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然疗法 > 民间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药业厉兵秣马迎入世
[ 文章来源: 编辑:admin ] 【字体: 】【打印】【关闭
     
    12月11日,中国正式跨进了WTO的大门。面对“入世”后带来的挑战,中国中药界正在积极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竞争。而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国际医药市场中天然药物的用途和需求不断扩大,中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被世界所重视,业界人士指出,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古老的中医药将给市场带来可以期待的巨大商机。
    中药走向世界仍存在“瓶颈”
    人类病种的变化和人类亚健康情况的出现,以及以防病代替治病的观念不断升温,使中医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些都为中医药整体治疗观念、保健观念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目前,以针灸、推拿和中药透皮制剂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已率先走出国门。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并已认可中药食品添加剂和植物保健品。专家预测,对于即将进入高龄化社会的21世纪来说,作用缓和、对慢性病疗效显著、适用于老年患者的中药制剂必将大行其道。
    但与此不相对称的是,在国际上中草药年销售额高达150亿的庞大市场中,中国的出口产品所占份额仅为3%-5%。中药走向世界仍存在“瓶颈”。在不久前举行的“中药与植物药国际高级论坛”上,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董志林提出了目前我国中药出口欧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尚未得到欧洲国家政府的立法保护,也没有全部纳入国民保险医疗之中,欧洲许多国家对中药的进口和使用有十分苛刻的限制。不少效果显著、疗效肯定的中药材被欧洲许多国家列为违禁品,比如木香天麻厚朴白芨麻黄等。欧洲的媒体也时常对中医药进行不切实际的宣传,给中医药的使用和推广造成负面的影响。特别是最近欧盟出台的草药管理法规草案,认为中药含有不安全因素,加以诸多的限制,这使我国中药出口欧洲的形势更为严峻。
    一些出口欧洲的中药产品质量不过关,影响了我国中医药的整体形象。今年9月,英国卫生部药物管理局特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有待改善”。这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药纯属天然制品的信誉。此外,出口中药产品在包装设计上存在问题。很多产品的包装不符合欧洲的规定,也不适合市场销售的需要,导致这些产品进关时出现了许多麻烦,被扣被罚甚至被没收。
    针对我国中药出口欧洲面临的问题,董志林提出,要严把中药出口质量关。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出口中药质量管理方案,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实施。要根据欧美法规和市场的要求,改进我国出口中药产品的外包装和剂型。在出口中药产品的包装盒上一定要注明产品的规格、服法、成分以及百分比,特别要有产品的批号和有效期。
    董志林提出,还可加大中医药的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和杂志,传播中医学,交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和教学经验,介绍中药研究的新成果、新产品、新突破,让中医药尽快走向世界。
    练好内功,抵御“洋中药”
    中药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国内的中药产业在入世后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洋中药”如银杏叶制剂、救心丹等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专家呼吁,国内中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研开发与创新,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以应对挑战。
    前不久,太太药业、康美药业等多家中药企业已经上市,走上了融资发展的道路。近百家中药企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势头看好。然而,专家提醒说,加入WTO以后的3年内,药品进口关税将平均下调60%,“洋药”包括“洋中药”可能大规模进入。这对我国传统的中药产业将构成不小的冲击。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药的工艺与质量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小差距。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中药企业要保住国内市场,就必须重视开发和创新,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据悉,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发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
    据了解,“九五”期间,国家重点进行了中药产业基础建设,按国际标准建设了新药筛选中心、药品安全评价中心。新药临床基地以资助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同时,大力推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推动中药生产规范化、产品质量规范化。在“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被列为“十五”重大专项,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种”、“大企业”来推动技术跨越,变传统中药产业为现代中药产业。
    目前,太太药业、同仁堂、三九医药等中药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对策,有些企业已经推出了新产品。太太药业把从股市募集到十多亿资金投向药品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新近推出了纯中药感冒药“正源丹”。“正源丹”源于宋代古方“人参败毒散”,选用羌活独活柴胡等名贵中药材,经过科学工艺加工而成。太太药业有关人士表示,争取在三年内使“正源丹”成为中药感冒药第一品牌。
    专家指出,我国中药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中药发源地,我国拥有精深的医药理论、丰富的用药经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就是中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柱,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潜力,这就需要国家的重视和企业的努力。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