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耳聋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蚓激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蚓激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3期第4卷 临床研究

作者:周梅 王凤芹

单位:周梅(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民医院);王凤芹(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民医院)

关键词:蚓激酶;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尿激酶

  【摘要】 目的 观察蚓激酶对突发性耳聋(SHL)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蚓激酶治疗SHL 45例共3周,并与尿激酶治疗43例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除血浆粘度外蚓激酶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尿激酶治疗前后除血浆纤维蛋白原(Fn)外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红细胞电泳时间(EET)及F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及60%(P<0.05)。结论 蚓激酶具有明显改善SHL患者血液流变学作用,且临床疗效可靠。

  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增高等血液流变学改变,均可致内耳微循环障碍,使Corti器缺氧引起突发性耳聋(SHL)。我们观察了应用蚓激酶治疗前后SHL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尿激酶治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SHL患者85例。内听道及颈椎X线或CT片均正常。依据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后[1],随机分为两组。蚓激酶治疗组45例50耳,男28例,女17例。年龄20~67岁,平均(43±12)岁。左耳22例,右耳18例,双耳5例。病程1~36d,平均(18±9)d 。平均纯音测听下降(0.5KHz、1KHz、2KHz)50±14dB(20~78dB)。伴有耳鸣32例,眩晕27例,。尿激酶对照组43例50耳,男27例,女16例。年龄21~69岁,平均(42±12)岁。左耳20例,右耳16例,双耳7例。病程1~37d,平均(18±9)d。平均纯音测听下降(50±14)dB(20~79dB)。伴有耳鸣29例,眩晕25例。

  2 方法

  2.1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于8时~8时30分空腹采肘静脉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用LIANG-100型微机显示自动记录血液血浆粘度计。纤维蛋白原检查采用热比浊法。血液流变学检查前未用或停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1周以上,用药治疗3周后做血液流变学复查。

  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饭前0.5h口服蚓激酶60mg,3次/d,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尿激酶4万U,加入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1次/d,连续治疗3周。同时,两组患者用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 100U、肌苷40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d,并口服维生素B120mg及谷维素20mg,均3次/d。治疗期间不用其他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3 结果

  3.1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见表1。

  3.2 治疗结果

  依据1996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组显效20耳(40%),有效20耳(40%),无效10耳(20%),总有效率80%。耳鸣消退(消失与明显减轻,不影响情绪及睡眠)27例(84.4%),眩晕消失24例(88.9%)。对照组显效14耳(28%),有效16耳(32%),无效20耳(40%),总有效率60%。耳鸣消失16例(55.2%),眩晕消失15例(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6,P<0.05),两组耳鸣及眩晕恢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23及4.34,P<0.05),蚓激酶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且耳鸣、眩晕症状疗效显著,并观察到病程与疗效间关系密切。病程越长,疗效越低。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s)

组别   LSV(1S-1)

  mPa·s

HSV(200S-1)

  mPa·s

CP

  mPa·s

VAI

  比

EET

  s/125um

PAGT

  %

Fn

  g/L

蚓激酶组 治疗前 5.8±1.2 9.5±2.0 1.7±0.3 1.8±0.3 17.5±2.8 71.3±11.2 0.4±0.15
  治疗后 5.2±1.0 8.6±1.6 1.6±0.2 1.6±0.2** 15.4±2.5** 64.1±4.8** 0.2±0.14**
尿激酶组 治疗前 5.8±1.2 9.7±1.9 1.8±0.3 1.8±0.3 17.6±2.7 70.8±11.3 0.4±0.15
  治疗后 5.3±1.1 8.9±1.7 1.7±0.3 1.7±0.3 16.5±2.6 68.2±7.8△△ 0.3±0.15△△

  注: 1. 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两组间比较△P<0.05,△△P<0.01; 2.LSV:低切粘度,HSV:高切粘度,CP:血浆粘度,VAI:红细胞聚集指数,EET:红细胞电泳时间,PAGT:血小板粘附率,Fn:纤维蛋白

  4 讨论

  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导致SHL的主要因素之一。蚓激酶是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中药地龙中提取的一种多组分蛋白水解酶,含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和纤维蛋白溶酶,有类似t-PA成份,与纤维蛋白有特殊亲和力,结合后可使其迅速降解,有去纤、降粘、溶栓、调节血液流变性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文证实蚓激酶可使SHL患者的血液粘度下降,EET加快,PAGT受到抑制,显著改善SHL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善SHL患者内耳微循环。蚓激酶有疗效高、听力恢复快,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耳鸣及眩晕症状消退显著等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收稿:1999-04-16 修回:1999-11-12)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金纳多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OD、LPO的影响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