可设固定服务站和流动式护理服务组,定期或按需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对行动不便者,护理组的人员可驱车带物为老年人送医、护理上门,尽可能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方便。
3.3 表3显示老年人82.2%的患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较多,占患病总数的19.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缺乏认识,据调查68.1%的未予治疗,高血压漏诊多(29.1%),确诊高血压病人的控制率低(36.7%)。近年来纯收缩期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这一观点,尚未被全体基层医务工作者所接受[2]。家庭病床是一种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只要家庭病床医师有全科医师的条件,就能达到控制老年慢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3-4]。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功能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主客观评价仍共有的第一、二位因素,因此,加强基层老人高血压病的治疗和其他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显著作用。
3.4 脑力劳动者患病率较高,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较少进行体力劳动、较少参与保健活动有关。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发展社区医疗保健队伍,开展对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卫生健康教育和老年常见病的防治指导,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延缓老年慢性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5 表4可见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有累加的负性情绪,与武汉老年大学的社会调查结果相近[5]。老年人因离退休、单调松弛的日常生活、自身病痛、丧偶、家庭失和、经济困难等造成心理上的各种消极情绪,主要有孤独感、抑郁感、衰老感、老而无用感。这些负性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建议老年社区服务注重老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指导老年人以正确的认知观点和应对方式对待生活应激事件,使之在生活变化到来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顺应生活的变化,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4 结论
本调查揭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较弱,慢性病患病率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多数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差,难以承担医疗费用,看病难、康复难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建立社区护理网络,由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护士将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带到病人家中,为老年人解决个人、家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世界卫生组织编.流行病学在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1
2 陈灏珠,李宗明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7
3 计振民.家庭病床对慢性病疗效追踪观察.全国第七届衰老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5:81
4 童钟杭.杭州市街道老年人社区服务调查.现代老年医学杂志,1995,4(4):140
5 杜子才,刘平生.为了第三年龄的第二青春——试论中国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杂志,1992,12(5):257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香港社区护理见闻
下一编:心理矛盾——神经衰弱的患病危机
精彩推荐
最新更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