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颈椎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报告

中医正骨 2000年第9期第12卷 临床报道

作者:王定岳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315400

  自1992~1996年,我院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168例,其中单纯用正骨推拿法治疗者60例(B组),推拿配合中西医药物内服治疗者108例(A组),对两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1 临床资料

  A组108例中,男47例,女61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8岁,平均42.6岁。B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41.8岁。X线检查均示有不同程度的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显示横突孔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示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临床上均见有头晕、头痛、耳聋、视物不清等表现,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手法 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站在患者背后,先用拿法、揉法、按法及一指禅推法沿督脉的风府、哑门、大椎和膀胱经的天柱、大杼及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等穴施治5~10分钟,充分放松颈项及肩背部肌肉。然后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另一手扶持患者颌下作相反方向扳动,纠正偏歪棘突,整复时可听到“喀喀”的骨磨擦声或指下有棘突滑动感。然后一手托患者颌下,一手托颈后枕部,缓缓由上用力拔伸颈项部2~3次。再行颈椎摇椎扳法,先患侧,后健侧,左右各1次,以恢复颈部的内外平衡。最后让患者俯卧位,用大拇指点按风池、大椎、肝俞、厥阴俞、内关等穴,约5~10分钟,手法结束,上法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中药内服 药用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独活10g、生地10g、炮山甲10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煎服,10天为1个疗程。

  2.3 西药内服 地巴唑片20mg、烟酸片100mg、地塞米松片1.5g,每日2次,按治疗即日起用1周,以后停服。

  2.4 观察方法 A组行推拿配合中西药物内服,B组单纯应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均每隔1个月进行X线复查或脑彩超复查1次,均于2月后评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X线示颈椎弧度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X线示颈椎生理弧度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与X线示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 A组108例,痊愈82例,占75.9%;好转22例,占20.4%;无效4例,占3.7%;总有效率96.3%。B组60例,痊愈38例,占63.3%;好转16例,占26.7%;无效6例,占10.0%;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A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差异。

  4 讨 论

  应用正骨推拿手法,纠正脊柱颈段的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生理病理弯曲和代偿性颈曲,疗效较为满意。中药可益气活血、舒筋通络;烟酸片、地巴唑片能扩张血管,缓解痉挛;地塞米松可减少受损部位的炎性渗出。三种方法合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协同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1999-05-14收稿 2000-03-14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圆扁针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