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百科 > 中医动态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究重在方法学
[ 文章来源:华声报 编辑:admin ] 【字体: 】【打印】【关闭

    据科学时报消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五运六气学说研究的重点是要突出方法学的建立,五运六气是一种动态的复杂变化,要掌握各运气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灵活、辨证地分析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动态变化,并进行正确的预测,就要运用最先进的多学科技术数据和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更好地揭示其科学内涵。
    
    传统中医学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对人与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为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认知观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成为中医学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学等多学科的学术内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体现,对疾病预测与临床治疗均具有非比寻常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在SARS等传染病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根据最迟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理论,对照2000年中国的气候状况,可以指导预测传染病爆发的年份,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掀起了新一轮研究五运六气理论的热潮。
    
    会议学者围绕五运六气学说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疑难问题各抒己见,既有对《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理论的发掘研究,也有对运用天文数据对太初元年干支纪年分歧的澄清;既有对《黄帝内经》五运与六气推演格局的正本清源,也有对运气学说发展沿革的剖析;既有从气象因素对气候与疾病相关性进行分析,也有从自然灾害的统计对五运六气的预测意义进行探讨。会议提出要通过对五运六气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