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药物手册 > 中草药 > 中草药 > 正文 用户登录 注册
九香虫
Aspongopus
繁体版

   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虫。昆虫类壮阳药。始载于明(1590~1596)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产地和性状本品分布于华东、西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生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冬、春二季捕捉,捕得后放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本品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长1.8~2.2厘米,宽l~1.2厘米,棕红色或棕黑色。头很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5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长为第2节之半,其余4节较细长而 扁,第2节长于第3节,二三两节长度比约为4:3至5:3,触角多脱落。背部有翅2对、胸足3对,后足最长,多数脱落。质脆。有特异腥臭,味微咸。

  性味和功能性温,味咸。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

  成分和药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润酸、油酸。其臭气来源于醛或酮。

  应用和禁,已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①用于胸隔间气滞,脾肾亏损,阳疾。将九香虫 30克(半生半熟)、车前子12克(微妙)、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25克(酥炙)研为细末,炼蜜九,空腹服。②用于胸院胁痛。将九香虫卵克。炙全蝎60克研末,炼密九,日服2次。

  阴虚阳亢者慎服。(郑俊华)


摘自《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

·九香虫
·九香虫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