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风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高压氧治疗价值及机理探讨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高压氧治疗价值及机理探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6卷 论著与经验总结

作者:沈君 于金萍 王京水 郭述苏 陈曼娥

单位:250031 济南军区总医院

关键词:高压氧;缺血性脑中风;脑电图;局部脑血流量;价值

  摘 要 目的 了解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 对4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用高压氧(HBO)治疗前后测定rCBF及检查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HBO组患者rCB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灰质重于白质,病灶侧重于非病灶侧);而对照组患者rCBF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HBO组EEG频率虽较治疗前增快,慢波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α指数,波频改善显著,慢波明显减少(P<0.05)。结论 HBO治疗不仅可使正常脑组织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而对缺血性损害侧大脑半球的血管收缩更为显著,有加重“脑盗血”发生、发展的趋势。

  自六十年代应用HBO治疗脑血管病(CVD)以来,临床疗效报道不一[1]。本文对4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HBO加药物治疗,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EG和rCBF的变化,并加以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照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确诊的发病5d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87例,分成两组,(1)HBO组47例,男性36例,女性11例,年龄36~78岁,平均60.5岁。头颅CT证实皮层梗塞20例,病灶最大层面平均面积2.4±1.4cm2。皮层下梗塞27例,病灶平均面积2.5±1.2cm2。(2)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9~65岁,平均61.5岁。头颅CT扫描皮层梗塞18例,面积2.6±1.3cm2;皮层下梗塞22例,面积2.7±1.1cm2

  1.2 方法 所有病均于入院后即予以生理盐水250ml加维脑路通0.4g静滴,1/日×10d。口服阿斯匹林50mg,维生素B族。梗塞面积大,有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250ml,速尿40mg 1/12h交替静滴。而HBO组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于入院后第2天开始行HBO治疗。HBO治疗采用国产YC2820-24型高压氧舱,治疗方案:0.2MPa,O2,30min×2+10min,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全部患者均分别于治疗前、后行rCBF和EEG测定。

  EEG描记:应用日本产光电4321型21道脑电图描记仪,按国籍标准20系统按放头皮电极进行单道和双道描记。

  rCBF测定:采用Hys-Ⅰ型rCBF测定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受检者均为静止状态下卧姿rCBF,头置于头盔内,多探头对准脑各功能区,紧贴头皮,经面罩吸1min浓度92.5GBy/L的133Xe混合气体,经计算机处理后自动打印出两侧大脑半球26个不同位置的脑灰质(F)和白质(W)133Xe清除曲线、rCBF值(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及脑血流量彩色分布图。

  2 结 果

  2.1 EEG HBO组治疗前EEG描记正常9例,轻度异常22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4例,异常率为80.9%。其中8例患者EEG表现为以θ和δ波为基本节律,α波消失。对照组治疗前EEG正常5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13例,重度异常5例,异常率为87.5%。9例以θ和δ为基本节律,两组患者双侧半球脑波均不对称且波幅普遍低。尽管HBO组患者治疗后EEG较治疗前显示慢波减少,α波率指数增多,波幅增高,θ和δ节律减弱,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EEG节律、波频、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无论病灶在皮层,还是在皮层下,对照组患者EEG均较HBO组患者明显好转(P<0.05)见表1。

表1 HBO治疗前后EEG平均波率变化(c/s)与病灶相关对比(±s)

  α波 θ波 δ波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HBO组 皮层病灶 8.54±0.58 8.79±0.75 5.45±0.69 5.72±0.58 2.31±0.32 2.56±0.45
n=47 例数(20) (14) (17) (20) (20) (10) (9)
层下病灶 9.62±0.61 9.48±0.49 5.60±0.60 5.80±0.55 2.01±0.42 2.30±0.31
例数(27) (25) (26) (27) (27) (10) (8)
对照组 皮层病灶 8.60±0.69 9.31±0.65#* 5.56±0.48 6.18±0.44#** 2.35±0.36 2.85±0.31#**
n=40 例数(16) (9) (14) (16) (12) (11) (9)
层下病灶 9.50±0.39 9.79±0.41#* 5.71±0.42 6.11±0.53#* 2.10±0.41 2.63±0.32#**
例数(24) (18) (23) (24) (22) (13) (9)

注:与HBO组比#P<0.05;对照组疗前疗后自身比*P<0.05,**P<0.01。

  2.2 rCBF 治疗前两组患者rCBF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HBO组患者rCB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灰质重于白质,病灶侧重于非病灶侧。除外非病灶侧脑白质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另外观察到急性脑梗塞脑水肿明显者,HBO治疗后脑水肿减轻,临床症状好转,EEG慢波相对减少,但rCBF值仍轻度降低。

表2 HBO治疗前后半球平均rCBF值变化对比[ml/(100g.min)]

  HBO组(n=47) 对照组(n=40)
  灰质区 白质区 灰质区 白质区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病灶侧 56.8±18.1 49.3±16.0* 15.0±2.3 14.2±2.1* 55.2±10.2 59.3±10.1*# 15.3±2.4 16.4±2.3*#
非病灶侧 60.4±16.0 54.2±11.5* 15.6±2.0 15.0±1.6 58.1±10.6 62.8±10.2*# 15.1±2.2 16.3±2.0*#

注:与治疗前自身比*P<0.05;治疗后与HBO组比#P<0.01

  3 讨 论

  众所周知,缺血性脑中风发生发展病生基础的关键是局部大脑血流量的减少,如何调控增加rCBF,改善整体脑血循环仍然是多年来对本病症治疗效果焦点问题[2]。近年来又指出在脑缺血或出血灶的周边,存在“缺血半影区”局部能量代谢障碍,以致神经机能低下或被抑制,该区的神经元损害是可逆的。故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结局有赖于“缺血半影区”的改善或范围扩大[3]。许多实验证明大脑皮层某一功能区活动的增强,可使该部位rCBF增加,但某一功能区血管收缩势必导致该部位rCBF的降低。鉴于脑缺血的同时伴有脑缺氧,脑有氧代谢障碍必然引起脑细胞一系列病理效应,无氧酵解,ATP合成受阻,细胞内外电解质调节失控,细胞内钠、氯离子增多致脑细胞水肿。细胞膜上钾、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大量内流,致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细胞损伤,脑电生理活动反应被抑制。同期酸性代谢产物聚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脑屏壁开放,加重脑水肿、脑损害。

  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除血管自身口径大小外,还有外周阻力,心率变化,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等的改变。HBO治疗可促使脑、心、肺、肝、肾等脏器血管和外周血管不同程度的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等已被公认。既往认为氧在高压作用下,可弥散到血循环障碍区,为此通过提高血中和脑组织中的氧含量,使侧枝循环开放,减轻脑水肿而治疗脑血管病[1]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又提出相反的论点,HBO对正常脑组织的血管收缩作用并不显著,但对缺血性损害大脑半球血管收缩作用明显,直接加重局灶“盗血”现象。因此,对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不利[4]。Anderson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39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分别进行HBO和高压空气治疗对比观察,神经缺损等级评分结果表明,HBO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反高于高压空气治疗组患者[6]。Rafikov观察发现在正常进行HBO治疗早期和后期心脏搏出血流量均无明显变化。而脑缺血病进行HBO治疗早期和后期脑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在损害半球侧脑血管收缩反应更加明显,无损害半球脑血管收缩反应相对较弱[5]。本文治疗检测结果与其类同,结果并不能有力提供增加rCBF,改善脑血循环障碍的有力客观依据。从而提示HBO治疗对缺血性脑中风可能不利。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HBO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价值和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探讨及评估。

  参考文献

  1 刘子藩,易 治主编.实用高压氧医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95~236.

  2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41.

  3 Neubauer RA,Gottlseb SF,Laing P,et al.Stroke treatement.Lancet,1991,337:1061.

  4 周永炜综述.高压氧对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2):90.

  5 Rafikov AM,Tsimbalistova EA.Areactions of cerebral vessels to hypirbaic oxygenation in the normal state and in pati en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Zh Nevropatol Psikhiatr,1991,91(1):61.

  6 Anderosn DC,Bottini AB,Jagiella WM,et al.A pilot study of hy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stroke.stroke,1991,22:1137.

(1997-12-15收稿 1999-04-02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中风后癫痫的危险因素
焦点新闻
·以急性脊髓病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
·以脊髓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2例报告
·腋下Paget病伴副乳腺癌一例
·在脑电图上睡眠是如何分期的?
·发作性睡病35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睡病3例报告
·发作性睡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