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11-10
从2011年云南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3567例,死亡14340例,到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9091例,死亡病例2194例,出现首次下降。这是云南省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其中,中医药对艾滋病的防治功不可没。

2005年,云南省成为第二批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6个省之一。10年来,这行工作一路艰辛,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患者的认同。

艰难起步 在摸索中一路前行

项目开展之初,在文山、德宏、大理、红河、昆明5个州市和省艾滋病关爱中心6个地方试点。当时,人手少,工作最难的是找不到艾滋病患者作为救助对象。面对重重困难,项目人员冒着风险到高危人群中寻找救助对象,一个个说服患者接受中医治疗。

个旧市的一个女医生在给患者抽血化验的时候,不小心被针头刺破了手指。按照规定,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并于24小时内开始服药。

有一年,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的王医生给艾滋病患者抽取血样时,针管和针头突然裂开,针管里鲜血四处喷溅,王医生一头一脸都沾满了艾滋病人的血。

项目人员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巨大风险,然而,每个人都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坚持下来了。随着项目工作走上了正轨,逐步形成了四级管理网络和三级临床救治体系,保障了项目工作科学规范地全面开展。

大医精诚 精心研制中药良方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全国名老中医张震研究员和项目人员到艾滋病高流行州市进行证候调查。张震不顾年迈,不顾风险,直接跟艾滋病人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把脉问诊,掌握了一手病例资料。

2005年6月,张震拟定“扶正抗毒”、“康爱保生”两个治疗艾滋病的处方。前方具有益气养阴、滋肾健脾、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艾滋病潜伏期;后方具有解毒清热、活血祛湿、养阴益气等功效,用于辅助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吃药后有了效果,病情一天天稳定,工作人员也觉得很欣慰。

经专家组审定和主管部门批准,以汤剂应用于试点项目基地,同年获得云南省食药监局批准,以胶囊剂、汤剂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有确切的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发热、咳嗽、乏力、腹泻、气短、皮疹、黏膜溃疡等临床症状,提高和稳定病人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轻毒副作用。目前这2个处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治疗艾滋病病例数最多,也是全国中医药试点项目用量最大的两个制剂。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抚慰同样不可或缺。耐心、细心和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感受尊重和关爱是项目人员的共同做法。一位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因家属知道其病情后自暴自弃,拒绝服药。医务人员给予耐心疏导,多次与他及其家属沟通、协调,最终让患者重新接受治疗树立了信心。

云南模式 帮助病人提高生命质量

10年来,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路上,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全省目前有80余名专门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和研究工作的队伍,构建了全省的临床研究团队,成为国内以省为单位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人数最多的省份。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两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多人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有了人才基础,科研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开展。云南主持10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开展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010~2013年,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任务数及在治人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试点项目的水平、质量和效果。

针对云南省艾滋病感染的特点,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疗机构为指导的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模式——云南模式,正成为禁毒防艾的学习样板。中华医药,博大精深,岐黄之道,源远流长。

500多年前,明代最负盛名的医药学家、云南嵩明县杨林人兰茂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本草专著《滇南本草》,早于李时珍《本草纲目》142年。

54年前,云南中医学院首任院长、中医“扶阳学派”传承人吴佩衡带领一群名师大家,开启了现代云南传承中医国粹,成就莘莘学子,造福云岭三迤大地百姓的宏伟基业。

今天,一座座“秦砖汉瓦、汉唐风格、博士帽檐、天圆地方”的建筑,矗立在高原明珠滇池之滨。这个享有“云南最具艺术特色建筑”美誉的校园就是云南中医学院。

薪火相传 光大杏林

从1960年正式建校伊始,几代“云中”人艰苦奋斗,勤勉守拙,耕耘杏林,历经风雨,矢志不渝。1962年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面临停办危机的云南中医学院,幸得来滇视察的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才得以保留延续办学。

建校之初,学校延揽云南四大名医戴丽三、吴佩衡、姚贞白、康诚之及魏述徵、诸葛连祥、许子建、李筱甫等齐聚“云中”。作为现代云南第一代中医药大师,他们继承家学,精通经史子集,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他们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令人景仰。从吴佩衡等遗留的处方墨宝、周恩来总理为戴丽三签发的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任命状中,仍依稀可见一代宗师的大家风采。

上世纪60~90年代,以戴慧芬、吴生元、孟如、莫矜耀、罗铨、陈乔林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医名家,在物质极度匮乏直至“文革”动乱期间,千方百计为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辛勤耕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云南中医学院师生迎来了教育科技战线发展的春天。

进入新世纪,李庆生、郑进、熊磊、秦国政、郭兆刚等为代表的省级名医名师团队,活跃在临床和讲台之间。他们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校训精神,以“课程教学质量点”为核心,构建“质量控制点”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他们辛勤耕耘杏林沃土,成为精心打造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摇篮的中坚力量。

54年励精图治,54载桃李春风。该校已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专业为主,民族医药为特色,医、理、工、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院校。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成为省级立项建设的博士授权单位、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2013年“中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家认证。学校现有 20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122多人,其中研究生690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7% 。

通过数十年努力,学校先后培养5万余名专门人才,成为支撑云岭大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构建云南省、州(市)、县、乡、镇完整的中医医疗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云南省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95%以上是该校毕业生,并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典型。同时,一大批中高级中医药人才,活跃在云南白药集团等省内知名医药企业中,有力支撑了云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无论是遍布云岭大地的城乡医院,还是近年来在大中城市声名鹊起的民办“圣爱中医馆”,随处可见“云中”毕业的老中青三代中医圣手,服务患者,造福乡梓。如“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云南边防武警医院院长陈本善,及被云南省卫计委、云南省人社厅评选为云南省首批“云岭名医”的秦国政、杨本雷、包可。

大医精诚 立德树人

新生入学的第一课,要从校史馆瞻仰学校一代宗师“云南四大名医”的石雕群像开始。走进“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经几代学者接力完成的“滇南本草”标本馆,收全该书所载348味中药。全国唯一的“中医西传博物馆”,则再现了中医西传的历史脉络和生动场景,佐证云南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校园中蕴涵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太极图、磅礴大气的五行广场,匠心独运的百草园药香四溢;“上池”中的葫芦岛,寓意着“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医家大德。这犹如春风化雨潜入夜,滋润着一心向学的杏林学子。

学校倡导“务实、进取、严谨、创新”的师德教风,“乐学、勤思、自主、合作”的学风,大力弘扬“树人求真传大医精诚,授业从严承岐黄仁术”的优良校风,以“厚基础、早临床、重人文”为特色,举办“中医佩衡班”、“中药兰茂班”,积极探索的人才培养改革新途径,辅之以50多个为学生提供拓展素质、丰富心灵、超越自我的社团组织,着力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专门人才,扎根基层、服务边疆。

十八大以来,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诸如开设国医讲坛、人文讲坛、心之力讲坛,全力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实施两个100%的助困育人工程:即覆盖100%贫困生、100%解决特困生学习生活费用,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强社会实践,强化实践育人;鼓励发展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党委书记杨建军指出“我们教书育人就是要培养有精湛医术、高尚品德的中医人。”校长李玛琳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药剂师,必须贯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我校在全省高校首家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规定学生德育答辩不合格不予毕业,这一成功探索获云南省第三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校党委书记杨建军指出,“我们教书育人就是要培养有精湛医术、高尚品德的中医人。”校长李玛琳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药剂师,必须贯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全省高校首家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规定学生德育答辩不合格不予毕业,这一举措获云南省第三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科技引领 增强实力

秉承云南中医药流派风骨,彰显民族医药地域特色,着力整合资源,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有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省级博物馆各1个,多个各等级重点实验室。罗天诰、王兴文、梁晓源、李玛琳、饶高雄、钱子刚等一批药学、中药学的专家学者率领的科研团队硕果累累。学校制定的51个地方药材标准和起草说明,成为云南省地方中药材及饮片标准;2012年完成《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的制定,2013年成为教育部第一批信息化试点高校。

以曾育麟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名师,毕生致力挖掘整理弘扬民族医药,主编出版我国民族医药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国民族药志》。

学校博导、原副校长、现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郑进教授率领民族医药研究团队编纂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傣医药本科教育规划教材》是全国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傣医药系列教材,成为学校民族医药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学校特聘教授朱兆云率高丽、王京昆、崔涛、韦群辉、赵毅等硕士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多年潜心研究完成“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是云药史上最详尽的资源调查,为云南新增了451种药材,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药领域近1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也同时成为云南省13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造福桑梓 走向世界

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努力发挥特色优势,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推进校企、校地合作战略,先后与昭通市、丽江市政府、鸿翔药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医疗机构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引入云南白药集团合作共建“云南白药研究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学校以中医文化传播为己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与西班牙共建“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在招收国外及港澳台学生举办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走出去”与20多个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发起主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已举行六届,成为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省政府支持下正在筹建的“中国—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将传播祖国传统医学,推动云南民族医药走出国门,光耀世界大放异彩。

五十四载弦歌不断,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全校师生抓住机遇,强化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和谐开放、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以“续写杏林辉煌,普济众生,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引领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造福人类健康、服务边疆人民!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