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风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清通两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重型的临床分析

清通两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重型的临床分析

首都医药 2000年第1期第7卷 中医中药

作者:徐蕾 舒力强

单位:上海市南市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010

关键词:中风急性期重型;“清”、“通”两法

  摘要 我院收治中风患者229例。其中,中医治疗组127例,西医对照组102例。以“清”、“通”两法为主作为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本文从两组中选择神经功能积分值小于21分、属于重型的病例分别为中医治疗组65例和西医对照组31例,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中医治疗组89.23%、西医对照组51.61%,死亡率中医治疗组9.23%、西医对照组35.48%;两组治疗后经统计学处理:神经功能积分值P<0.001,病残程度P<0.05。说明: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并且中医治疗组的时间比西医对照组短。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除血沉外,中医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差异,尤其是在经过治疗6周后,差异更加显著。

  我院收治中风患者229例。其中,中医治疗组127例,西医治疗组102例。本文从两组中选择神经功能积分值小于21分、属于重型的分别为64例和31例,应用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观察,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与卫生部中医急诊中风病协作组1986年在泰安市通过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包括CT诊断)。

  1.1.2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和脑CT检查结果〔2〕

  1.2 一般资料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且神经功能积分值小于21分、属于重型的共有9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5例,西医对照组31例。

  中医治疗组:男性33例,女性32例;男女构成比为1.03∶1。年龄分布:40~49岁1例,50~59岁6例,60~69岁17例,70~79岁30例,80岁以上11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71.94±8.78岁。入院时间最短5小时,最长10天,小于72小时46例。平均入院时间76.77小时。

  西医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男女构成比为1.07∶1。年龄分布:50~59岁2例,60~69岁11例,70~79岁11例,80岁以上7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71.74±8.32岁。入院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10天,小于72小时23例,平均入院时间72.48小时。

  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两组比较,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和平均入院时间基本相仿,两组具有可比性。

  1.3 病例选择

  1.3.1 按初中、复中分类

  中医治疗组初中45例,复中20例;西医对照组初中27例,复中14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3.57,P=0.06>0.05,分组无差异。

  1.3.2 扫中医辩证分型

  中医治疗组中经络24例,中脏腑41例;西医对照组中经络10例,中脏腑21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0.2,P=0.66>0.05,分组无差异。

  1.3.3 按西医诊断分类

  中医治疗组出血性中风16例,缺血性中风49例;西医对照组出血性中风13例,缺血性中风18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2.99,P=0.08>0.05,分组无差异。

  所以,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比较,无论是初中、复中,还是中医辩证分型、西医诊断分类,两组分组均无差异。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组

  以“清”、“通”两法为主,根据不同证候,分别给予开窍熄风汤、羚蝎胶囊、通腑汤口服、鼻饲或灌肠,必要时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部分抢救病例采取以辩证论治为原则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案。所有病停用与本病有关的其它中西药物。全程治疗时间为6周。

  2.2 西医对照组

  出血性中风以PAMBA、止血敏等止血剂静脉滴注为主,并加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缺血性中风以丹参注射液、冬凌克栓酶静脉滴注降低血粘度为主。无论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均加用胞二磷胆碱或脑活素等改善脑血管微循环、营养脑细胞。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86年泰安会议所制订的《中风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根据神经功能积分值的增加和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改善。

  基本痊愈:积分值超过34分,病残程度为0级。

  显效:积分值增加大于12分,病残程度为1-3级。

  有效:积分值增加大于4分。

  无效:积分值增加小于4分。

  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值减少或死亡者。

  4 治疗结果

  4.1 临床疗效分析

  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见表1。

  由表1所见,中医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对照组,并且中医治疗组的死亡率较西医对照组明显下降。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4.2 神经功能及病残程度分析

  96例病例中,除神经功能积分外,病残程度统计排除17例死亡病例。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积分值的变化及病残程度的改变分别见表2、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表

分  组 例数 基本痊愈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恶 化 总有效率 死亡率
N % N % N % N % N % N % N %
中 医

  治疗组

中经络 24 6 25.00 11 45.83 6 25.00 1 4.17     23 95.83
中脏腑 41 9 21.95 15 36.59 11 26.83     6 14.63 35 85.37 6 14.63
小  计 65 15 23.08 26 40.00 17 26.15 1 1.54 6 9.23 58 89.23 6 9.23
西 医

  治疗组

中经络 10     2 20.00 6 60.00 1 10.00 8 80.00 1 10.00
中脏腑 21 1 4.76 5 23.81 2 9.525 2 9.525 11 52.38 8 38.10 10 47.62
小  计 31 1 3.23 7 22.58 8 25.81 3 9.67 12 38.71 16 51.61 11 35.48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积分值比较表

分  组 例 数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SD) P值 (±SD) P值
中医治疗组 65 12.29±6.22 0.96 24.45±11.73 <0.001
西医对照组 31 12.35±5.19   15.13±12.26

  由表2可见,两组神经功能积分值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P>0.05,两组无差异;经过治疗后P<0.001,具有显著差异。中医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病残程度比较表

分  组 例 数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SD) P值 (±SD) P值
中医治疗组 59 5.55±0.63 <0.05 2.69±1.82 <0.05
西医对照组 20 5.24±0.44   3.86±1.68

  由表3可见,两组病残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P<0.05,两组有差异,但平均病残程度中医治疗组为5.55,西医对照组5.24,中医治疗组的病残程度重于西医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依然P<0.05,两组亦有差异。中医治疗组为2.69,西医对照组为3.86。说明:经过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的病残程度相反比西医对照组轻,并且有差异。因此,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所以,两组治疗后不论是神经功能积分值的变化,还是病残程度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有差异,尤其是神经功能积分值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4.3 脏腑病例由腑出经时间比较

  两组共有脏腑病例62例,排除死亡16例,剩余4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35例,西医对照组11例。由腑出经时间中医治疗组为7.8天,西医对照组为13.1天;中医治疗组的由腑出经时间比西医对照组明显缩短。然而,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考虑与样本量过少有关,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

  由于西医对照组脑CT及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资料不全,故而两组无法从脑CT及血液流变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因此,以下只能对中医治疗组治疗前后脑CT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

  4.4 中医治疗组脑CT分布部位及治疗前后疗效分析见表4。

  由表4可见,以基底节区发病率最高,达54.02%,其次为脑叶35.63%。经过治疗后,除去6例死亡、9例未复查脑CT外,50例复查脑CT中16.92%恢复正常、44.61%好转、13.85%无变化、1.54%恶化,总有f效率占总病例数的61.53%。

  4.5 中医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分析

  中医治疗组65例中,经观察发现,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在正常范围的占33.54%、约1/3,低于正常值的占10.46%、约1/10,高于正常值的占56%、半数以上。具体情况见表5。

表4 中医治疗组脑CT分布部位及疗效分析表

发 病

  部 位

  治 疗 前   治疗后(不包括死亡)

  亡

(累计%)

  部位发病率

例数   合并部位   正常 好转 无变化 恶化 未复查
基底节 脑 叶 脑 干 丘 脑
基 底 节 46   11 1 1 6 21 8 1 7 3 54.02
脑  叶 枕叶

  顶叶

  颞叶

  额叶

1

  4

  6

  3

  1

  1

  5

  2

 

  1

  1

  1

1

  1

  4

  1

  1

 

  1

  1

  1

  35.63

丘  脑 1                   1 2.30
内  囊 2           1     1   2.30
外  囊 2         2           2.30
合 计N 65 1 17 3 1 11 29 9 1 9 6
   %           16.92 44.61 13.85 1.54 13.85 9.23

  注:① 提示其中7例为出血性中风,均未死亡。7例出血性中风中2例破入脑室,复查脑CT均正常;5例未破入脑室,复查脑CT正常2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

  ②③ 提示为出血性中风,并破入脑室。

表5 中医治疗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异常表

项  目 高于正常值 正常值范围 低于正常值
低  切 58 6 1
高  切 45 15 5
聚集指数 38 25 2
血球压积 35 19 11
血  沉 37 20 8
纤维蛋白原 27 34 4
体外

  血栓

湿重

  干重

  长度

28

  27

  31

22

  35

  30

15

  3

  14

合  计N 364 218 68
   % 56.00 33.54 10.46

  由表5可以看出,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在正常范围或低于正常范围比例较大,占44%。所以把高于正常值和低于正常值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分类统计。但由于低于正常值的样本数较少,故只能继续观察搜集资料。目前,对于高于正常值的样本进行治疗前后的统计学处理,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除血沉外,其余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差异。尤其是在经过治疗6周后,差异更显著,其中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的P值均小于0.001。

表6 中医治疗组(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表

项  目   治 疗 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  
(±SD) (±SD) P值 (±SD) P值 (±SD) P值
低  切 11.2±1.53 10.2±2.30 <0.05 9.95±2.05 <0.01 9.91±1.88 <0.01
高  切 6.60±0.61 6.00±0.91 <0.01 5.90±1.13 <0.01 6.14±0.83 <0.01
聚集指数 2.08±0.11 1.55±0.22 <0.01 1.65±0.26 <0.05 1.59±0.24 <0.01
血球压积 50.1±2.77 44.0±2.52 <0.001 46.1±4.76 <0.01 41.8±2.87 <0.001
血浆粘度 1.91±0.10 1.81±0.14 <0.01 1.82±0.19 <0.05 1.79±0.12 <0.01
血  沉 44.6±5.50 42.8±8.24 >0.05 43.3±5.18 >0.05 44.4±4.04 >0.05
纤维蛋白原 415.1±40.4 353.8±62.5 <0.01 330.7±75.9 <0.01 319.8±49.3 <0.001
体外

  血栓

湿重

  干重

  长度

81.6±12.6

  19.4±4.24

  25.4±3.64

76.5±39.6

  19.6±11.4

  26.8±13.2

>0.05

  >0.05

  >0.05

65.2±17.0

  18.2±8.03

  21.3±5.26

<0.05

  >0.05

  <0.05

57.2±10.4

  14.0±1.32

  13.3±0.76

<0.01

  <0.01

  <0.01

  5 讨论

  中风的形成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其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等,同时与气血盈亏、气机逆乱、瘀阻脑络、脑脉受损等有关。主要涉及心、肝、肾等脏,症情表现为本虚标实。中风急性期临床辩证多表现为风火、痰热、腑实、瘀阻之标实证为先。而急性期重型的病例不论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标实之证更加突出,病情重,变化快,病势凶险。故治疗当用“清”、“通”法以“急则治标”,能截断病情的发展,使风火平、痰热清、腑实通、瘀带行,逆乱之气血得治。

  本文应用“清”、“通”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重型病例,通过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病残程度及死亡率比西医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并且中医治疗组由腑出经时间比西医对照组短。

  中医治疗组治疗前后脑CT复查总有效率为61.53%;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值)除血沉外均有差异,尤其是在治疗6周后差异更加显著。说明,“清”、“通”两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的湿重、干重、长度等。使血液粘度降低,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管微循环。证实了我院脑卒中专科以“清”、“通”两法为主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确有实效。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山东中医杂志,1996,(6)46

  [2] 戴瑞鸿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版,397

 收稿日期:1999-07-26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血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测定对诊断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意义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