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颈椎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颈椎动力性平衡与颈椎病的防治

颈椎动力性平衡与颈椎病的防治

中医正骨 2000年第3期第12卷 综述

作者:姜宏 廖中亚 王拥军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 215003

  研究进展表明,颈部周围软组织在颈椎退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颈椎病防治中的作用,也逐渐为们所认识。试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此作一粗浅讨论。

  1 颈椎动力与静力平衡的组成

  保持颈椎平衡稳定要素的观念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在研究脊柱生物力学中,多运用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1~3〕进行分析。脊柱功能单位包括邻近二个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韧带,为一个运动节段(motin segmemt)。颈椎的稳定平衡指颈椎在生理载荷下无异常应变和无FSU的过度或异常活动。正常体颈椎的平衡稳定系由两大部分来维持〔4~5〕。静力平衡: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韧带结构,为内源性稳定。动力平衡:主要指头、颈、项、背部肌肉的活动和调节,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外源性稳定。

  2 颈椎动静力性平衡的作用

  颈椎生物力学的特征之一在于生理活动度大,平衡稳定性差。在平衡状态下,动静力性平衡二者相互依赖,互为补偿;在失衡发生后,二者又互为因果,互为影响。动静力性平衡犹如桅杆和缆绳之间的关系。其中,任何环节遭受破坏,均可引起或诱发颈椎正常平衡状态的丧失。在颈椎静力平衡结构中,颈椎间盘是整个颈椎承载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次小关节在颈椎稳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颈椎在伸屈运动时,韧带亦参与维持稳定的作用。在动力性平衡结构中,颈部周围软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系着颈椎的动力平衡。诸如急慢性损伤、炎症感染、不良体位与姿势、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可造成颈部肌力减弱,其中伸颈肌力的减弱可导致静力性平衡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颈椎动力性平衡较静力性平衡重要。失去静力性平衡,颈椎的变化比较缓慢,而失去动力性平衡,颈椎旋即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动力性平衡取决于附着在颈椎体和附件的头、颈、背、肩胛区不同层次肌群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

  3 动静力性平衡破坏与颈椎病的发病

  迄今为止,有关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11〕是椎间盘老化或颈椎力学过载的结果。研究进展表明〔6〕,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可视为正常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脊髓、神经、血管在椎管内外处于松驰与固定的巧妙平衡之中。在椎管内,不仅侧方有较宽畅的空隙,前后方亦留有相应的回旋余地。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则取决于颈椎退变、骨赘、骨性管道(椎管、椎动脉管、神经根管)与管内组织(脊髓、神经、血管)、颈部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平衡失调与否。有资料〔10〕显示,50岁以上的群中,9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退变的年龄,男性始于11~19岁,女性始于21~29岁。目前认为〔6〕,颈椎病是建立在颈椎原发性退变基础上接踵而至的各种继发性改变,它既有动静力稳定性异常(椎间关节松动、失稳乃至错位)也有器质性改变(椎间盘脱出、骨赘形成和继发性颈椎骨性管道狭窄)。以往研究多从静力平衡的角度来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们已注意到动力性平衡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有学者〔7、8〕从损伤动物颈部软组织复制的颈椎退变造模中发现,颈椎动力性平衡在颈椎退变或颈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颈部软组织的症状表达既是静力性失衡的某种结果,也是动力性失衡的前因后果。日本有研究〔9〕发现,颈椎病患者其伸颈力量多有减弱,且颈项部肌群的一系列变化与神经症状的产生密切相关。病程越长其肌力改变也愈为明显。当施行后路手术时,除了伸颈力量进一步减弱之外,CT显示颈伸肌群有萎缩改变。因此,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可致颈椎病,而颈椎病本身又可加重动力平衡的破坏。即向心性发病机制(动力平衡损伤静力平衡损伤)与离心性发病机制(静力平衡损害动力平衡损害)互为因果。

  4 维系动力性平衡在颈椎病防治中的作用

  在处理颈椎病患时,我们一般将其病因归结为颈椎骨源性结构(静力平衡)的异常。有时通过纠正或去除颈椎结构异常(如手术干予)也不能缓解或治愈病证。对此,在选择或判定颈椎病的某种疗法时,除了应从骨源性结构方面加以考虑外,还必须从动力平衡的角度获得合理的解释。颈椎间盘退变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自然老化过程。每一个的每一个椎间盘在其自然生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过程相似的变化。因而异的区别在于早晚、程度、进程不同。动力性平衡丧失则加速这一变化,且退变更为严重。无庸置疑,凡能增加颈椎动力性平衡的一切措施,均可a延缓或减轻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是颈椎及其脊髓、神经、血管免受进一步损害的关键所在。众多的自然方法,非药物疗法对维系颈椎动力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诸如颈部肌群的等长收缩锻炼、合适的推拿按摩、牵引、练功导引、理疗以及一些穴位刺激疗法(针刺、TENS等),可改善颈部周围软组织的微循环状态,消除咽喉部炎症,促进营养代谢,提高肌群力量,从而恢复或增强颈椎的动力性平衡。通过动力性平衡的恢复,借以纠正或补偿静力性平衡,从而防治颈椎病。但如何研究、完善和提高上述自然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仍需进行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Panjabi MM,White AA.Basic biomechanics of the Spine.Neurosurgery1980;7:76

  [2]  Panjabi MM,White AA.Physiologic strains in the lumbar spine ligaments.Spine 1981;7:192

  [3] 镫邦芳。脊椎のパイオメカニクス整灾外 1990;33:159

  [4]  Malcotm H.Biomeehanical definitons of spinal instability.Spine 1985,10(3):255

  [5] 王汉进,王介麟。骨科生物力学。北京:民军医出版社,1989:156

  [6] 赵定麟。颈椎伤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148

  [7] 余家润,昊毅文,汪发贵等。实验性颈椎应力分布改变对颈椎组织结构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 1993;31:456

  [8] 余家润,吴毅文。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0;25(1):47

  [9] 野村。颈椎病患者伸颈肌肌力的临床研究。日本山口医院 1988;37(2):137

  [10]  Miller JAA,Schmatz C.Lumbar disc Degeneration:Correlation with age sex and spine level in too autopsy specimens.Spine 1988;13:173

  [11]  Miyamoto S,Yonenbu K,Ono K.Experi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mouse.Spine 1991;16:495

1999-06-09收稿

  1999-09-06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曼吉磁贴加手法治疗颈椎病50例分析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