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疾病大全首页 > 疾病大全 > 儿科 > 其他
小儿厌食的诊断及治疗
  小儿厌食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临床以不思饮食,食量较同龄正常儿童明显减少,甚至对进食表示反感,病程一般持续2个月以上为特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一般经治疗预后较好,少数长期不愈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可为其也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
  [临床表现]
    以厌恶进食为主要症状。可伴见恶心暖气,被迫多食后脘腹作胀,甚至呕吐,大便不调,面色少华,形体偏瘦等。
  [诊断]
  1.食欲减退或消失,
  2.厌恶进食,
  3.食量显著少于同
  4.年龄正常儿童。
  5.病程持续在2个月以上。
    6.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等。
    7.实验室检查:D—木糖排泄率降低,尿淀粉酶降低,血、发多种微量元素降低。
[治疗]
    1.西医药治疗:可选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以帮助消化,促进食欲,也可选用吗叮啉、普瑞博思等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空,增进食欲。    ,
  2.中医药治疗
  (1)脾运失健: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好,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和脾助运。
方药: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蔻仁各10克,枳实、陈皮各6克。
中成药:小儿胃宝片,每次1—5片,每日3次。
    (2)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泽,大便多于结。舌质淡红少津、苔少或不剥脱,脉细数。
    治法:养胃育阴。
    方药: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白芍、乌梅、山药各10克,生甘草3克。
    (3)脾胃气虚: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进食稍多则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而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各10克,炒苍术6克,砂仁(打碎)3克。
    中成药:儿康宁,每次5-10ml,每日3次;小儿健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启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小儿香橘丹每次1丸,每日1次。
[预防与调养]
    1.调节饮食是预防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措施,应纠正小儿偏食、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使生活规律化。
    2.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食欲不振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3.注意心理教育,避免惊吓和过度紧张,进餐时尽力保持小儿心情愉快。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新生儿出血症相关知识
下一编:风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