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百科 > 中医疗法 > 中医妇科 > 妊娠病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等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亦称“子淋”,又称“妊娠小便难”。《金匮要略》已有妊娠小便不利等的记载。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机理为肾虚、膀胱积热,气化失司所致。临床常见的有实热、阴虚两种。

    1.实热
   (l)心火偏亢   素体阳盛,或过食辛温助阳,孕后血养胎元,阴不济阳,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入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淋漓涩痛。
   (2)湿热下注   摄生不慎,湿热蕴结,灼伤膀胱津液,发为小便淋痛。
    2.阴虚   素体阴虚,孕后阴血愈亏。阴虚火旺,下移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淋漓涩痛。《胎产心法》云:“妊娠胞系于肾,肾间虚热,移于膀胱,而成斯证。”    

【辨证施治】
    子淋之作,虽多因热,但治以清润为主。不宜过于通利,致伤胎元,而致坠胎、小产。

    1.实热
    (1)心火偏亢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尿少色深黄,艰涩而痛,面赤心烦,甚者口舌生疮。舌红欠润,少苔或无苔、脉细滑数。
    证候分析:因证属心火偏亢,心火上炎,则面赤心烦,口舌生疮;心火移热于小肠,则尿少淋痛。舌红少苔,脉细滑数,均为心火偏旺所致。
    治法:泻火通淋。
    方药:导赤散(《小儿药证直快》)加玄参麦冬。方中生地凉血清热,玄参滋肾壮水,麦冬养阴宁心,竹叶清心泻火,木通甘草消利小便,泻心火,使热退而小便自通。
    (2)湿热下注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突感小便频数而急,尿黄赤,艰涩不利,灼热刺痛,面色垢黄,口干不多引饮,胸闷食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与热搏,蕴结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利,故小便频数而短,尿黄赤,灼热刺痛。脾胃湿热,熏蒸于上,故面色垢黄,口干不多引饮。湿困脾胃,则胸闷食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加味五淋散(《医宗金鉴》)。方中滑石木通清热泻火通淋;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湿通淋;甘草梢泻火、止淋、缓痛,使火热之邪俱由小便而出。当归白芍、生地养血安胎。使邪去而不伤正,治病而不动胎,诚为治湿热子淋之良方。惟滑石一味,性较滑利,易动胎气,须慎用。

    2.阴虚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小便频数淋漓,灼热刺痛,量少、色深黄,形体消瘦,两颧潮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大便不畅。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滑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命火偏旺,津液亏耗,膀胱不利,故小便淋漓而痛,量少色深黄。津伤不能濡润肠道,则大便不畅。虚火上炎,故颧红,心烦不寐。阳虚内热,故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润燥,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汤(方见经行口糜)加麦冬五味子车前草。方中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养血润燥;丹皮清肝胆相火,兼泻血中之热;麦冬五味子补肺,滋肾,生津,润燥;茯苓泽泻车前草利尿通淋;知母黄柏泻命门相火。使火平水足,津液来复,淋痛自愈。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