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老年性痴呆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检测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检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3卷 新技术介绍

作者:王琨 丁新生 程虹 沈霞 姚娟 邓晓萱

单位:王琨 沈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21002);丁新生 程虹 姚娟 邓晓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脑脊液;ELISA;tau蛋白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SD)患者脑脊液(CSF)中微管相关蛋白tau(以下简称tau)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6例SD患者和3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CSF-tau。结果 两者浓度分别为473±279、151±60 pg/ml,有极显著差异(P<0.001);本法灵敏度为53.8%,特异性为83.3%,检出限60 pg/ml,组内变异1.2%~5.9%,组间变异1.7%~6.0%。结论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D患者CSF-tau的浓度可为诊断SD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老年期痴呆(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在欧美以前者多见,东方国家则以后者多见,我国尚无定论[1,2]。二者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较多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电镜下的NFTs由双股螺旋细丝(PHFs)组成,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PHFs的主要成份[3]。这种tau释放到脑脊液(CSF)中可以用ELISA法检测到。国外近年来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有不少报道[4~8]。为探讨SD的实验诊断方法,我们于1998年6月起开展了ELISA法检测SD患者CSF-tau的研究。现将其检测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SD组26例(其中AD14例,VD12例),年龄49~78岁,平均63±10岁;对照组30例,年龄49~76岁,平均62±10岁。AD诊断全部符合美国NINCDC-ADRDA的“很可能是AD”的诊断标准[9],哈金斯基缺血量表(HIS)得分≤5分,简易智能筛查表(MMSE)得分≤21分;VD诊断全部符合国际上的ICD-10-F01诊断标准,HIS≥7分,MMSE≤21分;对照组30例均为非神经系统疾病手术行腰麻者,MMSE≥27分,头颅CT证实无脑萎缩和脑梗死者。

  1.2 方法

  1.2.1 试剂 (1)96孔用小鼠抗tau单抗(AT120)包被的酶标微量滴定板;(2)冻干重组tau蛋白标准品,用前以500 μl标本稀释液稀释;(3)偶联剂I:含两种生物素化的单克隆抗tau抗体(HT7和BT2),用前稀释100倍;(4)偶联剂Ⅱ:抗生物素偶联的过氧化物酶,用前稀释100倍;(5)其它:标本稀释液、偶联剂稀释液、TMB显色液、底物缓冲液、洗涤液等,分别用于不同试剂的稀释、显色和洗板;(6)Clini-Bio 128 C全自动酶标仪。

  1.2.2 CSF标本 上述56例被检者均经腰穿采集CSF 2 ml,置-80℃冰箱保存待测。

  1.2.3 检测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固相抗体AT120,液相抗体HT7和BT2,抗原为tau蛋白。操作程序:所有试剂和标本在用前置室温平衡30 min;各种试剂按要求倍数稀释;每份CSF各取0.2 ml按1∶2用标本稀释液稀释备用;在每一滴定孔内加入偶联剂Ⅰ75 μl,随后加入标准品tau(标准管)、标本稀释液(空白对照管)、稀释好的标本(待测管)各25 μl,使每孔反应体积均为100 μl;混匀,parafilm密封,置25℃孵育过夜;抛干孔后洗板4次;加入偶联剂Ⅱ100 μl,混匀,密封,25℃孵育40分钟;抛干洗板4次;加入TMB显色液100 μl,25℃孵育30分钟;加入终止液100 μl,置酶标仪450 nm,空白孔调零后读取2次A值,取其均数为结果。依标准tau浓度梯度和相应A值求=a+bX 的回归方程,依方程求标本tau值。

  1.2.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统计学软件计算各组tau值,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F检验。

  2 结 果

  2.1 CSF tau回归方程 标准孔tau和A值见表1。将表1数据代入=a+bX,得出tau的回归方程为tau=3507.88×A-40.135。

表1 标准管tau和A值

管号 1 2 3 4 5 6
tau(pg/ml) 1200 600 300 150 75 0
A 值 0.360 0.168 0.810 0.530 0.500 0

  2.2 各组CSF tau浓度见表2。

表2 各痴呆组与对照组CSF-tau比较(±s)

组 别 CSF-tau含量(pg/ml)
AD(n=14)

483.3±285.7**

VD(n=12) 461.0±288.7**
SD(n=26) 473.0±279.5*
对照组(n=30) 151.3±60.4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2.3 本检测的实验技术参数 (1)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对照组tau ±2s(151.3+2×60.4=272.1 pg/ml)为界值,判断本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3.84%、83.33%。(2)检出限与回收率:以12次测试标本稀释液的平均A值+4s为检出限下限,59.9 pg/ml,回收率 92.16%。(3)实验变异:组内1.2%~5.9%,组间1.7%~6.0%。

  3 讨 论

  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AT120与HT7/BT2)ELISA法检测CSF-tau抗原,所测tau为CSF总tau,包括正常微管相关蛋白tau和过度磷酸化的tau。正常情况下tau存在于神经元内,尤以轴索中丰富,其生理功能主要与胞浆或轴浆运输有关,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提高微管的稳定性来实现的,而微管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胞浆或轴浆运输[3]。正常tau与AD病的tau(PHFs-tau)在聚合、磷酸化、微管结合和装配能力以及糖基化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后者为过度磷酸化和糖基化的tau,由于其微管结合区的自我结合导致了其对微管稳定性作用的丧失,微管稳定性的丧失则导致了其运输功能的障碍,进而造成了神经纤维及神经元的变性和坏死。当神经元崩解后,tau释放到CSF中。因此,检测CSF-tau可以间接反映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轴索崩解情况。但目前只能检测CSF总tau,尚无法单独检测过度磷酸化tau。

  在1998年,日本的Kanai等[7]用同一种试剂盒检测了276例病和对照者CSF,其结果为AD 489±298,VD 267±146,NC 217±128,灵敏度 40%,特异性86.0%。从Kanai资料与本资料的结果看,两组结果相近,可见本法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尽管痴呆的口比例不断上升,们对痴呆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但痴呆的生前诊断仍停留在临床量表水平,早期依靠客观的检测手段诊断仍很困难。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D患者CSF-tau可以为生前诊断SD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参 考 文 献

  1,高素荣主编. 痴呆诊疗学. 第1版.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2,Kokmen E,Beard CM,O'Brein PC,et al. Is the incidence of dementing illness changing? Neurology,1994,43:1887

  3,盛树力主编. 老年性痴呆.从分子生物学到临床诊治. 第1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88

  4,Vandermeeren M,Mercken M,Vanmeche E,et al.Delection of tau proteins in normal and Alzheimer's disease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a sensitive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J Neurol Chem,1993,61:1828

  5,Arai H,Terajima M,Miura M,et al. Tau in cerebrospinal fluid:A potential diagnostic maker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eurol,1995,38:649

  6,Blennow K,Wallin A,Agren H,et al. Tau protei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 biochemical marker of axonal 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Mole Chem Neuropathol,1995,26:231

  7,Kanai M,Matsubara E,Isoe K,et al. Longitudial study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vels of tau、Aβ1-40 and Aβ1-42(43)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study in Japan. Ann Neurology,1998,44:17

  8,John Q,Trojanowski A,Christopher M,et al. Elevated levels of tau in cerebrospinal fluid:implications for the antemortem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Alzheimer's Disease Review,1996,1:77

  9,Mckham G,Drachman D,Folstein M,et al. Clinic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 of the NINCDS-ADRDA work group under auspices of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ask force o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logy,1984,34:939

收稿1999-07-02

  修回1999-11-1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老年期痴呆研究在大连获得重要进展
焦点新闻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测定的临
·以急性脊髓病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
·以脊髓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2例报告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意
·腋下Paget病伴副乳腺癌一例
·发作性睡病35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睡病3例报告
·发作性睡病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