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2卷 临床科研分析

作者:尹岚 农雯 何平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电图室 武汉430071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Q-T;离散度;冠心病

  摘 要 探讨了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及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散度(Q-Tcd)的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随机测量30例阳性组运动前、运动后2、4minQ-Td、Q-Tcd,并与30例阴性者作比较,结果显示,Q-Td、Q-Tcd可作为冠心病运动试验的敏感指标。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77.6%、准确性为76.5%[1]。近来研究表明TET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本文通过分析TET前后Q-Td、Q-Tcd的变化,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6年8月~1999年4月来我院作平板运动试验358例。除去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病例,从中随机抽取30例TET阳性者和30例TET阴性者。阳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1(56.43±7.45)岁;阴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3~72(54.73±7.40)岁。

  1.2 方法 使用德国SIMENS Sicsrd460平板运动仪,按Bruce方案,运动量全部采用亚极量分级负荷,以(220-年龄)×80%为目标心率,判断标准为运动后以R波为主导联上ST段在原有基础上呈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持续2分钟或以上者为阳性。Q-Td测量方法为分别测量运动前、后2、4min时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由同一专业员手工测量,每次可测量的导联数不少于8个,同一导联测量3个Q-T间期,取平均值,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测至T波终末与等电位线交点;U波明显对以T波与U波之间的最低点为T波终点;当心率快时T波与其后的P波相连,则以T波与P之间的低谷为T波终点。Q-Td为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的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之间的差值。Q-Tcd按Baxett公式校正,Q-Tcd=Q-Td/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取±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运动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阳性组与阴性组TET运动前后各时段的Q-Td、Q-Tcd比较见附表。从附表中可看出,阳性组与阴性组运动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组运动后2、4minQ-Td、Q-Tcd均较阴性组显著延长(P<0.01),阳性组运动后2、4minQ-Td、Q-Tcd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P<0.01),而阴性组运动前后Q-Td、Q-Tc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附表 两组运动前后Q-Td、Q-Tcd比较

分 组 运动前 运动后2min 运动后4min
Q-Td、Q-Tcd Q-Td、Q-Tcd Q-Td、Q-Tcd
阳性组(n=30) 24.76±6.91 27.99±7.85 32.77±7.62 42.39±10.10 32.83±8.33 40.98±10.90△
阴性组(n=30) 24.00±7.32 29.33±9.33 22.60±5.62* 30.17±7.93* 22.13±5.00* 27.99±6.66*
P值 >0.05 >0.05 <0.01 <0.01 <0.01 <0.01

  注:与运动前比较,* P>0.05;△P<0.01

3 讨论

  Q-T间期离散度是指在同一幅心电图中各异联Q-T间期的差异程度[2]。Q-Td的变化被认为系心肌局部复极不同步所致。Opthof等研究发现局部心肌缺血伴交感神经兴奋能增加缺血边缘区与供血正常心肌间不应期的差异,进而导致局部传导阻滞,表现为Q-Td、J-Td、Q-Tcd、J-Tcd的延长[3]

  本文结果显示,阳性组与阴性组Q-Td、Q-Tcd运动前差异无显著意义,表明在静息状态下,正常心脏及冠心病患者心肌氧耗量不大时,心肌复极离散度无异常改变。运动后2、4minQ-Td、Q-Tcd,阳性组较阴性组显著延长,且阳性组运动后2、4minQ-Td、Q-Tcd较运动前明显延长。可能是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致心肌氧耗量加大,心脏负荷增加,使原病变部位的局部心肌缺血加重。而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组织的复极时间对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结果正好相反,在心肌缺血组织边缘产生复极时间的差异[4],使冠心病患者原缺血部位的心肌复极不同步性更为明显。而阴性组Q-Td、Q-Tcd运动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仅仅交感神经兴奋并不能使心肌复极离散度发生异常改变。

  目前,Q-T离散度尚无统一的记录与测量方法,影响因素较多,有一定误差。国内外文献中有关TET前后Q-T离散度的报道不尽相同。但运动后Q-Td、Q-Tcd增大已得到公认,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

  参考文献

  1 吴学思,刘文娴,吕树铮等,平板运动试验和潘生丁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4):292.

  2 Higham PD,Hilton CT,Aitcheson TD,et al. Does QT dispersion reflect dispersion of Ventricular Vecovery? Circulation 1992,86(4):1~392.

  3 Opfhof T, Coronel R, Vermeulen JT, et al. Pispersion of refractariness in normal and ischemic canine Ventricle:effects of sympathetic Stimulation. Cardiovasc Res, 1993,27:1954.

  4 王亚峰,李勇,施海明等.Q-T离散度与冠心病的关系.临床心电学杂志,1996,5(4):158.

收稿日期:1999-06-09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老年冠心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