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医疗事故专题 > 案例分析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做腹部手术后死亡纠纷的鉴定结论

做腹部手术后死亡纠纷的鉴定结论

  案情

  孙××,男性,43岁。生前因急性腹痛(由上腹逐移右下腹部),伴有恶心、呕吐和小便困难而入上海博爱医院。入院时间为1957年11月11日12时30分。病程开始于入院前的5小时。入院时体检:呈急性病症。腹膨、右下腹有显殊的压痛和反跳痛。罗氏症阳性。肝、脾未触及,亦未触及硬块。临床诊断阑尾炎,肠梗阻可疑。

  患者于当日下午1时55分至2时45分进行手术。阑尾未见炎症(调查),进行了截除。乙状结肠呈210度扭转,其肠壁未见肿胀和明显的充血。当时手术刘医生未将此情况即反映上级医生(调查),进行了肠扭转松弛复位术。

  12日病者觉腹内不痛,伤口疼痛,但呕吐频数,以胃肠减压,不能合作。

  于13日下午时30分至9时30分再行手术。见粘连性肠梗阻和回肠绞窄性坏死,腹腔内有淡黄色液200毫升,肠膨胀增厚,外表失去光泽。当时手术叶医认为回肠的这种改变不是短时期所能造成的,第一次手术与第二次相距的时间为40小时(调查)。结果施行了回肠部份截除术。在手术期间病者情况恶劣,手术毕后病者表现烦躁,于11时40分呼吸短促,脉搏无法扪及,血压测不出,体温下降至35℃,注射可拉明后情况稍有改善。但后来又趋向恶化,于14日上午5时10分死亡。

  身长170厘米,发育良好,营养见佳,皮色正常。尸斑呈紫红色,位于仰卧位处垂部。尸僵除颌和下肢存在之外,其余各部消失。腐败明显。角膜开始混浊,瞳孔散大而对称。全腹壁满布腐败绿斑,有三个缝合的切口。(1)正中线左有一长18厘米的缝合切口,其中有银丝张力缝合二针,下端有二条烟掷引流;(2)右下腹部马氏切口长10厘米,间断缝合七针;(3)在脐右下方6厘米处有一3厘米的缝合切口,并见烟掷引流一条。背部无异常检见。右前臂内侧有针眼9个,右腕部挠侧有9×3厘米大的深红色斑块。指甲深紫灰色,右内踝有一缝合的切口,长1厘米,静脉已切开,但无明显的生活反应。小趾畸形,2和3趾节缺如。肝门和外生殖器无异常检见。

  尸体部验

  腹腔:大网膜充血明显而偏移左上腹,无粘连,有赫氏结扎二处。腹腔内有红黄色较混浊的液体少量。距回盲部25厘米的回肠壁切开3厘米,呈全层缝合共5针,其中有一针与脐右下方3厘米长的切口的下方的腹膜相固定。距回盲部2.5厘米的回肠有断端缝合,未见瘘形成。自然端缝合起,有50厘米长的回肠,其壁肿胀而呈污黑色,浆膜表现渗出少量的纤维素,而无明显的粘连形成。肠系膜动脉其中有一分支结扎,无血栓形成检见。阑尾已截除。结扎均好。正中线左旁的烟掷引流直达盆腔。十二指肠其壁有肿胀、变黑等坏死性改变。胆囊显著胀大。直肠和乙状结肠右移,无粘连和其他病变痕迹。

  胸腔:左侧全部粘连,右侧上叶粘连。胸腺已变脂肪组织。脏器位置正常。

  心:心包腔液体少量,澄清的。心重230克。外膜有散在的点状出血,右心前面的外膜有乳斑一个。右心室有鸡脂样凝血块多量。血液浓而呈暗黑色。三尖瓣周径12厘米,肺动脉瓣6厘米,二尖瓣9.5厘米,主动脉未记录。上述各瓣膜均菲薄、光滑和透明,未见明显的改变。主动脉根部内膜下有少数黄色斑点,但无明显凸起和内膜的损害。在冠状动脉口粥样斑较明显,但冠状动脉本身则无此改变。卵圆孔闭,左心室壁厚1.2厘米,右心室壁厚0.4厘米。

  切片镜检:外膜充血,点状出血偶见,右心外膜下见局限性的血管瘤组织。心肌间质轻度充血、水肿,肌纤维呈显著的营养不良性变化,核的二端出现脂褐素。内膜和瓣膜均未见病变。

  肺:右肺重600克,左重480克。右肺上叶表面有机休的纤维素附着切开,在肺尖部靠肺膜下有一0.8厘米的乾酪样钙化灶,左肺整个表面粗糙,有机化以纤维素附着,切面深暗红色,未见组织实变和结节。支气管未见异常。

  切片镜检:肺轻度淤血、水肿,被膜和支气管未见异常。

  脾:重70克。量度11×7×2.5厘米。外形皱缩而被膜光滑无增厚,呈灰色,切面呈紫红色,结构尚清晰,自溶不明显。

  切片镜检:脾髓结构未见明显改变,脾小结无坏死,中央动脉壁似血浆浸润,脾窦呈闭锁现象,脾小梁和包膜均无增厚。

  肝:重1250克,量度17×26×65厘米,被膜光滑,外表和切面呈紫红色,而未见明显改变。胆囊胀大为10×5×2厘米,胆囊较稠粘而呈黄绿色,胆囊壁未见增厚,粘膜光滑,而皱壁减少胆管畅通,未见有明显的病变。

  切片镜检:肝自溶,小叶结构如常,门管区结缔组织未增生。中央静脉周围肝索变窄,而肝细胞浆内,出现均匀的细小颗粒。

  胃:内容为乳白色液体,粘膜轻度肿胀伴有二处小出血。

  切片镜检:无异常检见。

  肠:十二指肠和空肠肠壁肿胀,以粘膜下层更明显。回肠大部分呈污黑色,而粘膜呈深暗红色,并易脱落。结肠除见轻度肿胀之外,未见其他变化。

  切片镜检:坏死之回肠显示:肠壁剧烈肿胀,粘膜下层局限性出血明显,但血球渗出不明显,并易脱落。上述之各层组织结构模糊。未坏死的肠壁,粘膜完整,并显自溶。肌层间质和浆膜充血和伴有显著的水肿,白血球少量渗出,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均肿胀,浆膜表面未见炎症渗出物。

  胰:重40克,肉眼未见病变。切片见部份小叶的间质增

  肾上腺:共重10克,肉眼未见明显改变。切片镜检:自溶,但可见部份腺细胞内空泡增多,核浓缩和间质显著充血的现象。一侧肾上腺皮层有局限性出血,该区腺细胞呈营养不良性改变和坏死,淋巴球见增多。

  肾:重各为100克,被膜易剥离,质较软,皮层表面充血,切面皮髓分界模糊,显示浊肿现象。

  切片镜检:显著自溶,曲管上皮模糊不清,肾小球和肾间质显著充血,肾细动脉未见明显改变。

  膀胱:尿液少量,粘膜轻度充血。

  脑:共重1220克,除见软脑膜和脑实质轻度充血外,未见其他改变。

  切片镜检:大脑实质水肿和轻度充血,神经细胞结构模糊,但可见核偏位、消失和胞浆内脂褐素蓄积和现象。小脑和颈部脊髓未见明显变化。

  剖验诊断

  (1)回肠部份截除,部分坏死,结肠和小肠其他部肿胀。

  (2)肾上腺局限性出血。

  (3)心肌间质轻度充血、水肿和肌纤维的营养不良性变化。

  (4)脑水肿和轻度充血,神经细胞的营养不良性变化。

  (5)主动脉轻度粥样化。

  (6)乙状结肠和直肠右肠移。

  评析

  1.从手术截除的回肠(调查)和手术记录看来,本例死因系由于回肠粘连性梗阻所引起的绞窄性肠坏死。

  2.尸体解剖证明:除回肠部份坏死外,乙状结肠和直肠右移,但无粘连和其他病变的发现。

  第一次手术时见乙状结肠呈210度搭扭转,但未见肠壁的肿胀和明显的充血是很难证实乙状结肠的扭转,而很可能是因乙状结肠的移位而引起诊。

  3.临床诊断阑尾炎,而手术时却未见阑尾炎。手术医生不将此情况即时反映上级医生,也未进一步的作腹腔检查,显然是有缺陷的,并存在误疹情况。

  4.按回肠的改变,病程的记录和第二次手术时所见,我所认为:孙××之回肠粘连性梗阻所引起的绞窄性肠坏死在第一次手术时已存在。正象叶医生所说的:“第二次手术时回肠的这种变化不是短时所能造成的。”

  5.根据调查,该院有病程记录等不按时记,等病没死之后临时补记的现象。希望院领导注意和改正。

2002.10.21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左手掌裂伤修补术后死亡的医疗纠纷
焦点新闻
·左手掌裂伤修补术后死亡的医疗纠纷
·注射药物引起的医疗事故纠纷
·注射青霉素后发生死亡的原因分析
·住院患儿坠楼的责任承担
·周××的眼科手术不构成医疗事故
·治疗心绞痛出现的医疗事故
·治疗气胸中的医疗事故
·治疗结核病中的医疗事故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