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月经异常专题 > 其他文章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怎样用滋肾补肾法调治月经病?

怎样用滋肾补肾法调治月经病?

  肾与月经的关系颇为密切,肾对“天癸”的发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肾有肾阴、肾阳,是月经如期潮汛的原动力和物质基础,两者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生理常态。若肾阴不足,或肾阳虚衰,或肾气不足,或阴虚阳亢,或阴阳俱虚,不相协调,以致天癸、冲任失调,就会导致月经病的发生。

  (1)滋养肾阴:肾阴不足,或真阴亏损,则经病丛生。常可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崩漏、经行眩晕、经行耳鸣耳聋、经行发热、经行衄血等。治宜滋养肾阴,填精益髓,以补养冲任。常用方有六味地黄汤、左归饮、左归丸、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等。常用药为地黄、山萸肉、女贞子、黄精、阿胶、枸杞子、龟板、桑寄生等。

  (2)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元阳不振,寒从内生。常可出现月经后期、经行色淡、月经稀发、崩中漏下、经行畏寒、经行浮肿、经行乏力、经行腰痛等。治宜温肾暖宫,补益命门之火。常用方剂有右归饮、右归丸、温冲汤、桂枝附子汤等。常用药为炮附子、肉桂、菟丝子、紫石英、鹿角胶、杜仲、山药、熟地、小茴香、巴戟天、仙灵脾、狗脊、锁阳等。

  (3)补益肾气:肾气不足多由肾精亏损不能化气,以致肾的功能虚衰,而导致月经病的发生。其证候与肾阴肾阳俱虚或偏于肾阳虚者近似,常可出现的月经病亦雷同。治疗宜从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调补。常用方有金匮肾气丸、寿胎丸、归肾丸、两仪膏等。常用药物除仿肾阴虚与肾阳虚中所介绍的以外,另加黄芪、参等补气之品,俾阳生阴长,肾气自复。

  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相生,肝肾同源。因此,在运用滋肾补肾时,往往要与养肝法同用。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月经不调患者应如何理解“调经”?
焦点新闻
·如何预防月经病的发生?
·治疗月经病时为什么要强调适时用药?
·治疗月经病时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因素?
·怎样用健脾和胃法治疗月经病?
·怎样用疏肝养肝法治疗月经病?
·怎样护理月经病患者?
·痛经及其他月经问题
·月经病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