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之气 药性学说是传统中药理论的基础与核心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4-08
药性学说是传统中药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并与古人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相关联。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一学说大致包括药之气、味、势(升降浮沉)、位(归经)、毒性等内容。兹就药之气味与性能的关系作一简略论述。
 
药之气
 
《神农本草经》首言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但宋代寇宗奭提出疑问,谓“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本草衍义》中又说:“序例(《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气’字,恐后人误书,当改为‘性’字,则于义方允”,故“四气”又称为“四性”。明代李时珍认同寇氏之说,却又称“自《素问》以来,只言气味,卒难改易,姑从旧尔。”
 
四气秉受于天
 
四气与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的“气一元论”有直接关联。该论认为,天地万物悉由一气所生。而药物生长在天地之间,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可见药物与生俱来会有某种属性。如《景岳全书》中“气本乎天,气有四,曰寒热温凉是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也”。再如《医宗必读》中“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又如《医学真传》中“天地有五运六气,人身亦有五运六气,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运六气”,“以药物之运气,合人身之运气而用之,斯为有本”,《医学入门》中“至于草木昆虫,尽皆得气之先,所以虽干枯陈朽,亦可以调脏腑而治疾病,其气同也”。这些都明确表明了药物四气禀受于天的观点。
 
四气指导用药
 
四气反映的是药物对人体阴阳、寒热的作用倾向。也就是说,药之寒热温凉,是在服后生效,以病之寒热为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言:“入腹则知其性”。而人体寒热缘于阴阳盛衰,即《素问·调经论》所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据此理当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神农本草经》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进而推断出能治热者为寒药,能治寒者为热药。不然即如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伤寒论·伤寒例》中“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即是例证。
 
四气本质为寒热
 
寒凉与温热相对,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有些本草文献对药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然就其本质而言,药之四性实际上只有寒热而已。关于药之气(性)的分类,尚有如下几种观点:
 
二性说:有分为厚薄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有分为刚柔者,如《景岳全书》中“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燥而急,纯者可和,燥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再如《医源》中“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盖以地之刚柔,即天之阴阳所化,言阴阳而刚柔即在其中……燥药得天气多,故能治湿;润药得地气多,故能治燥”。三性说,即《唐六典·尚药奉御》所言:“三性,谓寒、温、平。”五性说,即《本草纲目》所言:“五性焉,寒、热、温、凉、平。”七性说,即《药品化义》所言:“寒、热、温、凉、清、浊、平。”八性说,即《圣济经》所言:“寒、热、温、凉、收、散、缓、急,同谓之性。”九性说,即《本草品汇精要》所言“性分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也”等等。
 
目前多采用李时珍的五性说。而所谓“平”性,是指药物的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言“中和之性,无偏杂之害”,但事实上,绝对的平性并不存在,平性药仍有偏寒偏热的倾向。
 
约成于金元时期的《药性赋》,将248种常用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对药性用以赋体编写而成,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曾长期被作为中医蒙书。
 
药之味
 
药之五味,本指其入口时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言“入口则知味。”而实际上药之味并不止五种,如尚有淡、涩味等,但因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故仍习称五味。
 
五味源于药物滋味
 
五味首先是味觉对药物的真实反映,但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临床观察,人们发现服用不同味道的药物,会有不同的反应或效果,进而总结归纳出五味学说。换言之,五味的产生,一是通过尝而得出的,即药物的味道;二是通过使用而试出来的,即以功效为基础、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如一些药物的作用难以用其滋味来解释,即是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也无严格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一直都存在不少分歧。
 
五味理论源流
 
商周时对五味的认识已具雏形,《尚书·洪范》曰:“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春秋战国时期,五味又作为调和食物的依据,如《吕氏春秋》中多用五味来指导食物调剂,并述及四时五味的宜忌及过食五味的不良后果。作为药性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序言中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且对各种药物都注明了五味。
 
到了《黄帝内经》时期,对五味的认识已经相当系统、成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记载“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咸先入肾”,《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记载“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等等。基于这些认识,还详细列举了不同情况下的组方用药原则,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
 
由此可知,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作用。其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一般认为是五味对五脏各有特定的亲和性。而关于五味的作用,多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所记载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为据来认识分析,即“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至于淡味药,多能渗、利,涩味药与酸味近,每能收敛。
 
药之气味
 
每种药物都各有气味,《本草经疏》曰:“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自然之道也。”因此认识药物必须气味相参,综合考虑,唯有如此才能准确辨别药物的作用。
 
至于具体运用,则会出现多种情况,即《汤液本草》所言:“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一般而言,气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气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有所区别;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至于一药兼有数味,则会使其治疗范围扩大,如当归辛甘温,则在治疗血虚、血滞、血寒时均可应用。此外,临床用药多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
 
综上可知,药物的性能与自身的气味有着内在的、规律性的关系。但源于天然的药物,其药性的复杂程度实则远超出想象。因此,了解药物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掌握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只是认识药性的基础,要想准确把握并恰当应用药物,还须综合考虑其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等多种因素。(朱光)
Tag标签: 药性学说(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