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血吸虫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湖南省1992~1997年日本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湖南省1992~1997年日本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5卷 调查防制

作者:周艺彪 刘启立 谢木生 李以义 易 平

单位:周艺彪 刘启立 谢木生 李以义 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414000);易 平 湖南省血地病办公室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畜共患寄生虫病,曾流行于我省24个县(市、区),14个国营农场,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分湖沼型和山丘型。1989年全省第一次抽样调查居民粪检阳性率为11.59%〔1〕。1991年我省开始启动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对我省的血吸虫病进行综合治理。为了掌握全省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考核防治效果,我省于1992年开始进行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现全省尚有流行县(市、区)19个,农场10个,乡(镇、分场)253个,村2524个,口342万,敞放湖洲的耕牛等家畜13.8万头。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 以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结果作为选择监测点的基线资料(简称基数)。以行政村为单位,居民感染率≥15%的定为Ⅰ层,居民感染率>3%且<15%的定为Ⅱ层,居民感染率≤3%定为Ⅲ层,在Ⅰ、Ⅱ、Ⅲ层三类流行村中抽取具有代表性流行村作为监测点,进行疾病监测。

  1.2 病情监测

  1.2.1 群 Ⅰ和Ⅱ层流行区监测村,以自然村整群抽样,对象为3~60岁的群,每村调查500,采用kato-katz法查病;Ⅲ层监测村调查3~60岁居民,每村检查250,不足者全部调查,采用IHA筛检,阳性者再用kato-katz法检查。在Ⅰ、Ⅱ、Ⅲ层监测村中同时观察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情况。

  1.2.2 耕牛 每个监测村抽取50头,不足者全部耕牛均进行粪孵查病。

  1.3 螺情 对Ⅰ、Ⅱ层监测村易感地带及Ⅲ层监测村可疑地带灭螺区和非灭螺区采取系统抽样法查螺,灭螺区和非灭螺区各调查不少于500框(合计不少于1000框),解剖钉螺5000只,不足者全部解剖。

  1.4 病情和螺情监测均在4~6月进行。

  2 结果

  2.1 群感染率 相邻两年比较,以1992年居民总感染率9.13%下降最明显(χ2=89.47,P<0.01),下降21.23%,其中Ⅰ层下降28.45%,Ⅱ层下降29.28%,Ⅲ层下降13.86%,以后下降缓慢。1997年居民总感率6.49%比1989年下降44.00%,其中Ⅰ层下降41.31%,Ⅱ层下降35.82%,Ⅲ层下降52.48%,同1996年相比,Ⅰ层流行区的1997年感染率11.82%明显低于1996年的13.27%(χ2=7.17,P<0.01),Ⅱ层、Ⅲ层流行区1997年的感染率却明显高于1996年的(χ2=6.20,P<0.05;χ2=9.08,P<0.01),而两年的总感染率却无明显差别(χ2=0.075,P>0.05)(见图1)。

图1 1992~1997年5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感染率的结果

  Fig 1 Results of residents' infection rates in 50 disease surveillant points during 1992~1997 year

  7~14岁年龄组1993年总感染率为7.24%,相邻两年比较,以1995年下降幅度最明显(χ2=35.46,P<0.01),总感染率为2.94%,下降59.39%。1997年的总感染率3.12%,明显高于1996年的2.19(χ2=6.04,P<0.05),Ⅰ层、Ⅱ层1997年的感染率7.15%和2.06%均高于1996年的感染率(χ2=2.66,P>0.06;χ2=1.48,P>0.01),但无明显差别。1997年同1993年比,总感染率下降56.91%。其中第Ⅲ层从1995年起连续3年感染率均为0.00%(见图2)。

图2 1992~1997年50个疾病监测点7~14岁儿童感染率的结果

  Fig 2 Results of 7~14 years children's infection rates in 50 disease surveillant points during 1992~1997 year

  2.2 耕牛感染率 相邻两年比较,以1992年下降最明显(χ2=26.72,P<0.01),总感染率为6.63%,下降38.21%,其中Ⅰ层下降30.14%、Ⅱ层下降49.02%、Ⅲ层下降40.54%。Ⅰ层耕牛感染率1993年上升到14.74%,1994~1996年维持在11%~13%之间,1997年耕牛感染率15.27%,又恢复到1989年的15.23%水平,感染率稍有上升,但无明显差别。Ⅲ层耕牛1995年至1997年都未发现阳性。1997年耕牛总感染率比1989年有明显下降(χ2=34.33,P<0.01),降幅为47.90%;Ⅱ层耕牛感染率明显下降(χ2=37.97,P<0.01),降幅为65.20%(见图3)。

图3 1992~1997年50个疾病监测点耕牛感染率的结果

  Fig 3 Results of infection rates of farm cattles in 50 disease surveillant point during 1992~1997 year

  2.3 螺情

  2.3.1 钉螺感染率 相邻两年比较,以1992年钉螺感染率0.57%下降最明显(χ2=11.20,P<0.01),下降22.97%,其中Ⅰ层下降24.42%,Ⅱ层下降24.59%,Ⅲ层下降为0%,以后下降缓慢。1996年钉螺感染率又呈上升趋势,1997年钉螺总感染率0.54%比1989年有明显下降(χ2=9.53,P<0.01),下降27.02%。 Ⅱ层钉螺感染率有明显降低(χ2=24.71,P<0.01),下降80.33%,Ⅰ层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无明显差异(见图4)。

图4 1992~1997年50个疾病监测点钉螺感染结果

  Fig 4 Results of infection rates of snails in 50 disease surveillant point during 1992~1997 year

  2.3.2 感染螺密度 在各监测年中,感染螺密度波动幅度较大,但总的呈下降趋势,1997年比1989年下降90.91%。其中Ⅰ层波动幅度最大,1993年和1994年明显高于1989年,Ⅲ层波动幅度最小,1993年至1997年感染螺密度一直处于0的水平,Ⅱ层波动处于二者之间(见图5)。

图5 1992~1997年50个疾病监测点感染螺密度的结果(只/0.11m2)

  Fig 5 Results of density of infected snails in 50 disease surveillant points during 1992~1997 year

  2.4 居民、耕牛、钉螺感染率的相关性 Ⅰ层流行区居民感染率与钉螺、耕牛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rS=0.643和rS=0.071;耕牛感染率与钉螺的相关系数为rS=0.643。Ⅱ层分别为rS=0.144和rS=0.393和0.487。Ⅲ层流行区居民感染率与钉螺、耕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0.598和rS=0.222;耕牛感染率与钉螺的相关系数为rS=0.641。

  3 讨论

  3.1 居民病情 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综合治理后,居民感染率有明显下降,至1997年各层流行区下降了40%左右,基本达到了世行贷款的目标〔2〕。1996年到1997年Ⅱ、Ⅲ层居民感染率明显上升,7~14岁年龄组的总感染率1997年也明显高于1996年,说明血吸虫病疫情有回升趋势,世行贷款控制项目以化疗为主的干预措施开始1~3年在降低感染率方面,效果很明显〔3〕,以后下降缓慢,呈徘徊的动态变化,仍有低年龄群感染,说明其尚不能阻断传播〔4〕,其原因是:a.居民行为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存在血吸虫病的再感染〔5〕;b.吡喹酮对血吸虫病化疗存在未治愈率〔4〕;c.存在感染性钉螺,以及化疗放松,居民感染率就会上升〔6〕

  3.2 耕牛病情 全省耕牛总感染率除1993年有上升的之外,其余呈下降趋势,1997年比1989年有明显下降,降幅为47.90%,超过了世行贷款40%的要求。Ⅰ层耕牛的感染率波动范围比较大,一直维持在11.8%以上的高水平,1997年耕牛感染率15.27%。又恢复到1989年15.23%的水平。说明Ⅰ层耕牛的病情有严重回升,世行贷款控制项目在Ⅰ层对耕牛发挥的作用有限,其原因是Ⅰ层流行区大多为湖汊亚型和洲滩亚型疫区,垸外有广阔的有螺草滩,湖区居民历年来有敞放耕牛的习惯,以及近年来湖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大量的耕牛在湖滩敞开放牧,大大地增加了耕牛的感染机会,导致了耕牛感染率升高。在湖区耕牛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7〕,其感染率的升高势必会引起居民感染率的回升。因此今后应重点加强Ⅰ层耕牛监测和防治管理工作,积极探讨一种更有效地控制Ⅰ层耕牛感染率的防治措施。Ⅱ层耕牛感染率从1992年至1997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至1997年感染率降至4.28%,Ⅲ层耕牛感染率一直处于0.3%以下的水平,1995至1997年持续3年耕牛的感染率为0。说明世行贷款控制项目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Ⅱ、Ⅲ层耕牛的感染率,今后在Ⅱ、Ⅲ层应重点监测和管理外来耕牛,特别对来自湖区耕牛的管理,防止新的传染源的进入。

  3.3 螺情 Ⅰ层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波动范围大,防治效果不很稳定,其原因是Ⅰ层流行区大多为湖汊亚型和洲滩亚型疫区,钉螺的感染率和感染密度受外来洞庭湖水系影响很大,无法消灭大面积钉螺,并且药物灭螺及其他灭螺效果不易巩固,一旦放松灭螺,钉螺的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立即反弹,由于居民和耕牛的感染率在Ⅰ层与钉螺的感染率无明显相关,因此也不能通过局部药物灭螺来提高化疗效果〔4〕。说明世行贷款控制项目不易有效地控制Ⅰ层流行区钉螺的感染率与感染螺密度。Ⅱ、Ⅲ层钉螺感染率在实施世行贷款控制项目后呈稳定下降趋势,Ⅲ层钉螺感染率从1993年至1997年一直处于0的水平,说明世行贷款控制项目能有效地控制这两层钉螺的感染率。

  3.4 疫情相关 在实施世行贷款控制项目之后,Ⅰ层居民感染率与耕牛、钉螺的感染率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S=0.071和rS=-0.643,1997年Ⅰ层耕牛和钉螺感染率明显高于1996年,但居民感染率明显低于上一年,说明了耕牛、钉螺感染在高水平状态下,畜同步化疗能有效地控制居民病情,因此今后应继续加强对Ⅰ层居民及家畜的同步化疗及健康教育,减少接触疫水的次数,不宜于在湖滩开展药物灭螺;Ⅲ层居民、耕牛感染率与钉螺的感染率有密切相关,因此在Ⅲ层流行区可以开展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进行灭螺来提高化疗效果,进一步地降低居民的感染率。

  4 参考文献

  1.苏业群,王福海,方金城等.湖南省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报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3,5(5):283.

  2.卫生部地病司.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指南.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18.

  3.袁鸿昌,卓尚炯,张绍基等.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0,2(4):14.

  4.吴昭武,卜开明,刘启立等.洞庭湖区采用吡喹酮化疗降低血吸虫病患病率和传播的效果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3,5(6):325.

  5.Wu Zhaowu,Bu Kaiming,Yuan Liping,et al.Factors contribbuting to reinfection with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after treatment in the lake region of China.Acta Tropica,1993,54:83.

  6.袁鸿昌,张绍基,刘志德等.湖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5,7(4):193.

  7.吴昭武,刘志德,卜开明等.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畜传染源的作用.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10(3):194.

收稿日期:1998年9月3日 修回日期:1998年12月22日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用日本血吸虫干卵建立体外肉芽肿反应模型
焦点新闻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合并都柏林沙门菌败血症一例
·白血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头状芽裂殖菌一例
·肠结核致肠穿孔B超误诊为卵巢肿瘤一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管活性肠肽等与睡眠时血压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中镇静剂致呼吸心跳停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与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尿尿酸、心钠素、肾素-醛固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上气道周围软组织异常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