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疾病大全首页 > 女人 >
垂体腺瘤

概述
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即可引起功能亢进,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引起柯兴氏病;泌乳素过多引起溢乳、闭经、阳痿。无功能性垂体瘤往往在肿瘤较大,压迫视交叉、垂体或下丘脑。
疾病分类:
1、功能性(分泌性)垂体瘤,包括催乳素瘤、生长激素瘤、ACTH瘤、Nelson综合征(ACTH-MSH瘤)、促甲状腺激素瘤、混合型腺瘤。
2、无功能性(非分泌性)垂体瘤即“嫌色细胞瘤”,占20-35%。

病因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50岁。
    

症状
    临床症状:功能性垂体瘤多有各自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即可引起功能亢进,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引起柯兴氏病;泌乳素过多引起溢乳、闭经、阳痿。无功能性垂体瘤往往在肿瘤较大,压迫视交叉、垂体或下丘脑,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闭经、阳痿等相应症状而被发现。
    

检查
   (一)激素测定:
    绝大多数功能性垂体瘤常分泌单一激素,垂体前叶激素及靶腺激素测定多能在早期作出定性诊断。
    注意:
   (1)垂体激素的基础值易受内外环境、药物和周期节律的影响。
   (2)单一垂体腺瘤,血中激素升高可能不限于一种,这种现象未必表示混合型腺瘤,除非两种激素均明显增高。
   (3)激素值与腺瘤的大小及临床症状未必平行,后者取决于病程的长短、激素的类型、瘤体有无退行性变和囊性变以及其他影响激素活性的物质等。因此激素测定应多次反复进行,必要时须作激素的兴奋和抑制试验。
   (二)定位诊断:
    1、蝶鞍X线检查,垂体瘤较大时平片可见蝶鞍扩大、鞍底下移、鞍背骨质破坏。
    2、垂体CT扫描,能发现直径3mm以上的微腺瘤。
    3、核磁共振对垂体瘤定位十分精确。

治疗
    须根据腺瘤性质及瘤体大小,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或)药物治疗。
   (一)手术治疗:除泌乳素瘤外,应首先考虑及早手术。
   (二)放射治疗:适于瘤体小、无鞍上鞍外等侵蚀压迫,经手术治疗无效或不愿手术治疗者,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放疗。近年来应用x-刀、γ-刀立体放疗。
   (三)药物治疗:可用溴隐亭(多巴胺促效剂)治疗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赛庚啶(抑制血清素刺激CRH)治疗柯兴氏病;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肢端肥大症及TSH肿瘤。或于手术切除腺瘤后辅以放疗或药物治疗。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脑栓塞
下一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