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冠心病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律失常分析(摘要)

冠心病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律失常分析(摘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4期第12卷 临床论著

作者:李建军 陈芳 周纪宁 王晋明 江洪 李庚山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60)

  选择我科1997~1998年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4例,男29例、女5例,年龄58±11(41~75) 岁。其中心绞痛16例、心肌梗死18例(WHO分型标准)。心绞痛之诊断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使用美国产Marquette CASE 16 系统,按修定的Bruce方案进行。所有患者运动前随机立、卧位心电图均未见心律失常。终止运动标准为:①心率达预定标准;②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③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等;④患者无力支持。连续监测并记录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时间。将广泛前壁和下壁+前壁缺血定为大范围心肌缺血,将2个以上导联ST段压低≥0.2 mV定为严重心肌缺血。分析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时间以及冠心病类型、缺血范围、缺血程度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34例患者运动前随机心电图未发现心律失常。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出现心律失常27例(80%)。出现一种心律失常者22例,二种心律失常者4例,三种心律失常者1例,共33例次。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共22例次(包括室性早搏19例次,室速3例次),占66.7%;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共8例次,占24.2%;过缓性心律失常(束支阻滞)3例次,占9.1%。按Bruce分级标准,心律失常出现于Ⅰ级者3例,占11.1%;Ⅱ级者7例,占25.9%;Ⅲ级者9例,占33.3%;恢复期者8例,占29.7%。16例心绞痛患者中运动诱发心律失常12例,占75%;18例心肌梗死中运动诱发心律失常15例,占83.3%(P<0.05)。大范围心肌缺血19例,运动诱发心律失常17例,占89.5%;小范围心肌缺血15例,运动诱发心律失常10例,占66.7%(P<0.01)。ST段压低≥0.2 mV者21例,运动诱发心律失常19例,占91.1%;ST段压低<0.2 mV者13例,运动诱发心律失常8例,占61.5%(P<0.01)。

  讨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为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实用、可靠等优点。运动除诱发心肌缺血外,尚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本文观察34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和(或)运动后诱发心律失常27例,占80%,表明运动诱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相当普遍。运动诱发冠心病心律失常类型以室速多见,过缓性心律失常相对少见。文献报道,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之一是运动中较运动停止后发生率高 。本文亦发现冠心病患者随运动负荷量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亦渐见增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运动终止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非较低,本文观察近30%。其机理是否与心肌缺血、缺氧的“突然缓解”有关尚待证实。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运动中较易诱发心律失常,推测与心肌梗死后,梗死区的坏死、变性及纤维化组织与岛状存活心肌混杂相间,易构成不同步电活动与持续电不稳定有关。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时,缺血、坏死的范围、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相关。本文粗略地将广泛前壁和下壁+前壁心肌缺血定为大范围心肌缺血,将ST段压低≥0.2 mV定为严重心肌缺血,发现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时,上述两者运动诱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者所见相似。表明运动导致缺血的严重程度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1998-05-18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焦点新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心律失常特点及与体位变化的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与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冠心病QTc离散度及侧支循环对其的影响
·女性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推出——冠心病动脉搭桥
·良性胃溃疡穿孔致心包积气一例
·食管癌放射治疗致心房起搏阈值升高一例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