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病防治专题 > 肝病新闻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保肝药”和“转阴药”,假假真真

“保肝药”和“转阴药”,假假真真

  只要大家留心一下当今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一些治疗慢性乙肝的广告铺天盖地。有的声称具有抗病毒作用.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使所谓的”大三阳”转阴;有的则宣称有保肝作用.能恢复肝细胞的功能,清除毒素和体内”垃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叫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有这么多特效药,为何社会上乙肝患者仍不见减少?他们依然在到处寻医问药,既花费了精力,又浪费了钱财,就是不见疗效。如果把这些广告中介绍的”药物”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不是药品,而是食品(食字号)和保健品(健字号)。是一些厂商采用鱼目混珠的手法蒙蔽患者。

  那么,到底有没有”保肝药”和“转阴药”呢?我曾在《大众医学》上刊出过两篇短文(见1994年第11期 和第12期——本刊注),剖析了所谓的”保肝药”和”转阴药”,结论是否定的。近50年来,虽然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保肝药研究,并对数以百计的中西药物进行了试验。其中也有不少药物对于动物的肝损伤模型有效.但是用到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就不是很灵验了。这是因为动物模型和类的慢性乙肝有本质上的差别。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持续存在是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只有把病毒清除掉才是治本之法。在病毒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所谓的”保肝药’”不过是舍本逐末之举。至于所谓的”转阴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药物可使“表抗”转阴,””转阴片”、”“转阴汤”之类,只不过是欺之议罢了。

  谈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到失望,似乎慢性乙肝是不治之症。且慢!经过最近2O多年的研究,慢性乙肝的治疗出现了转机。1999年9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亚太地区肝病学术会议上,有关专家们一致认为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给慢性乙肝患者带来了希望。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a-干扰素对于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有确实的效果。干扰素对于成期感染、转氨酶(ALT)增高、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患者疗效好3O%- 35%患者使用后,可达到抑制病毒复制.使乙肝病毒DNA转阴、ALT恢复正常的目的。如果能持续有效,则在5年后约10%患者的”表抗”可转阴。干扰素对于在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期感染者,或血液中乙肝病毒DNA含量过高(大于20O皮克/毫升)者,以及ALT正常者疗效差。对于有肝硬化的患者。不仅效果差.而且常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干扰素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一部分患者适用。疗效欠理想。需要注射给药.使用不方便。价格较昂贵,不良反应多。

  天无绝之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后.又开发出了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其中拉米夫定(商品名为“贺普丁”)最近已得到我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拉米夫定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用药后患者血清内病毒的含量明显降低。从而减轻了病毒对肝脏的损伤。经过全世界2000多名患者的试验拉米夫定不仅可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还可减轻肝脏的坏死、炎症和纤维化,使ALT和其他肝功能指标改善促进e抗原阴转(伴有e抗体阳转)。长期应用(1-3年)效果显著。拉米夫定使用方便,每日仅口服1片(含1OO毫克)。长期服用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病毒的变异,以及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性。所以拉米夫定应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盲目滥用,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是慢性乙肝治疗中的里程碑,但要征服慢性乙肝这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预期在今后的5~10年,将会有更有效的药物被开发出来。并给乙肝患者带来福音。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我国开展“慢性肝炎防治行动”
焦点新闻
·“大三阳”转阴是陷阱
·保肝药防抗结核药对乙肝患者肝损害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