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性味的本草考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2-20
中药药性理论 [1] 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 括四气五味(性味) 、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2] 等, 而 中药性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 [3] 。 目前, 一些 中药性味仍混淆不清, 无法确定哪种药味对获得的 结论有何种贡献, 难以深层次地阐明中药性味关系 及其精细结构。 如何既能阐明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 内涵, 又能保持和发扬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优势, 一直 是中医药学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巨大挑战。 中药药 性理论经过几千年不同历史格局的差异变迁及阴阳 五行哲学思维的渗透, 有着相当复杂的演变历程, 使 得中药性味的形成具有复杂性、 多源性。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 [4] 。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5] , 列为 中品, “味苦, 微寒” ,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 载其为 “甘、 苦、 咸, 微寒” 。 为探究玄参单味转变为 复合药味的原因, 阐述玄参性味的科学本质, 本课题 组从历代56本古今医药本草著作所记载的纷繁的药 性理论和药性标识中, 系统搜集与玄参性味、 临床应用、 古今结合、 医药结合相关的记载, 对其性味进 行了本草考证研究, 理出玄参性味的发展脉络, 这 是深刻阐明玄参性味理论科学性所必须的文献准备 和理论前提, 对于构建玄参及其拆分组分的性味药 理学评价及指导临床实践和开展现代中医药学研究 有重要指导意义。 归纳总结其性味的历史演变过程 如图1。



图1 玄参性味的演变过程 汉末

味的考证

1. 味 “苦” 的考证 玄参以单药味始载于《神农 本草经》 : “味苦, 微寒, 无毒。 主治腹中寒热积聚, 女子产乳余疾, 补肾气, 令人目明” 。 不同时期不同 医家对其 “苦” 味的认识基本一致, 整理56本著作 中有关玄参药味记载为55本, 其中52本均有 “苦” 味 记载, 占总比例的94.5%, 如《本草发挥》曰: “气寒 味苦。 治心中懊憹, 烦而不得眠, 心神颠倒欲绝, 血 滞, 小便不利”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曰: “味苦, 微 寒。 主腹中寒热积聚, 皆火气凝结之疾……除阴分之 火, 则头目清明矣” 。 此外《本草经集注》 《药性论》 《开宝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汇言》 《本草蒙筌》 《药性解》 《本草害利》 《玉楸药解》等均有相关记 载。 可见玄参 “苦” 味贯穿于整个性味演变史。 分析 其 “苦” 味的原因可能如下。

1.1 根据其真实滋味而定 《素问·藏气法时 论》 中 “五味” 实指5种真实的滋味; 《帝王世纪》 曰: “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 定 《本草经》 , 造医方, 以疗 众疾” ; 亦有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七十毒” 的传 说。 可知 《本经》 中五味的确定与滋味有一定相关性。 口尝玄参饮片 [6] , 味甘微苦, 略似焦糖。 故推测 “苦” 味的确定与其口尝滋味有关。

1.2 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定 苦 具有泻火、 泻下、 降逆、 燥湿之功 [7] 。 玄参功效为凉血 滋阴, 泻火解毒, 用于疮疡热痛、 下水、 瘰疬等, 其是 与 “苦” 味相关的功效。 因此推测 “苦” 味的确定与 其临床功效有关。

1.3 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而定 《神农本草经》 是汉代儒家哲学、 神仙学说和阴阳五行学派思想影 响下的产物 [8] , 故 “五味” 属性的确定必然也受其影 响。 《本草经解》 云: “味苦无毒, 得地南方之火味” ; “东、 西、 南、 北、 中” 五方里面, 南方生热, 热生火; 五行中, 火生苦, 可见玄参苦味的确定当有五方五行 之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载: “味厚者为 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 。 玄参色 黑有液而后味厚, 为阴中之阴, 推断其味 “苦” 。

2. 味 “咸” 及 “苦、 咸” 复合药味的考证 《名医 别录》 [9] 载玄参: “味咸, 无毒。 主治暴中风、 伤寒, 身 热支满, 狂邪、 忽忽不知人, 温疟洒洒, 血瘕, 下寒血, 除胸中气, 下水, 止烦渴, 散颈下核, 痈肿, 心腹痛, 坚 症, 定五藏” 。 书中未记载玄参 “苦” 味, 但所述临床 功效已体现 “苦、 咸” 复合药味, 明清时期各医家著作 大都以玄参 “苦、 咸” 复合药味记载。 探究玄参 “苦、 咸” 复合药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医家在对玄参苦味功 效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临床发现 “散结气而能软 坚, 故主瘰疬也。 散结凉血降火, 故解斑毒, 利咽喉 也” , 即玄参主瘰疬、 解斑毒、 利咽喉与 “咸” 味有关; 《本经》 中 “苦能下气, 寒能除热, 咸能润下软坚, 故 主腹中寒热积聚, 女子产乳余疾” , 其作用与苦咸之 味有关。 可见玄参味 “咸” 的确定及 “苦、 咸” 复合药 味的应用应该是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 使得各医 家对其功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 味 “甘” 及 “甘、 苦、 咸” 复合药味的考证 玄 参味 “甘” 多见于明清至今, 如《景岳全书》 《玉楸 药解》 《药性切用》 《药品化义》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 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中均有记载。 玄参 “甘” 味确定的原因可能 是明清后开始以功能类推定味的方法得出, 如《景岳 全书》云: “味苦甘微咸, 气寒。 此物味苦而甘, 苦能 清火, 甘能滋阴。 以其味甘, 故降性亦缓” ; 《药品化 义》云: “凡治肾虚, 大有分别, 肾之经虚则寒而湿, 宜温补之; 肾之脏虚则热而燥, 宜凉补之; 独此凉 润滋肾, 功胜知、 柏, 特为肾脏君药” ; 《神农本草经 读》云: “元参主产乳余疾者, 以产后脱血, 则阴衰而 火无所制, 治之以寒凉, 既恐伤中; 加以峻补, 又恐 拒隔, 惟元参清而微带补, 故为产后要药” , 玄参作 为肾脏君药, 具有降性亦缓、 凉润滋肾、 微带补性等甘味药的特性。 说明玄参滋阴、 益精、 明目的功效与 甘味和苦味相关, 玄参 “甘、 苦、 咸” 复合药味逐渐 确立下来。

性的考证

《本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均记载玄 参 “微寒” ; 《吴普本草》 《本草发挥》 《景岳全书》 《药鉴》 《本草崇原》 《本草便读》等记载 “寒” ; 《药品化义》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药大辞典》记 载 “性凉” , 整理56本著作中有关玄参药性记载为52 本, 其中记载 “微寒” 为38本、 记载 “寒” 为11本、 记 载 “性凉” 为3本。 可见, 历代医家对玄参性的认识基 本一致, 而寒、 微寒、 凉, 只是寒的程度差别, 并无本 质不同。

“药性” 始见于《神农本草经》 : “药性有宜散 者, 宜丸者, 宜水煮者, 宜酒渍者……并随药性, 不 得违越” 。 《本草经集注》曰: “药物所主, 为以认识 相因” ; “案今药性, 一物兼主十余病者” , 其把药 性与药物功效和主治病症结合起来。 玄参具凉血滋 阴, 泻火解毒之功, 清血分、 营分之邪热, 用于热入营 血, 阴虚内热等里热证。 根据中医 “寒者热之、 热者 寒之” 的治则, 玄参当属寒性药。 至于玄参药性当属 “寒” 还是 “微寒” , 本部分研究更偏向于后者。 《本 经疏证》 曰: “大寒者固密严厉之寒, 火气遇之则折; 微寒者轻扬飘洒之寒, 火气遇之则化” , 可知药性 “寒” 与 “微寒” 在临床用药上是有差别的, 玄参主 产乳余疾, 由于产后失血, 此时阴衰火无所制, 若以 寒凉折之, 恐伤中; 若是加以峻补之剂, 而此时又气 血未宁, 因此玄参 “微寒” 又略带补性常用作产后要 药, 故玄参药性当属 “微寒” 。

本文的创新性和特色之处在于, 通过历代本草 著作考证, 基本厘清了玄参性味的发展演变脉络, 确认了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玄参性味理论的认识; 玄参由单药味转向复合药味的本质是对玄参功效认 识的不断深化, 性味的重新思考, 性味的加减, 加之 “同病异治” 和 “异病同治” 的治疗原则, 这反映了 中药多成分、 多靶点、 多层次、 多功效的特征, 也是 中药研究、 发展方向的必然, 对于我们开拓思维、 开阔视野, 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研究, 不断有所创 新、 有所发明、 有所发现, 不断充实完善中药药性理 论, 充分开发利用中药的资源, 都是具有重要意义 的; 玄参药性仅有 “寒” “微寒” 的记载, 推其可能存 在 “热性” , 当按需配伍治疗某些病证时, 使其 “微 寒” 成为主要作用, 即显性, 而另一偏性 “热性” 变为 隐性; 通过文献考证, 还发现历代本草较详细记述 了玄参的功效和临床用途, 发现玄参苦味与清热泻 火作用有关, 咸味与软坚散结作用有关, 甘味与补益 和中作用有关, 据此可知, 玄参 “甘、 苦、 咸” 药味可 涵盖玄参的功效, 这为下一步开展玄参药味药理学 研究和药味归属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中药现代 化研究标明重要方向, 为深入探讨现代临床中药学 提供重要线索。

古今一致之处自然十分重要, 但古今差异或古存 今失之点亦当格外重视, 不可轻易抛弃, 因为它可能 成为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甚至可能成为我们取得突 破的重要领域。 解决对玄参性味及功效等认识方面 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玄参的临床应用、 新药研制等 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同时, 也为揭示中药一味一性 的客观存在, 验证 “一药X味Y性(Y≤X) ” 的假说 [10] 提供科学证明, 进而为下一步揭示其药性(气) 的科 学内涵, 同时也为发现并研究出能够治疗重大或疑 难疾病需要的创新药物奠定前期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2] 冯哲,周学平.中药性味相制配伍减毒的方法探要.中华中医 药杂志,2013,28(3):595-598

[3] 常学辉,张华军.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内蒙古中医药, 2000(S1):7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15:117

[5]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171

[6] 武广亭,张秀玲.口尝鉴定中药14例.菏泽医专学报,1998, 10(4):97-98

[7] 陈勤.苦味药的药性理论探讨.中医杂志,1986(10):57-59 [8] 王家葵.论《神农本草经》成书的文化背景.中国医药学报, 1994,9(3):7-10

[9]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尚志钧,辑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127

[10] 匡海学,程伟.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 性昧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2009,11(6):768-771
Tag标签: 玄参(1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