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前列腺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膀胱肿瘤术后腹壁转移(附五例报告)

膀胱肿瘤术后腹壁转移(附五例报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20卷 简  报

作者:牛亦农 马庆铮 丁克家

单位:牛亦农 马庆铮 250021 济南,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丁克家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自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收治膀胱肿瘤开放手术后发生腹壁转移者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30~60岁,平均50岁。4例为膀胱部分切除术后,1例为膀胱全切术后(术中曾切开膀胱探查)。术后4~13个月,平均8个月于下腹壁切口处发现质硬肿块,有触痛,固定于腹壁。B超检查示腹壁占位,结合病史考虑转移性肿瘤。B超及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粘膜光滑,未见肿瘤复发。5例均行包括肿块的腹壁部分切除加腹壁重建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腹直肌及前后鞘,2例肿瘤侵及腹膜,1例肿块与耻骨粘连,5例肿块与膀胱壁均无粘连。2例术后随访12、13个月,无肿瘤复发。3例分别于术后3~5个月腹壁肿块复发,其中1例骨盆平片示耻骨骨质缺损,考虑为膀胱肿瘤浸润所致,行腹壁部分切除及耻骨部分切除,术后4个月死亡;1例肿块与膀胱紧密粘连,行腹壁部分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失访;1例CT示骨盆及盆腔内广泛转移者行化疗。

  5例原发膀胱肿瘤及腹壁包块病理报告:例1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1,G2),腹壁肿块为结缔组织中转移性移行细胞癌(G3);例2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T2),腹壁肿块为结缔组织中转移性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例3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伴鳞状上皮化生(T2,G3),腹壁肿块为结缔组织中转移癌,疑为腺癌;例4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2,G3),腹壁肿块为结缔组织中转移癌,可能为移行细胞癌;例5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4,G3),部分为低分化腺癌,腹壁肿块为结缔组织中转移癌,可能为移行细胞癌(G3)。

  讨 论 膀胱肿瘤腹壁转移较少见,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1.5%,从开放性手术至发现腹壁肿块的时间平均为7.5个月。本组5例平均时间为8个月。低分化的膀胱肿瘤术后更易发生腹壁转移。本组5例B超,膀胱镜检查及术中探查,腹壁包块与膀胱无联系,可排除局部浸润。下腹壁与盆腔器官在血运及淋巴引流上亦无密切关系,且转移灶位于结缔组织内,与原发癌等细胞类型迥异。由此认为腹壁肿块来源于开放手术中肿瘤细胞在切口结缔组织的种植。国外报告1例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后21年发现腹壁转移,认为术中正常膀胱粘膜种植于切口,上皮增殖,形成囊性结构及骨组织,在此过程中发生恶变。

  顾方六等强调应用蒸馏水浸洗切口及暴露组织有良好疗效。国外曾报告术前以1∶500硝酸银灌洗膀胱并部分保留至手术,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及暴露组织,可有效预防种植转移的发生。术后发现腹壁转移应及早手术治疗,即使腹壁转移范围很大,腹壁各层广泛切除亦可使病生存超过5年,而放射治疗无效。本组5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但3例术后肿块复发,这就要求切除范围要足够大,以保证无肿瘤组织遗留。

(收稿:1998-06-22)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切缘注射加术后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焦点新闻
·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4例报告
·遗尿症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
·持续至成年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的治疗
·口服去胺加压素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以评价
·原发性夜间遗尿的治疗进展
·血浆睾酮水平测定在评价男性性欲减退中的临床意义
·逆行射精患者的精子人工授精3例
·阴茎异常勃起15例诊治体会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