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人养生 > 老年保健
老人“八反”的医学解释
http://www.piccc.com ] 点击数: 【字体:
    老人“八反”之说,在300多年前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的《古今笑史》一书中有载:“夜不卧而昼睡;子不爱而爱孙;近事不记而记远事;哭无泪而笑有泪;近不见而远见;打不痛不打却痛;面白却黑,发黑却白;如 厕不能蹲,作揖却蹲;此老人‘八反’也”。这些虽属“笑话,但从医学角度分析,却不无科学道理。

    1.夜不卧而昼睡:老年人大脑皮层抑制过慢,入睡困难,熟睡更困难,常失眠和睡眠不足,白天萎靡不振,因此用“昼睡”以平衡大脑兴奋。

    2.子不爱而爱孙:人步入老年,儿子已进入中青年,在社会行为和经济地位上将或已经取代自己,因而不免发生“老矣”、“儿大不由爹”的兴叹!对儿子逐渐由亲而近之变为敬而远之。一旦有孙子,正好填补了失落感,因而倍感亲爱。又因年龄上孙子与自己相差甚远。于是“远交近攻”。故“子不爱而爱孙”。

    3.近事不记而记远事:老年人大脑萎缩,其重量可减少30~50克、神经细胞也相应减少,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记忆力衰退,尤其短时记忆,明显较年轻人为差,因而丢东忘西,戴着帽子寻帽子,拿着钥匙找钥匙的现象不断发生,而长远记忆却保持完好,对未衰退前接触过的事记忆忧新,有的可数祖孙三代人的生辰八字,生动地讲述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这是过去的记忆在脑中的反映,是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结果。

    4.哭而无泪笑有泪:泪由泪腺分泌而来,精神刺激如悲哀、哭泣、激动时分泌增加。老人泪腺萎缩,对精神刺激反应迟钝,虽哭而泪腺分泌不多,故处于干哭无泪的状态。泪之排出,靠结膜的毛细管作用,泪囊的弹性扩大与吸引力,将泪液引入泪囊,然后经鼻泪管排出体外。老人上述功能减弱、一旦笑逐颜开,眼睑收缩,大量泪液短时间挤入结膜囊内,而上述流通渠道排出不及,因而笑出泪来。

    5.近不见而远见:此即“老花”,50岁以上老人几乎不可避免。老年人晶状体硬化,角膜变扁、屈光能力减弱,睫状体萎缩、睫状肌收缩力下降,从而失去调节作用,使近距离的物象不能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近处视物困难;但从远方来的光线,则可聚集在视网膜上清楚成像,故而“近不见而远见”。

    6.打不痛不打却痛:老人大脑皮层萎缩,对疼痛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感觉迟钝,故“打不痛”;老人的骨与关节随年龄增加而发生退行性改变,骨刺增生压迫神经产生症状,即或没有外界刺激,也常自发疼痛。如“五十肩”(50岁以后产生的肩痛),“颈椎病”等都是有明显年龄特征的老年性疾病。

    7.面白却黑、发黑却白:老年人因毛细血管退变,常在面部、头颈及手背等处出现褐色斑块,谓之“老年斑”,小者数毫米,大者数厘米甚至数十厘米,随年龄增加,同时皮肤变灰,失去光泽。而黑色的头发却因色素消失而逐渐变白。

    8.如厕不能蹲,作揖却蹲:老人的大关节退行性变,间隙变窄,骨质增生,使伸曲活动受限,故“如厕不能蹲”;而脊柱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的变性或脱出,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互相靠近、甚至形成“骨桥”而互相“连环”,动弹不得,不能弯腰作揖,故而“作揖却蹲”。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老年养生五准则
下一编:老人“八忘”有益健康
精彩推荐
最新更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