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然疗法 > 自然疗法集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药在非洲
[ 文章来源: 编辑:admin ] 【字体: 】【打印】【关闭

                                概述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Africa),面积3020平方公里,仅次于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已达7亿以上。非洲地处热带,气候复杂,沙漠、草原与热带雨林气候间见。
  在多数非洲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往往是传统草药医师、巫医与现代医疗手段并存,而以现代医学为主导。城市医院多靠聘用外籍医师负责治疗,而乡间、林牧与矿区主要靠巫医从事诊治,当地传统草药医也较普遍,但无系统医学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许多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但医疗卫生设施不全,缺医少药状况较为严重。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许多国家,例如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尼日尔、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不少非洲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或者屡受其益,没齿难忘,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非洲还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1992年非洲中药市场销售总额已达3.2亿美元,增长率12%左右。预计二十一世纪中草药将在非洲唱主角,中国正在加大投入,为把握将要到来的黄金时期作好准备。

                          中医药的管理
  非洲国家对中医药的管理尚缺乏成套法规条例。那里的多数国家推行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就医往往不要付款,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与治疗费、药品费、住院费等项支出均由国家承担,但因医疗卫生网点和必要的设备均明显不足,医疗水平低下,使得缺医少药状况难以扭转。近年有些国家医疗费用激增,不堪重负,因而实行国家与个人共担医疗费的制度,不再全部包办,并准许私人开办医院、诊所与药店,但规定私立医院诊所为自费医疗单位,所有诊疗费用自理。


                              医学教育
  非洲各国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医教育缺乏。目前仍主要靠国外培养医生,比如去欧美留学,回国执业开诊,或受聘于国立医院。中医师多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培养。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者已逾千人,几乎遍布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学制从3个月到5年,少数人还读了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之前,还要学习汉语1~2年。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有数十人,分别来自埃及、马里、贝宁、摩洛哥、卢旺达、布隆迪、科摩罗、马达加斯加、赤道几内亚、索马里等10国。有些留学生又去第三国深造或就业。当地的民族医生也缺乏管理、整顿和提高,因此非洲医学界的学术研究工作甚为薄弱,地区性学术交流多以病例报道为主,较少严格的科研设计,在世界医学上的地位不高,这与医学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在非洲,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常见病、疑难症的学术论文多出自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医生之手。那里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现代医学措施疗效欠佳,中国医疗队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进行分型,综合应用中药、针灸等措施开展临床研究,使得70% 以上的患者症状改善、病情减轻,因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中医赢得了一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信赖,他们希望双方合作的中医药事业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1996年3月,坦桑尼亚卫生部首席医官吉马布等官员来华访问,洽谈并签署了中坦两国继续合作使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协议书,参观了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有意拓宽中医药的合作领域,还会见了第六批赴坦医学专家组,他们将在坦桑尼亚从事艾滋病治疗工作。


                          非洲的药物市场

  非洲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仅有埃及、埃塞俄比亚与利比里亚3个独立国家。各国经济命脉长期为外国列强控制,工业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低,多数国家甚至没有制药厂,所需药物全靠进口,包括注射用水都需要外汇购买。以往,非洲的药物市场多由法、英、德、比利时、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所垄断,近年日本、印度药业也逐渐打入非洲。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地理条件与工农业较为发达,有一些美国援建的医药工业,其产品内销或输入其他非洲国家。我国医药正以内在质量较好(包装不占优势)、价格低廉为优势进入非洲,在各国销售额逐年增长,也在非洲合资办厂。1970年在桑给巴尔建成凯歌制药企业,90年代在马里、科特迪瓦等国兴建合资或合作制药厂或公司。目前,这些药厂产销情况良好,正在当地人民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洲国家对于中医药贸易。多无成文法规限制。摩洛哥等国家对原料药免税,这包括中药饮片。有些药商希望从中国直接进口中、西药品,降低进货成本,保障药品质量。非洲一些城市的中药小贩或店铺泛滥,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是中药贸易的新问题。
  近10年来,我国的普通药品、保健品在马里、坦桑尼亚、加纳、尼日尔、赞比亚等国畅销。这包括苏州产六神丸,牛黄消炎九,金银花露水,沪产神效红花油,龙虎牌清凉油,华东地区的风油精,花粉制剂,还有减肥茶,十滴水,冰硼散,风湿镇痛膏药。有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九,曹香正气九,柴胡制剂类,市场需求量较大。炎热的非洲更需要芳香除臭剂,防腐杀虫剂,消炎镇痛剂,空气清新剂与保健清洁浴液,中国产电热蚊香片,喷雾杀虫剂,灭蟑螂药颇受欢迎。
  非洲医药市场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例如①非洲国家多实行政府管理的医疗制度,常用欧美药品。②总体经济形势欠佳。③管理法规不健全。这为中药贸易的具体运作带来一定困难,尚需我国进一步掌握国情、民情与市场信息,制订灵活而有效的产销方案,才能在中药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 
    (二)各国中医药情况简介
    非洲的中医药研究与学术交流,重点均在30余年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与医学专家组(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兹摘要介绍如下。
    1.马里
    马里地处西非,原为法属殖民地,自然条件欠佳。自1968年2月起,中国医疗队进驻马里,历时20余年。多由浙江省派遣中西医各科医生组队。中医治疗病种主要有感冒、高血压与各种急症,针灸病种多为痛症、面瘫、中风后遗症等。政府官员屡屡求治,效果满意。仅1992~1994年,马里总统科纳雷就请中国医生出诊20余次,他患有高血压,西药效差而副作用大,影响工作,应用中成药则卓有疗效,又无多尿、神疲等副作用,总统的亲属也每每求治于中医。中国医疗队还为马里培养了针灸医生。
    马里有几家药厂,规模很小,设备陈旧。中国派遣技术人员为之改造扩建,并全面管理。使其产品种类、质量与产值均有明显增长,还增加了一些常用中成药,销路良好。
    2.赞比亚
    赞比亚为中南非的内陆国家,境内多山脉丘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数十年来,由河南省派遣医疗队,每次20余人,常分为两组两地,病人盈门,往往加班工作。周围国家如扎伊尔、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安哥拉等6国的病人也闻讯赶来就诊。1986~1988年的第五批援赞医疗队分别安置在中央省卡布韦市总医院、铜带省卢安席亚的汤姆逊医院,头10个月即接纳门诊病人69,000人次,住院病人2,400人以上,抢救危重病人1,800人,手术4,800人次,成功地抢救了心脏停跳6分钟、呼吸停止30分钟的急症患者。每位针灸医师每日承担80人次左右的工作量,病人多以各种痛症、瘫痪、疱疹等病为主,也有聋哑、心律失常、视神经病变等特殊病种。
    3.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20多年来,由四川省派遣医疗队,多在首都马普托中心医院开展针灸与中医综合疗法,仅1989~1991的两年中就完成门诊31,200人次,还有病房、出诊等项医疗工作。除了治疗常见病,还开展针灸减肥、戒烟、戒毒研究。1992年11月,联合国驻莫维和部队司令里约(巴西籍)到任不久,因身患数病,又不适应当地气候,常感头痛失眠、身痛难耐,虽经服药、理疗均无显效,故邀我国医疗队会诊。经6次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治疗,病情大愈,盛赞针灸确有神效。中国医师既重体针手法操作,又用电刺激、王不留行籽压丸、艾灸、拔火罐,因而事半功倍,攻克顽疾。中草药制剂已为当地居民接受,马普托市的中药店不断增加,生意兴隆。有些居民已常选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之类治疗小恙。该国的中药市场正在扩大。
    4.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为西非小国,人口不足100万。我国自1978年开始派去医疗队,治疗病种达50种以上,在最初9个月,就用耳穴压丸法治愈小儿遗尿97例;治愈颈性头痛148例;其他病人达30余万人次。非洲妇女习用头顶重物,每次常达50斤左右,易致颈部环枢关节半脱位,压迫血管神经而见严重头痛或脑部缺血性损伤,中医针灸、推拿按摩与牵引治疗每可奏效。中国援建的卡松果医院于1989年开诊,每日针灸可达230人次,病房也以中医、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该院护士长洛威多,患有三叉神经痛多年,用药罔效,经针灸治疗而愈,故决心学习针灸技术。中国医疗队为她和其他医务人员开办学习班,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
    5.尼日尔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人口700多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组建医疗队分批赴尼。1984~1986年在马腊迪省和首都尼亚美施诊,附近的尼日利亚、贝宁、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等24国的病人,也千里迢迢,专程求医。当地气候炎热,3~5月份平均气温竟达37度,中国医生不畏艰苦,救死扶伤,遂传为佳话。法国侨民谢尼娜患有月经失调、失眠、焦虑等症,经中医、针灸治愈,常向亲朋介绍中国医生,盛赞中医神效。荷兰旅行者突发哮喘、喉头水肿,经针灸治疗转危为安。马腊迪省长患有腰椎间盘脱出症,久为腰腿痛所困扰,经过针灸、推拿、拔火罐而大愈。摩洛哥国王的外甥女感受暑湿,飧泄不止,针刺足二里、天枢加灸而愈。各国驻尼日尔使节与家属患病也求治于中医,且屡治屡验。中医药之特效案例不胜枚举,在异域地乡大放异彩。
    6.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南部,包括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两部分,分属热带草原与热带海洋气候,共有2000多万人口。从60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以来,长期驻有中国医疗队,其在当地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誉很高。中成药、保健品几乎家喻户晓,如平喘膏、红花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药均热销。1970年我国在桑给巴尔兴建凯歌制药公司,为其医药国产化打下基础。坦噶尼喀的热带草原植被提供多种草药,尚待进一步开发。
    7.扎伊尔
    扎伊尔位于中非之刚果盆地,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矿产丰富,号称中非宝石。但缺医少药情况严重,每年需求5000万美元以上的药品,80%~90%依靠法、比利时、美、日等国进口。扎伊尔的制药工业十分落后,年产值不足1,000万美元。人民常见的疟疾、肝炎、结核、霍乱淋病艾滋病、寄生虫等疾病,流行趋势不减。中国援助项目包括医药在内,派去针灸师、中医师为主的医疗队,并接建或改造制药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条件,抑制了药价上涨。我国中草药制剂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当地草药的开发也初见成效。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