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百科 > 资讯博览 > 名医名著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金·贞元]张子和《儒门事亲》《心镜别集》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下,河南睢州考城人,生于金·贞元4年即1156年,享年72岁。他精于医,贯通《素问》、《难经》,用药偏主寒凉,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代表人物。他著有《儒门事亲》四十卷,《心镜别集》七篇,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位超群脱俗的杰出人物。“药都”安国药王庙中有他的一席之地,说明他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巨大,备受人们尊敬。 张氏总结了《内经》、《难经》和《伤寒论》下法的经验,抛弃了六经辨证的束缚,摆正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以攻字当头,夺字为先,独树一帜,牢牢把握下法的尺度和治病在于药攻的指导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拓宽了下法的范围 下法,在金元以前,用导泻的药物,荡涤肠胃燥结,比较单一地称之为下法。张氏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把催生、磨积、逐水、破经、泻气均归纳为下法。“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在汗、下、吐三法中,对下法的论述最为精湛,目拟处方33个,不论伤寒、杂病皆有用之,对“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均给予下法,曰:“下药乃补药也。”他分门别类地把下法划分为寒下、凉下、温下和热下,并从证候到选方,轻重缓急详尽的告诫后人。在寒下中他分5个类型进行区别,把调胃承气汤列为泄药之上药,为重剂,大小桃仁承气汤次之,陷胸汤又次之,大柴胡汤为轻剂。他把泻热、利小便、冶抽搐、发热的洗心散,治内外上下蓄热而不泄的黄连解毒散,解上下蓄热而泄的神芎丸,凉血而行经的四物汤皆列为凉下之药。温下药方面,他把消散诸积的无忧散列为上药,把利水的十枣汤列为上药,把煮芡丸、缠金丸列为热下药。他倡导急性病用汤药,慢性病宜用丸药治疗。 二、根据不同证候,把握下法尺度 张氏在《凡在下者皆可下式》中对不同的证候,列举了不同的下法,认准了证候,有的放矢。他指出;“大人、小儿、一切所伤之物在胃脘。如两手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宜下之。”根据病情的变化,他提出了“皆可下之”、“犹宜当下之”、“当再下之”、“故可下之”、“皆以急下之”。等多种下法。论证确切,一言千金。他同时抨击了一些庸医单用补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获取利益而顺病人之心处方开药,补死了病人,病人及家属也不曾发觉,干一辈子医生也不悔改的行为。有的人甚至说张氏的下法不过“巴豆、牵生、朴硝、大黄芫花而已矣。”这实际上是对下法的一种片面理解。张氏主张正确处理“男子不可久泄,女子不可久吐”的关系,告诫后世医家根据证候的轻重处方,不要妄投下剂,应“中病即止,不必尽剂,避免“实实虚虚”,寒证更寒,热证更热”。 三、论述治病在于药玫 张氏根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在《推愿补法利害非轻说》指出:“是以君子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认为人体气血必须畅通,营卫必须调和,脾胃必须健运,阴阳必须平衡,即张氏的“陈茎去而肠胃洁,徵瘕尽而荣卫昌。”否则,疾病由邪气侵袭而生。倡导“药邪致病”,“补法利害非经”,主张养生在于食补,治病在于药攻”,“先论攻其邻,邪去而元气之复也”。他主张慎用补药,反对滥用补药。并举出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因迷信于燥热的补药,贻误了生命之事,及大诗人元稹、文学家韩愈患小便不通、水肿,误服酷烈的丹药,而死于暴脱的事警告世人。此外,他还列举了张佰英患陈旧性损伤而服用硫黄干姜附子导致眼睛失明,监察陈威卿患咳嗽,因长期服用钟乳粉而呕血丧命等事例。他提出了“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定资寇”的药攻理论。 张氏主导邪去正安的理论,并拓宽了下法的范围。如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腹水、阑尾炎、肠梗阻等疾病,利用下法治疗,取得了肯定性疗效,无不受张氏的影响。他不愧为攻下之师和泰斗。正如明代吕复说:“张子和医,如老将对敌,或陈兵背水,或济河梦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肯定了他在祖国医学史上的位置。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