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重在风热痰瘀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18
治疗痤疮重在风热痰瘀

1 痤疮的病因病机
 
老师认为,痤疮之病因为内外合邪。一般是外感风热,内蕴痰湿,痰湿郁久则阻滞血行而成瘀。因此,老师对其病因病机以风、热、痰、瘀立论。因风热为阳邪,其性上行,风热上攻,故痤疮多见于面部。内蕴痰、瘀,气血不畅,郁结成毒,故皮肤起粉刺、脓疱。尤其青年女性,每与月经及排便相关。月经前经血欲出而未出,气机不畅; 便秘者气血受阻,浊气不下,蕴热上攻,故月经前与便秘者尤为多发。

2 痤疮的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
 
论其治疗,对风热之邪,老师遵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郁发之”之论,采用辛味发散之品以散风清热。常用药物有: 防风、荆芥、淡豆豉、苏叶、白芷、威灵仙,辛温发散以疏表散风,配以金银花、连翘、竹叶轻宣透热。若郁结较甚者,偶用麻黄,取其辛散宣透之力雄劲也。因“肺合皮毛”,故老师亦常用桑白皮以清泄肺热。对痰、瘀之治,老师采用化痰行瘀之品。化痰药常用: 清半夏、浙贝母、瓜蒌皮( 便秘者用全瓜蒌) 、白芥子等。行瘀药常用: 川芎、鸡血藤、牡丹皮、赤芍、紫草、茜草、刘寄奴、苏木等。若痤疮日久或坚硬者,加软坚散结之品如夏枯草、生牡蛎以促其消散。若便秘者,除用大剂量全瓜蒌外,还可加火麻仁、生白术、厚朴、枳实、大腹皮等以导滞通便。若肝郁气滞而致月经不调者,常合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理气调经。痤疮日久,皮损严重,瘢痕较多者,非行气破结不能散,故老师每于方中加路路通、皂角刺、王不留行、漏芦等走窜之品以消瘢。
 
痤疮反复发作,脓疱密集者,乃热毒蕴积,则于方中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以清热解毒。
 
临床中常见采用某些外治方法治疗而导致皮损加重者,老师认为是治标不治本之过。老师强调,痤疮之形成乃痰、瘀与风、热合邪,郁积于皮肤,邪无出路,不得消散,故其治疗必以疏风清热、化痰行瘀为法,方能表解里通,使痤疮消散。若涂抹外用药,或挑破,或用化妆品过多,反而会阻滞毛孔,使邪无出路。故每嘱患者素面朝天,不用任何化妆品,且勤用中性肥皂洗脸,以使毛孔保持清洁,气血通畅,邪气有外达之机,痤疮自易消散。

3 痤疮病案举隅
 
方某,女,21 岁,2014 年7 月26 日就诊。患者面部痤疮反复发作2 年,时轻时重。粉刺细密,有脂栓,以前额及颏部居多,有少量脓疱。每于月经前痤疮多发,行经后即减少。舌暗红苔白厚,脉弦滑数。
 
诊为痤疮,证属风热上攻、痰瘀阻滞,治以散风透热、化痰行瘀。处方: 荆芥10 g,防风10 g,白芷10 g,淡豆豉10 g,柴胡15 g,威灵仙15 g,夏枯草15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清半夏9 g,浙贝母15g,白芥子10 g,川芎15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刘寄奴15 g。14 剂,水煎服,日服3 次。嘱告患者: 服药后有可能痤疮发出更多,这是因为郁于体内的风热痰瘀之邪外发所致,是邪气外解之征,无须顾虑,仍照方服药,而后则痤疮会逐渐减少。8 月9 日二诊,患者称服药3 剂后,痤疮发出更多,甚至满布颜面部,坚持服至第7 剂后痤疮逐渐减少,现已基本平复,仅额部有少量散在发出。患者又称,服药期间适逢月经来潮,但未停药,以往有痛经史,本次月经顺畅,无痛经。
 
老师认为是因方中散风之药有行气之功,化痰行瘀药有通络之效,气血调顺,血络通畅,则痛经自止。下通则上亦通,故痤疮消减。原方去白芥子,再服7剂,痤疮消退。
Tag标签: 痤疮(5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