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有补养厥阴肝家血脉之功 半夏在阳气最旺之午月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4-01
 
万物多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而夏枯草在盛夏之时枯槁,故得此名。夏枯草得金水之气,辛苦微寒,三、四月份开花,正值厥阴风木当令之时,为肝经用药,具生生之气,以能宣通泄化、解阴中郁结之热而见长。其性禀纯阴,得少阳之气而勃然兴发则生苗,遂渐挺茎、发叶、吐穗、开花、结实,但一交于盛阳,则成熟枯谢。夏枯草在其他植物正当茂盛之际,却提前收藏归阴,此乃阴进而上、阳退而下之象,其透阳之生意亦至此而尽,岂能不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夏枯草味苦辛寒。主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因寒热瘰疬、气瘿皆为少阳之生气结滞而成,系肝症,属风木之经,夏枯草辛能散结,苦寒能下泄除热、缓肝胆之火,一以疏理,一以收敛,调理少阳、厥阴之气机,故能治此如神。鼠瘘、头疮皆由火气所发,脚肿、湿痹无非湿热而成,热消、结散、湿去,则诸症自除而身轻。故头痛眩晕耳鸣、乳痈、痄腮、痈疖肿毒等症,凡属阳盛逆上留结之火证,用夏枯草为治,随即枯灭,此乃天地间“同气相求,物有相感”之常理。
 
如治瘰疬,可用夏枯草内服或外涂患处。治乳痈初起时,可用夏枯草蒲公英各等份,酒煎服,或作丸亦可。治头目眩晕时,可用夏枯草、冰糖炖服。治癫痫高血压时,可用夏枯草、冬蜜炖服。还可用鲜夏枯草全草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等。
 
丹溪称夏枯草有补养厥阴肝家血脉之功,可治肝虚目疼、冷泪不止、羞明怕光、久甚昏花等症。时珍治肝虚目睛疼、筋脉痛,至夜为甚者,以“夏枯草二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为末。每服一钱半,清茶调服。下咽则疼减半,至四、五服良愈矣。”或问夏枯草今用量之多寡?夏枯草为阴药,阴药宜多用以出奇,而不可少用以待变。
 
 
半夏在阳气最旺之午月,逆天时而强行收藏之令,引阳入阴以提前归根。即在进入高温之季时,半夏植株从老叶向小叶逐渐变黄枯萎而落地,地上部分虽气数已尽,但其根茎却正是膨长之时,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则又能出苗生长,故名半夏
 
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中主伤寒寒热,取其辛温善散之力,小柴胡汤用之,虽为止呕,但亦助柴胡黄芩所治之往来寒热,则胃更见和谐,故云能以和胃。王好古称:“俗用以半夏为肺药,非也,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
 
治心下坚、胸胀者,藉半夏可降逆下泄之能,合瓜蒌实、黄连而名小陷胸汤以除之。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指出,半夏“主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此邪在上焦胸中所致,乃阳已降而不得入,但使阴不拒阳,阳能入阴,阴阳既通则气布,故主之。《灵枢·邪客篇》有旨,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不寐,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既通,其睡意立至者,盖因半夏能和胃气而通阴阳故也。
 
咳逆头眩者,痰在肺则气不得下降,气逆则咳逆、头眩晕,东垣称:太阴头痛,必有痰。半夏辛平能消痰,所以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越婢加半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皆用之,是不同证候下的咳逆之剂。
 
咽喉乃太阴肺之门户,火结则肿痛,半夏能主之者,辛能散结,平可下气,气下则火降,大得其开结降逆之功,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得之,为咽喉肿痛之良剂。
 
肠鸣者,大肠受湿,则肠中胀痛而鸣,半夏辛平能燥湿,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取之,属肠鸣之佳剂。
 
下气者,半夏入肺经,肺平则气下,葛根半夏汤、黄芩半夏生姜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大半夏汤,成下气之效剂。阳明之气本下行,上逆则汗自出,半夏平能降气,所以可止汗。
 
《主治秘诀》云半夏功用有四:燥脾胃之湿、化痰、益脾胃之气、消肿散结。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名为二陈汤,属治痰之总剂。寒痰佐干姜、白芥子;湿痰合苍术茯苓;热痰伍以黄芩;风痰配天南星、前胡;痞痰加枳实、白术。唯燥痰宜瓜蒌、贝母,此非半夏所能治。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皆曰渴者去半夏,此可为其性燥之明证,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均忌用半夏
 
半夏多外用于痈肿痰核,炮制之品一般为清半夏、姜半夏及法半夏。清半夏(白矾水共煮炮制)以化湿痰见长;姜半夏(白矾水加姜共煮炮制),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胜;法半夏(生石灰水加甘草共煮炮制)则多用于健脾和胃、燥湿化痰。
 
夏枯草半夏皆在夏季枯萎,共性为引阳入阴,其异在于半夏归肺胃、夏枯草属肝胆。当痰湿阻滞于肺胃而不降时,以半夏为宜;若肝胆之气机升散不畅,则夏枯草合适。半夏性燥开破,善治湿痰;夏枯草苦寒散降,用于郁结痰火。(曹俣)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