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疾病大全首页 > 女人 >
根尖周病

概述
指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

病因
    1.感染。
  2.创伤。
   3.肿瘤。
   4.牙源性因素。

症状
   (一)急性尖周炎
   急性尖周炎的病理解剖特征是根尖周渗出物的积累、转化和扩散或吸收,除某些外伤而致的急性尖周炎外,牙髓多已坏死。按炎症的发展过程又可分为: 
   1.急性浆液性尖周炎
   早期根尖部牙周膜内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此时因根尖部压力使牙齿向外移行,患者感觉牙齿伸长,患牙早接触,咬合不适或轻微咬合痛,患牙用力咬紧时由于根尖部血液被挤向四周症状暂时缓解。这时,根尖部的牙骨质和牙槽骨无明显改变。随着病变的发展,血液淤积增多,组织水肿明显,血管破裂出血,使尖周膜腔内压力显著增高,患牙伸长感加重,轻度松动,不敢对牙合 ,并有持续性自发痛,能定位。检查时叩诊剧痛,根尖部牙龈轻度红肿、压痛。
   2.急性化脓性尖周炎
   表现为根尖周牙周膜破坏溶解,脓液积聚,脓肿周围有显著的炎细胞浸润和骨吸收。故又称为急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脓液进入骨髓腔时,疼痛非常剧烈,呈持续性、搏动性,患牙松动严重,触、叩痛明显、龈及面部肿胀,根端红肿压痛,牙伸长感,不敢对牙合 ,头痛,体温升高,烦燥,痛苦面容,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形成粘膜下脓肿后,由于颌骨内部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但软组织水肿仍明显。若未切开引流,则自行破溃流脓。从炎症开始至形成粘膜下脓肿约3-5日。
   (二)慢性尖周炎
   慢性尖周炎的病理解剖特征是尖周组织增殖性炎症变化,即纤维和肉牙组织的形成,以及牙周膜间隙形态改变。 
   1.尖周肉牙肿)
   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破坏,被肉芽组织所替代。尖周肉芽肿大小和形式不一,拔牙时往往连同牙根尖一同拔出。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稀疏区。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牙可变色,牙髓活力试验阴性,根尖肉芽肿可维持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2.尖周脓肿或慢性牙槽脓肿
   是局限于尖周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尖周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粘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3.尖周囊肿
   尖周囊肿是由上皮衬里,充满液体、被肉芽组织包绕的尖周病变。通常无自觉症状,囊肿增大使颌骨壁变薄、隆起,扪诊有乒乓球样感。牙髓无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楚,轮廓分明的骨质稀疏区,周围有明显白线条。囊肿破溃感染可形成窦道。
   尖周肉芽肿,尖周脓肿和尖周囊肿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可相互转变,有着移行的关系。
   急、慢性尖周炎均可成为病灶,但牙齿一旦治愈,病灶随之被消除。
   4.致密性骨炎
   是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和、长时间慢性刺激后产生的骨质增生反应。

检查
    可行局部牙齿检查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
   (一)应急处理。
   根尖部急性炎症的外置,是一种应急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待转为慢性炎症后再作常规治疗。应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病变发展阶段,病变程度。 
   1.髓腔开放引流。
  2.切开排脓。
   3.按抚治疗。
   4.调牙合磨改。
   5.消炎止痛(诺氟沙星)。
   6.急性期拔牙。
  (二)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坏死、坏疸或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或坏疸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根管充填去除不良刺激,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急性咽炎
下一编:慢性扁桃体炎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