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百科 > 资讯博览 > 中药资源 > 最新动态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是根据区域中药资源的自身条件、生产系统发展的规律性及其系统各因素条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运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原理,通过协调生产系统生产力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中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关系,建立促进中药资源生产的发展机制,寻求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提出指导中药资源生产、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战略思想。
    一、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
    1.战略的原则
    (1)突出重点,营造特色。
    根据全国药材生产的现状,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应立足于发展优势资源,突出地产、地道中药资源种类;营造以地产大宗、地道、特有药材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并围绕其进行深层次的新药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我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和特色医药产业。
    (2)聚集优势,合力联动。
    利用江苏省国民经济大环境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小中见大的资源优势、发展家种药材的自然环境优势、实力雄厚的科技优势、以及全国大型、重点制药企业吸纳原料的加工优势,奠定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组合形成跨区域的原料生产与制药企业间的中药产业链合力,以其科工农贸的联动作用,促进中药资源生产和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3)科技带动,规范生产。
    以加强中药资源生产和产品开发的科技建设为主线,推行规范化生产和管理,进行新药、新产品开发,推进传统医药产业化的结构调整和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提高综合效益,拓展市场空间,加快中药国际化的步伐。
    2.发展思想和战略思路
    (1)发展思想。
    以“科技兴药”、“持续发展”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思想路线,把握继承、发扬、创新的发展方针,以发展经济、治病保健为宗旨,实现中药现代化为方向,运用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等手段,遵循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农药兼顾、多层面开发的原则,推行规范化生产、高效利用生产方式,运用制药产业与药材生产间的联动促进机制,促进中药资源生产的快速发展。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使江苏中药走向世界。
    (2)战略思路。
    思路之一: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相协调的发展机制,促进中药资源的持续发展。
    思路之二: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推行规范化生产,形成药材生产的优势。
    思路之三:构建市场信息网络,开拓国内外流通渠道,形成适应和驾驭大市场的药材销售体系。
    思路之四: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强化中药产业各环节联结,形成中药产业的药材生产——制药加工——市场销售的良性循环,加快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的发展。
    3.中药资源生产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以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现状为基础,充分利用江苏省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优势、科学技术优势、医药产业优势,以中药现代化为方向,从源头抓起,推行规范化生产,提高药材质量。通过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药材生产体系,有序竞争的产销体系,高科技支撑的跨区域产业体系,新药、新产品开发体系,实现江苏省药材自给量的不断增长,药材生产的收益在农村经济中比重的不断增长,中药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份额的不断增长。
    4.中药资源生产发展的战略布局
    全省按中药资源、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性,以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的一级区为基础,构成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布局。
    (1)宁镇扬低山丘陵区。
    本区以发展地道药材为主,兼顾发展大宗药材的主要种类。主要发展药材种类为茅苍术太子参党参百合野马追女贞子、夏枯草连钱草丹参桔梗、南柴胡、京三棱杜仲玫瑰花槐米白头翁蜈蚣等。根据生物气候带的过渡性分别在宜兴、溧阳、溧水、江宁、句容、江浦、盱眙等地建立以特色种类为主的家种药材生产基地。
    (2)太湖流域平原区。
    本区以发展“四小药材”为主,兼顾发展水生、湿生药材。主要发展药材种类为白花蛇舌草、荆芥灯心草半枝莲、枫茄花、梅花、丹皮、芡实珍珠、龟、鳖、土鳖虫、乌梢蛇等。分别在无锡市区、苏州市区、武进、张家港、常熟等地建立特色种类为主的家种(养)药材生产基地。
    (3)沿海平原滩涂区。
    本区重点发展特色地道药材、盐生药材、海洋药材。主要特色地道药材有苏薄荷、白菊花首乌、光明子、丹参蟾酥等;主要盐生药材有罗布麻茵陈蒿、益母草等;主要海洋药材有沙蚕、海星、文蛤、瓦楞子牡蛎海藻等。在云台山区和射阳洋马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园,作为进行引种、试种和野生转家种(养)试验基地,并在连云港、滨海、射阳、东台、启东等地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特色种类为主的家种(养)药材生产基地。
    (4)江淮中部平原区。
    本区以发展水生、湿生药材品种为重点,兼顾发展沿江特色地道药材。主要种类为芡实珍珠莲藕、龟、鳖、水蛭蒲黄泽泻、兴化莳萝、薏苡仁、泰荆芥、泰半夏贝母延胡索玉竹银杏地黄僵蚕等。在里下河地区、三泰地区、通海地区分别建立特色种类为主的家种(养)药材生产基地。
    (5)徐淮平原区。
    本区以发展地产特色药材和北方药材为重点。主要种类为银杏、邳半夏、玫瑰、板蓝根瓜蒌柏子仁山楂酸枣仁、地黄沙参玄参麦冬芍药马兜铃黄芪山药、芦笋、牛蒡子、黄芩全蝎等。在邳州、丰沛、东海、灌南、涟水等地建立以特色种类为主的家种(养)药材生产基地。
    5.中药资源生产的战略重点
    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的实质是突出区域差异性,选准发展重点,造就药材生产和医药产业优势和特色。
    (1)重点发展的药材种类。
    在全省1600多种中药资源种类中,重点发展的药材种类筛选条件:一是具有药食等多功能产品开发的种类,特别是具有治疗疑难病症新药开发前景的种类;二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药材种类;三是围绕我省及其周边地区制药企业所需的主要药材种类;四是大宗药材中用量大而紧缺的种类。
    依据上述条件筛选出的中药资源包括江苏省地产地道药材、大宗药材二类。重点种类有银杏、苏薄荷首乌太子参、白菊花薏苡仁、茅苍术夏枯草百合蟾酥贝母延胡索珍珠女贞子、野马追党参、西红花半夏丹参白花蛇舌草等20种;一般种类有荆芥芡实板蓝根大青叶与青黛)、蜈蚣土鳖虫僵蚕龟板玉竹蒲黄桔梗杜仲、兴化莳萝、芦荟三棱玫瑰花、乌梢蛇、全蝎水蛭等19种。
    (2)药材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
    决定药材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条件,一是区域内具有中药资源的优势,重点药材种类资源聚集程度高;二是区域总体生态环境好,是重点种类发展的适宜区,又具引种、试种和野生转家种(养)的有利条件;三是药材生产基础好,具有一定的加工制药能力;四是能够形成区域生产的特色产业条件,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据此确立宁镇扬低山丘陵区、沿海平原滩涂区和徐淮平原区为3个重点发展区。
    宁镇扬低山丘陵重点发展区:本区宜溧低山丘陵是全省唯一的中亚热带地区,北部盱眙县境又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叉地带,全区生态环境类型多,具有多种小气候,中药资源种类多,尤以地道药材聚集程度高且优势突出,具有发展地道药材、南方药材的良好条件;同时,药材生产具有历史传统,生产基础好,区内科技力量和制药企业力量较强,是全省地道药材和南方药材生产前景最好的地区。区域重点应抓好地道药材的野生转家种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利用科技和制药企业优势,通过产品开发带动形成中药产业合力,把全区建成以地道药材为主的新兴特色产业区。
    沿海平原滩涂重点发展区:本区是江苏省唯一的盐生药材、海洋药材生产区域,有很大的分发潜力。区域自然环境较好,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以沙质为主,环境污染少,既具有引种、试种和野生转家种(养)的生态环境优势,又有发展较大面积绿色药材的生产条件,药材生产基础条件好,已形成了白菊花首乌、苏薄荷丹参等规模生产基地,南部启东素以蟾酥闻名。区域发展的重点应抓住独具潜力的盐生药材和海洋药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及现有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组建跨区域产业集团,推进产业化经营,把全区建设成为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新兴中药产业区。
    徐淮平原重点发展区:本区属暖温带南部地区,地产地道中药资源种类较少,但是北方中药资源引种的良好区域。历史上是大宗药材和北方药材生产区,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基础,其发展优势在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耕作制度多样化,利于药材生产安排,同时宜林地面积大,林网率高,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快,与其它区相比,药材生产效益高。把本区作为重点发展区与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的精神一致,具有较大的投资力度,较易于形成多方开发中药资源的合力。重点要抓好合理布局,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推行规范化生产,加强中药资源的多角度深层次开发,组建产业框架,通过建设逐步形成以大宗、地产药材生产为主并与地道特产药材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开发的特色产业区。
      二、实施中药资源生产
          发展战略的对策
    就目前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现状看,影响发展的因素较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基础研究,实现规范化生产
    目前国家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是实行GAP、GMP、GSP等的全过程规范和管理。中药材GAP生产和管理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和源头,是保证中药质量的第一环节。因此,首先要进行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基地生态环境、中药资源种质繁育以及提纯复壮、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质量监控、科技队伍建设,形成一整套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SOP,保证药材质显的稳定。目前要以已列入国家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研究的银杏、白菊花规范化种植项目为基本模式,推动省内已经形成规模生产的首乌、苏薄荷野马追等生产基地的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同时对正在形成和拟建的基地均要按规范化生产要求进行建设,造就江苏省药材生产的质量优势。
    2.加快组织体制改革,发展产业化经营
    目前,中药产业的各个环节和生产力要素松散、不衔接,即是药材生产发展的瓶颈,又是产业发展的束缚因素,形成中药生产的组织体制不能适应中药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生产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行以药材生产基地为基础、由制药企业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链接的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形成跨区域的产业体系,并在生产经营上确立突出中药资源特色优势种类的生产策略,应变市场“质量、品牌、效益”为核心的产品营销策略,把握和开拓市场的新型制药产品的开发策略,建立资产重组、制药企业为龙头的集团化滚动发展的产业资本经营策略,从根本上解决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促进药材生产发展的组织管理形式和生产经营机制,从而使中药产业化经营向高水平发展,实现总体生产效益的提高。
    3.强化新药、新产品的开发,促使中药产业升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药发展的关键就是充分运用科技优势,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同时也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带动中药资源生产的活力所在。江苏省中医药科研力量较强,但还没有形成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合力。因此,在加强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药材质量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加大力度进行新药、新产品的开发,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和协调下,以“三药工程”提供的系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平台为基础,结合相关科研力量,形成以高科技支撑的新药、新产品开发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江苏省地产地道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增加效益,以强有力的发展后劲促使产业升级,带动药材生产发展。
    4.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多平台条件的配套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它是由多个纵向系列组合成的系统工程,而每个纵向系列均有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平台条件建设,其中特别是硬件设施条件,没有资金投入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具备一定科技力量的条件下,增加投入,进行系列平台条件的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产业的发展。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