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百科 > 中医动态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风湿病科的“暖流”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admin ] 【字体: 】【打印】【关闭

  “是您让我的儿子重新站起来,是您让他走进了校园,是您给了我一个欢乐的家庭……”

  这是一位母亲从黑龙江兰西县寄给中日友好医院的感谢信,她感谢中医风湿病科党支部书记、主任阎小萍和她带领的全体医护人员。

  像这样情真意切的信件,中医风湿病科经常能收到。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件,是患者对他们工作的最高评价,也是激励他们把医术练得更精、把服务搞得更好的精神动力。

  “七一”前夕,中医风湿病科党支部被评为卫生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主任阎小萍被评为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病人的满意是最高的奖赏

  风湿病科护士站前台,一面面锦旗映衬着一盆盆鲜花。医生护士在这里留下忙碌的身影,带走幽幽的清香。鲜花和锦旗成了风湿病科的光荣榜!

  病人住院,亲友看望总会送来鲜花;这些鲜花,又常常被病人转送给精心照顾自己的医护人员,表达他们对医护人员的真诚感谢。一束束花谢了,又一束束鲜花补来,从不曾间断。

  周先生夫妇因为病痛四处求医问药,钱花了不少,病情却一直未见好转。听朋友介绍来到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后,在医护人员的及时诊断和精心治疗下,很快康复,周先生感动得无以为报,一定要做阎大夫的“干儿子”。

  有痛风病症的王先生,慕名从深圳赶到北京,在风湿病科住院治疗,感受到了他和这里医护人员的缘分:“这里的医生护士个个都很好,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服务态度也特别好,我来这里之前就听说了,但是感觉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浙江来的病人王先生,在风湿病科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良好治疗,但是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他既没有送出一个红包,也没有任何人为他打招呼。心存疑虑的他,认为自己出院时医护人员一定会从医疗账单上找回“补偿”。在收到医疗费用明细单后,他不放心地一项一项算,从中午算到傍晚,“一无所获”,最后心悦诚服地对医护人员说:“你们这里的医风医德确实过硬!”

  “听到病人说一声满意,才是对我们的最高嘉奖!”阎小萍常常这样对科室医护人员说。

  务实的支部生活

  风湿病科党支部,其实只有6名党员。就这个小小的集体,加上8名入党积极分子,却带动了全科的医护人员,带动着全科的工作。

  支部书记阎小萍用最朴素的语言,概括他们的工作:“用不时髦的方法,取得了时髦的效果”。

  “假如我是病人……”今年4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支部会议在风湿病科召开了。围绕着换位思考和行风建设,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能设身处地为病人想一想,把病人的痛苦、困难当成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把病人的希望和要求当成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尽最大努力,让病人满意。讨论具体实在,使所有参加讨论的医护人员,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像这样的支部讨论和支部会议,在风湿病科,是“家常便饭”。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刚开始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到后来,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加入进来。讨论会变成了思想见面会、民主决策会。会上,畅所欲言;会后,热情服务。

  在风湿病科,党员挂牌上岗,直接面对病人的检验。中医风湿病特色门诊,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出诊;病房主管值班,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战;参加医疗队为边远山区义诊,又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冲锋在前……

  去年非典肆虐的危急时刻,风湿病科的共产党员全都冲在了第一线。被卫生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卢文昭,不顾家中还有3岁的儿子需要照顾,在中日友好医院改为定点医院之前就报名走上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护士长王桂荣虽然身患哮喘性支气管炎,仍然两次冲到抗击非典第一线参加战斗;支部副书记王昊、党员马骁和入党积极分子陶庆文,本来可在家休整,却毅然向党支部申请参加抗击非典的战斗,并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支部平常组织的学习讨论会,我们刚开始都认为是老办法,不会有什么效果。经过3年来的实践,党员的先进性和使命感,不知不觉渗入我们的思想,转化为大家自觉的行动。”支部成员都这样说。

  病人的事都是大事

  风湿病科主任、党支部书记阎小萍是一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博士生导师,更是一位善于管理的科室行政领导。她的口头语深入人心,成为大家行动的力量。

  “一竿子插到底”———阎小萍常常这样告诫科室的医护人员,“我们得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明明白白消费。对病情,要一竿子插到底,查个水落石出。”阎小萍带领全体医生查房,望、闻、问、切,一个细节全不放过。不仅如此,她还常常现场分析讲解,及时调整医疗方案,既给病人看病,又为科室练兵。

  “收到一面锦旗,感觉又像挨了一下鞭子!”———每次收到病人送的锦旗,阎小萍总要求医生护士对照自己的行为,看看还有没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把荣誉当鞭策。

  “穿上白大褂,站在病房里,就得把心都用在病人身上”———阎小萍每周有两个半天门诊,由于门诊病人太多,经常是上午下午连续工作,吃饭都顾不上。大家劝她限号看病,她说:病人是冲我来的,不管有多累,都不能让病人失望;病人花了钱,远道而来,要多为他们想想!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医患关系的议论不少,少数医院和医护人员有违反医德的行为,引起了病人的不满。为了让全科的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阎小萍时时都给他们敲响警钟,“与其看着他们以后犯错误,不如把警钟敲在前面”,在阎小萍的带动下,科室从没有收红包和接受病人吃请的情况发生。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病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次,一位医生把病人的名字写错了,一向和蔼慈祥的阎小萍把那位医生狠狠批评了一顿,还反复给大家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小事与大事,归结起来就是病人的事高于一切,一切为了病人医疗。

  来中医风湿病科求诊者越来越多,病房里住满了,有时楼道走廊里也会住上病人。面对慕名而来的病人,阎小萍总是说:“病人信任我们,我们更要把心多放在病人身上,让他们抱着期望来,带着满意归。”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