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疾病大全首页 > 疾病大全 > 其他 > 身体常见症状 > 头痛 > 患者想知道的
小儿偏头痛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生化研究的进展,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等研究的日益深入,小儿偏头痛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小儿偏头痛的概念、诊断、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及偏头痛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合。
1  偏头痛的定义及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
1.1 定义 1962年Ad hoc.committee将偏头痛定义为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其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很大,多以一侧头痛开始,常伴有恶心、厌食等,部分患者在发作前或发作时有感觉、运动及情绪改变,多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1.2 偏头痛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
1.2.1 普通型偏头痛 不伴先兆的偏头痛,每次发作时持续数小时至2~3天,伴有先兆的发作频率不等,常为偏侧搏动性的中~重度头痛,多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头部活动可加重头痛,大多数患儿以此型临床表现为主
1.2.2 经典型偏头痛 即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有一项或多项表明局部皮质或脑干功能障碍的可逆性的先兆症状,先兆可持续数分钟~1小时。
1.2.3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发作以视觉障碍和脑干功能紊乱为主。可有视觉异常及眩晕、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数分钟后可发生晕厥,意识恢复后仍出现枕部或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等。
1.2.4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头痛发作开始或发作后的痛侧出现眼肌麻痹。此型少见,主要见于婴幼儿。
1.2.5 偏瘫型偏头痛 头痛发作开始或发作后对侧轻偏瘫,可有交替性偏瘫,部分病例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1.2.6 偏头痛等位症 儿童期其它复发性症状,包括儿童再发性呕吐,良性阵发性眩晕,复发性腹痛等。
1.3 小儿与成人偏头痛诊断的差异 小儿偏头痛与成人表现不同,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因此,小儿偏头痛的诊断较困难,尤其是婴幼儿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眼肌麻痹偏头痛多见,幼儿期以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普通型偏头痛多见,学龄儿期以伴有视觉症状的典型偏头痛多见。Joseph认为:如出现以下症状体征,应考虑儿童偏头痛的可能,易激惹、头痛、捶头或常以手支撑头部,上睑下垂(眼睑肌麻痹)、双眼肿胀、面色苍白、睡眠障碍、行为变化、眩晕及反复发作性腹痛,因而临床上这种只有偏头痛先兆而无偏头性头痛的发作称为无痛性偏头痛或偏头痛等位症<在儿童还可以出现头痛不明显而以精神运动及感觉紊乱为主的特殊表现型偏头痛,因此小儿偏头痛诊断较成人困难,根据患儿就诊时的病史资料很难对小儿头痛做出准确判断,故提出诊断小儿偏头痛最简单安全的方法是经过临床检查及一段时间随访观察,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头痛,方能明确偏头痛的诊断。
偏头痛流行病学特点及遗传因素
    有关偏头痛的发病率与患病率,世界各地报告的结果差异很大。小儿偏头痛的流行病学调查比较一致的结果为4%~10%。Goldstein和Chen根据1961~1978年期间发表的各种文献资料,指出偏头痛的患病率平均为男性儿童3.4%,女性儿童4.9%,学龄儿童发病率为4%~10%,平均起病年龄6岁,10岁前男∶女=1.0~1.5∶1.0,青春期(12岁后)男∶女=1.0∶2.0。许多学者认为偏头痛的发病有强烈的遗传因素,遗传多来自母亲而不是父亲。
3 偏头痛生化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无确切一致结论。1963年Wolff提出偏头痛发病机理的血管源学说。他认为颅内动脉收缩引起先兆,然后颅外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多肽导致无菌性炎症而诱发头痛。近年来研究表明,偏头痛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3.1 5-羟色胺与偏头痛 血浆5-羟色胺(5-HT)的暂时升高可引起血管壁无菌性炎症和通透性增强。已有报道偏头痛患者尿和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增加<,并发现血小板5-HT降低。而三十多年来临床资料可以说明特异性的5-HT受体亚类在偏头痛病理生理中的作用。而5-HTIC受体的激活可能是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的一重要环节。
3.2 神经肽与偏头痛
3.2.1 β内啡肽(β-EP) 现在认为偏头痛的发生部分是由于内源性吗啡通路障碍,特别是β-EP紊乱,导致痛觉通路传入调节障碍。偏头痛病人脑脊液中β-EP降低,而其无镇痛作用的代谢产物2-N-乙基-β内啡肽(AC-β-EP)浓度则高于正常,β-EP/AC-β-EP比例降低。
3.2.2 甲硫脑啡肽(MET) 有假说认为它可能为一种5-HT作用的自然拮抗剂,可抵消5-HT的内皮损害作用,此外MET有镇痛作用,可调节单胺和ρ物质的释放,并使其扩散减少。已发现偏头痛发作时血小板MET浓度高而血浆浓度低,缓解期血小板浓度渐至正常。
3.2.3 ρ物质(SP) SP存在于初级感觉神经元,似在三叉神经系统内发挥感觉伤害的传导作用,SP由这些神经元的周围突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血浆外渗、缩瞳、结肠和鼻粘膜充血等,这些作用与偏头痛发作的症状有一定相关性。
4 偏头痛的治疗进展
    偏头痛的治疗分为预防性治疗及发作期治疗,针对偏头痛发生的不同环节及因素多种治疗手段都是行之有效的。发作期典型病例可试用麦角胺,并配以镇痛药及镇静安眠药物,但因其副作用,受药量及用药次数的限制,10岁以下儿童一般不用,并被一些新药所代替。舒马曲坦(Sumatriptan)是一种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对急性偏头痛无论是否有先兆,其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经西欧、北欧、美国等多个国家治疗数千例,急性发作时用此药后,1~2小时内头痛明显缓解,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近年来,其疗效受到进一步肯定。另一新的5-HT受体激动剂BMS-180048。该药有收缩颈动脉平滑肌作用。Goldstein等研究了BMS-180048不同剂量的疗效,安全度及复发率结果发现,即150及200mg疗效最好,服后4小时头痛消失率分别为61%及58%,服后24小时偏头痛复发率为25%及24%。而副反应不同剂量组均为7%,主要表现为下颌、颈肌、喉部轻度不适,头部有紧扎感(<4%)。
    预防性治疗的药物种类有β受体阻滞剂、5-HT受体阻滞剂或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及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及其它影响单胺代谢的药物、抗癫痫药物等。B-attstella等给偏头痛患儿服用尼莫地平10~20mg/次,每日用3次,除3例有轻度腹部不适外,耐药性少见。目前,在预防偏头痛药物方面,研究最多是丙戌酸,可加强γ氨基丁酸(GABA)合成及阻断其降解。Harod发现丙戌酸预防偏头痛是由于它阻断脑膜神经源性炎症所致,而后者是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该研究显示,对GABAA受体及其调制部位具有亲和力的药物具有抗偏头痛的作用,从而为研究抗偏头痛药物提供一条新途径。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运动时出现头昏、头晕
下一编:A型性格:警惕偏头痛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