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输出 针灸留学生的培训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10-01
针灸是中医和中华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教育输出的一个重要资源,针灸留学生的培训,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和战略意义。笔者自2007年起,担任针灸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学生的背景和特点
 
学生主要来自美、法、英、德等欧美国家,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母语。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2月,长则1年以上。多数学生在国外的中医学院或者类似我国的中医函授学院学习了至少1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课程,但临床经验较少,迫切希望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医古典哲学的思维方式不适应,对抽象的中医理论难以理解;经络腧穴的中文名称及准确定位也未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差。针对学生“喜动手,惧理论”的特点,笔者对教学的内容及进度作了有针对性的安排。
 
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安排
 
临床见习
正式学习前先安排1-2周的临床见习,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让他们实地看到针灸如何治病。学生在我科门诊可以看到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每个医生半天的门诊量都在30人次以上。当遇到急性腰扭伤、落枕、肩周炎、呃逆的患者,教师重点演示,精炼取穴,准确定位,力求手到病除。如笔者常用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演示急性腰扭伤的治疗[1],同时将经络辨证的方法讲授给学生,由于效如桴鼓,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更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
针刺手法
持针、进针的手法教学安排在正式学习针刺的初始阶段。掌握正确、快速的进针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基础,而指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就的,需要贯穿在学习的始终。教师必须仔细讲述手法步骤、操作过程,配合现场演示,手把手教给学生正确的手法。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大小适中、便于携带的纸垫,只要一有时间,就练习指力和进针手法,以双手指切进针和单手进针法为主。国外以0.5-1.5寸的套管针为主,而我们使用1.5-3寸的针较多;同时,熟练掌握进针手法对进一步学习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十分重要。所以,要求学生指力必须达到进针流畅、针体垂直、受刺者无痛或仅有微痛时方可。在认识到手法的重要性后,学员都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自练,经1-2周一般都能达到进针的要求。
 
经络腧穴
经络腧穴是针灸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熟练、准确地取穴对提高针灸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已故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曾非常重视“取穴”,其编著的《杨甲三取穴经验》,已被翻译成英、意、日、西班牙等多国文字,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针灸类书籍。其英文版《The way to locate acupoints》,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教材。针对外国学员对穴名的记忆相对困难和全身穴位纷繁复杂的特点,我们精选了临床常用穴约100个,要求学员以经串穴,每天记忆10-15个,通过自身找穴和学员互练,一般1周左右便可记清这些常用腧穴的定位。
 
针灸治疗
如何用针灸治疗疾病,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经过前面的学习之后,学员初步掌握了“怎么扎”和“扎到哪儿”,但是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扎”,就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掌握辨证论治。如以肺为例,首先分析“肺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该系统功能失常后可能出现的病症和引起这些病症的病因、病机,然后根据临床的症状、体征,得出中医诊断即辨证,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穴位处方,以及相宜的针法灸法。例如,外感咳嗽,根据其相关症状,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咯痰清稀,苔薄白,脉浮紧,则辨证为风寒束肺;如热渴烦喘,咯痰黄黏,鼻煽,苔黄,脉数,则辨证为风热犯肺。治咳主穴取肺经的络穴列缺和相表里大肠经的原穴合谷,为原络配穴;加肺气输注之处的肺俞穴,共奏祛风散邪,宣肺解表之功。风寒者,治以疏风散寒,配风寒入侵的门户风门、大杼穴,用灸法或拔火罐;风热者,治以清热宣肺,配诸阳之会的大椎及大肠经合穴曲池,用泻法或刺络放血。
 
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留学生的特点,笔者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归纳式教学
归纳式教学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经络循行蜿蜒曲折,腧穴数量繁多,对外国学员来说,熟记绝非易事,所以,讲述的重点是归纳经络循行和穴位分布的规律。如三阴经走肢体内侧,三阳经走肢体外侧;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腧穴的分布有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定位。纵向定位通常是根据骨度分寸的方法,而横向定位的规律可概括为“三边”、“三间”[2],“三边”是指骨边、筋边、肉边;“三间”是指骨间、筋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穴位的名称对中文功底较差的留学生来说就像天书,而古代医家对穴位的命名是根据对宇宙间事物的认识,从天文、地理、生物形象以及人体的解剖、生理、针刺治疗效果等多方面总结而成。有用动物名称比喻穴位,如鱼腰、犊鼻;用山、丘、陵、溪、谷等山川河流比喻穴位,如承山、梁丘、大陵、后溪、合谷;用海、泽、池、渊等比喻腧穴流注的形态,如少海、尺泽、曲池、太渊等。由穴名即可知功用,如迎香:意为能迎来香气,位鼻旁,治鼻病,改善嗅觉。光明:意为能使眼睛明亮,故此穴善治目疾。这样介绍,让外国学员了解穴名的含义,对记取穴位,理解腧穴功能及临床应用均有很大帮助。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生动活泼,易于掌握。由授课老师挑选一位自荐的学员作为模特,先口述腧穴的定位,以内关穴为例,包括大体位置(在前臂内侧)和精确的横纵坐标(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然后在模特身上指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再用骨度折量法定出纵坐标,最后用可擦洗的笔点涂内关穴。一条经络上各穴讲完,把他们连成线,即是这条经络的体表投影。然后让学员两两一组,用同样的方法相互点涂。用这种方法记忆穴位,调动了学员眼、耳、口、心、手,动脑与动手相结合,记下“活”的穴位,而不是书本上画的“死”穴位。由于人体高矮胖瘦不同,鼓励每次点穴课搭配不同的对象,以适应在不同体型的患者身上取穴。经过培训,学员对100个重点穴位都能熟练掌握。同样,互动式教学也用于针刺手法的练习。当学员的指力练到在纸垫上可流畅进针,针体垂直不弯时,便鼓励他们互相扎针,体会得气时医患的感觉。针灸古籍形容得气时“如鱼吞钩饵之沉浮”,让学员细细体会扎针者在得气时手下出现类似鱼咬钩时,将鱼竿向下拉扯的感觉;感受患者得气时的酸麻胀重感。有的学员说:“如果不是亲自体验,可能一生都不会尝试到得气的酸胀感。”练习的后期,可鼓励学员在自己身上扎练。
 
故事式教学
故事式教学有趣难忘,化繁为简。对于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笔者先讲一个中医历史上真实的故事,然后引申出中医理论展开论述,使学员把故事和理论联系起来,相互参照,便于理解,加深印象。故事的选择经过精挑细选,不仅能准确体现中医理论,而且最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针灸大事件。例如:讲述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夕,时任纽约时报副社长James Reston应邀在中国采访期间,患急性阑尾炎术后接受针灸止痛和缓解腹胀,他将针灸治疗的经过发表在当时出版的纽约时报头版,从而掀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针灸热的故事[3],引申出“经络系统”及“针灸止痛”的理论。又如,1962年杨甲三教授针灸配合岳美中教授用中药成功治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左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的故事[2,4],引申出“阴阳失调,百病始生”的理论。这些故事,对外国学员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一方面,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让他们成为自愿传播中医针灸和中国文化的使者。
 
类比式教学
类比式教学形象易懂,深入浅出。笔者常将深奥难懂的中医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介绍。如将经络系统比喻成运河,运河的主干道和支路如同“经”和“络”。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如同河水在河道中流动;经络运送气血,如同运河运送物资、客人;气血滋润濡养全身,如同河水灌溉营养农田;气血在穴位上的出入,如同运河码头吞吐货物或供客流上下。河道通畅,则码头进出井然有序;如果河道阻塞,码头则会拥挤混乱。同样,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则腧穴上也会出现疼痛、色素沉着或阳性结节等。河水水位上涨,超过了运河的承载能力,就会淹没农田,治理以疏导、引流,如同气血过于充盈的实证,会引起气滞血瘀或血溢脉外,治以泻法或刺络放血;河道水源不足,无法灌溉农田,治理以补充水源,如同气血不足的虚证,治宜补法。再如,讲授热证出现黄苔,热极则变为黑苔,是由于体内郁积的“火”引起舌苔颜色的改变,留学生很难理解。笔者以白纸放在火上烤为例,白纸会渐变为浅黄、深黄,最后变成黑色,非常类似火热邪气改变舌苔颜色的过程,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案例式结合PBL教学
案例式教学始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欲望,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5]。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称作问题式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6]。该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求索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和复习相关的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针灸科的常见病,结合正在治疗的病人,分头查找资料(如程莘农主编的《中国针灸学》英文版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主译的《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等),如面瘫如何用针灸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面瘫的定义、病因病理、辨证、治法,然后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将每人收集的资料汇总优化,提炼出公认的最佳方案。推选一人在课堂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同时,学生可以把资料上查到面瘫的不同分期和不同证型,与临床治疗的患者对照分析,观察老师是如何辨证取穴、分型治疗的,以及治疗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从而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病例结合起来。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播放教学视频,进行总结归纳。学生通过求索和讨论,对针灸治疗这种病印象非常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Tag标签: 针灸(6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