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颈椎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舒颈口服液治疗颈椎病 100 例临床观察

舒颈口服液治疗颈椎病 100 例临床观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年第1期第11卷 临床研究

作者:李刚 彭伟 丁元庆 赵海霞 徐向青 郑启德

单位:李刚 彭伟 丁元庆 赵海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济南 250011);徐向青(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郑启德(山东省省府门诊部,济南 250000)

  关键词: 舒颈口服液;治疗应用;颈椎;病理生理学;气虚血瘀证;中药疗法

  摘 要:采用舒颈口服液治疗颈椎病(气虚血瘀证) 100 例,另设颈复康冲剂对照组 60 例。结果表明,舒颈口服液治疗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 94.00%,对照组为 71.76% (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过程中舒颈口服液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783-1003(2000)01-0005-03

Effect of Shujing Oral Liquid for Cervical Spondylopathy:An Observation of 100 Cases

LI Gang PENG Wei DING Yuan-q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inan 250011)

  Abstract:One hundred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ith qi_deficiency and blood_stasis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Shujing Oral Liquid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0 cases treated with Jingfukang Granul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and 71.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0.01). No adverse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Keywords@Shujing Oral Liquid/ther.use;Cervical Spondylopathy/physiophathology;qi-deficiency blood stasis/TCD.ther.▲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医医院自 1997 年 10 月至 1998 年 3 月共同对舒颈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证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病 160 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

  神经根型诊断要点:具有较典型的根型症状(麻木、疼痛),其范围与颈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颈试验或上肢拉试验阳性。

  椎动脉型诊断要点:曾有猝然昏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

  1.2 中医辨证及证侯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内科学》[2](第 5 版教材)制定。

  1.3 纳入、排除病例标准

  1.3.1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属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1.3.2排除标准 年龄在 18 岁以下或 6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可能对本药过敏者,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等;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门诊 121 例,住院病 39 例。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0 例,山东省立医院 50 例,济南市中医医院 50 例,总计 160 例。

  1.4.1 治疗组男性 49 例,女性 51 例;对照组男性 35 例,女性 25 例。治疗组最小年龄 28 岁,最大年龄 65 岁,平均年龄 49.2 岁;对照组最小年龄 31 岁,最大年龄 65 岁,平均年龄 52.7岁。治疗组最长病程 10 a,最短病程 3 个月,平均 4.8 a;对照组最长病程 8 a,最短病程 3 个月,平均 4.5 a。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1.4.2 主要症状 手臂麻木者治疗组 80 例 (80%),对照组 52 例(83.33%);颈肩臂疼痛者治疗组 92 例 (92%),对照组 55 例 (91.67%);眩晕头痛者治疗组 73 例(73%),对照组 39 例(65%);颈部活动受限者治疗组 70 例(70%),对照组 42 例(70%)。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3 颈椎病类型 神经根型治疗组 67 例,对照组 43 例;椎动脉型治疗组 33 例,对照组 17 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5 治疗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观察,治疗组用舒颈口服液(兖州生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960313),每次口服 50 mL,每日 2 次。对照组用颈复康冲剂(河北承德中药厂出品,批号 960711,主要由黄芪、党参、川芎、葛根、地龙、威灵仙、羌活等组成),每次 1 包冲服,每日 2 次。治疗均以 4 周为 1 疗程。

  记录心电图、血常规、二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X 线等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等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临床痊愈:颈痛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 访 3 个月无复发;显效:颈痛及其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60%~90% ,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60%,但病情不稳定,停药后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或反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和 Ridit 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总疗效 见表 1。

表 1 两组总疗效分析

组别 痊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显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35 29 6 65 94.00
对照组 9 12 22 17 35 71.67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4.00%、71.67%,经 Ridit 检验 u=3.90, P<0.01;两组显效率分别为 65.00%、35.00%,经卡方检验,x2=13.62,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 见表 2。  治疗组在气虚血瘀证各项症状中,对手臂麻木、眩晕头痛、颈部活动受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对颈肩臂疼痛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 2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症 状 治疗组 对照组
消失 例改善 例无变化/例 加重/例 消失 例改善 例无变化/例 加重/例
手臂麻木 51 26 3 0 17 15 20 0
颈肩臂疼痛 56 29 7 0 25 13 17 0
眩晕头痛 51 13 9 0 15 11 12 1
颈部活动受限 45 18 7 0 14 14 14 0

  2.3 两组主要体征变化 见表 3。  结果表明,治疗组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减退阳性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 3 两组主要体征变化

体 征 治疗组(N=100) 对照组(N=60)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肱二头肌反射减退  17  4**  14  11
肱三头肌反射减退 14 2** 14 10
上肢肌力减退 10 1 5 3
上肢肌力减低 8 0 5 2
肌萎缩 3 1 0 0
压颈试验阳性 48 18 36 17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9 20 38 17

  与对照组比较,**P<0.01。2.4 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33 例,总有效率为 96.97%, 显效率为 69.69%;治疗神经根型 67 例,总有效率为 92.53%,显效率为 62.53%。两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5 安全性观察

  治疗组 30 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肌酐等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治疗组中有 4 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腹泻,发生率为 4%。以病例分析来看,该 4 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体质偏弱,因舒颈口服液味苦,苦则泻下,故颈椎病体虚者应慎用。

  3 讨论

  本试验观察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以手臂麻木或无力,颈肩臂部疼痛、拘紧或眩晕头痛、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当属中医“麻木”、“痹证”、“眩晕”、“头痛”范畴,其发病主要由于气虚鼓动无力,一则血不畅行痹阻经脉,肌肤筋脉失荣而致麻木、疼痛;一则气虚清阳不展,气血无以上荣,清窍失养,则眩晕、头痛。治此之法,惟益气活血、宣痹通络。舒颈口服液由黄芪、桂枝、葛根、姜黄等组成。方中黄芪乃益气之要药,脾气旺则鼓动有力,气血畅行;桂枝辛散温通,功擅温通血脉,《本草新编》谓其“能治上焦头目舌疾,行手臂,调荣和血”;姜黄破血行气,通络止痛,长于行肢臂而通利经脉,合桂枝则活血通络之力更佳;葛根甘辛性平,辛甘发散,为“轻扬升举”之药,配伍黄芪则益气升阳,对气虚清阳不展之眩晕、头痛更为恰当;葛根又主诸痹,治项背强急,合桂枝、姜黄共奏活血化瘀,宣痹通络,升举清阳之功。故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简介:李刚(1970-),男,讲师,主要从事中医骨伤和骨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1997.138.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86.

收稿日期:1999-05-2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治疗颈椎病新药根痛平问世
焦点新闻
·α-干扰素结合羟基脲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5例疗效观
·不同浓度清毒饮和养正片对L7212白血病小鼠脾脏B细胞功
·养正汤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毒副作用疗效观察
·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因子的研究
·谷氨酰胺缺乏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原代细胞生长和分化的
·Bcr/abl嵌合基因表达与慢粒白血病细胞积累
·利用T细胞受体变异β基因谱系分析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