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哮喘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针刺及穴位注射异丙嗪治疗支气管哮喘

针刺及穴位注射异丙嗪治疗支气管哮喘

山东医药 2000年第21期第40卷 经验交流

作者:张基荣 王京善 李丹 张川中

单位:张基荣(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文登264400);王京善(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文登264400);李丹(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文登264400);张川中(威海市卫生学校)

  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1998年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0岁;病程2~48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①针刺:主穴为天突、定喘穴,配穴为大椎、曲池、足三里、肾俞穴。选用2.5~3寸不锈钢毫针,用弹针法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大幅度刮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②穴位注射:患者取坐位,两侧肺俞穴、膻中穴常规消毒后,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异丙嗪25mg,快速将针刺入穴位内皮下组织,缓慢向脊柱方向斜刺,探得酸胀,待“得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每穴注射25mg,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③西药:口服红霉素、止咳祛痰药等。对照组:给予氨茶硷、喘啶、氟美松、氢化可的松、普米克雾化吸入等平喘,口服红霉素。

  结果:疗效标准:临床控制(简称临控):不需任何药物,保持无症状达1年以上。显效:偶有轻微哮喘症状,肺部哮鸣音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但仍需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临控率较对照组高(P<0.01),而显效、好转率以对照组高(P<0.01),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临控

  n(%)

显效

  n(%)

好转

  n(%)

无效

  n(%)

有效率

  (%)

治疗组 30 13(43.3) 9(30) 6(20) 2(6.7) 93.3
对照组 30 5(16.7) 11(36.7) 11(36.7) 3(10) 90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中IgE的含量在正常极低,而支气管哮喘患者则明显升高。IgE的生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包括CD8抑制IgE产生和IL-4诱导IgE产生。当CD8数量减少、功能低,IL-4生成过多时,都有可能导致IgE升高,而使患者易发作支气管哮喘。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获效机理可能是使患者过低的CD8升高,CD4/CD8减少,过高的IL-4降低,最终导致IgE生成减少。

  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节免疫等功能。本实验选取双侧肺俞、膻中、天突、定喘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肺俞为肺之精气输注的处所,有调肺气、止咳喘、消虚热、补劳损等功效,针刺能提高正常肺活量,使气道更加通畅,有益于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有吸清呼浊,吐故纳新之功效。

  异丙嗪具有抗过敏作用,同时还有镇静和抗胆碱作用,能拮抗组胺与H1受体结合,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其痉挛,从而起止咳平喘作用。

  用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快,花费少,副作用少,效果佳。本实验采用针刺及穴位注射异丙嗪配合西药,减少了激素的用量或不用激素,避免了副作用。此方法取穴简单、易掌握,药物价格便宜,疗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因减少了医药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减少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2000-09-14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常规疗法加红霉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