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7-28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方中用灶心土炒鸡蛋壳及大米,加上焦白术,取其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收敛,且能补脾阳,用党参茯苓陈皮补气行气以健脾,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健,此外,用炒谷芽、五谷虫,鸡内金消食去滞,因小儿完谷不化,除脾胃虚寒外,饮食不节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饮食不节,积滞日渐,脾胃之气必定受损,故用消积导滞以达到健脾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至于甘草,则为调和之品。完谷不化,是指大便解出未消化食物的一种症状。在中医辨证中,历来归在泄泻证中论治。《黄帝内经》中并无完谷不化的提法,不过有关于飧泄、食不化等症状的论述。历代医家亦没有单独立“完谷不化”这个证,只是在泄泻病这个证候群中列入完谷不化这个症状。沈师曾在基层工作,接触这些病例较多,特别是小孩,因为营养失调或治理失当,出现消化不良乃至腹泻,常见有完谷不化这个症状,故在临床中将完谷不化作为泄泻的一个主要症候,加以注意,治疗上按“辨证施治”处方用药,仍以脾胃虚寒为立法依据。

例1:陈某,男,5岁半。

于1975年5月中旬由其母带来求诊。代诉该患孩半个多月来进食物时,每次食后不到半小时,就解大便,解出大便均如新鲜食物,即食大米饭,则排出大米饭,食鱼、肉、蛋品,则排出鱼,肉、蛋品。每天排便次数,由饮食次数而定,如饮食三次,则排便三次,余类推。曾服中西药未见效。查患孩面色萎黄,肌肉虚胖不实,腹稍满无所苦,按之平软。肝脾无肿大,可闻肠鸣音。精神尚佳,语言声音清晰,肢体活动自如,舌淡体胖有齿印,苔白,脉弱。从整个病情分析,本病属泄泻证,其主症为完谷不化,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是脾胃虚寒,治疗上应温补脾阳为主。故予理脾消疳汤加味3剂,再诊时,其母诉患孩大便已成形,无完谷解出,惟每日仍有2~3次。再给上方3剂而愈。一年后患孩又来门诊就诊,其母谓旧病复发,无其他症状,又给上方共6剂而愈,且嘱其母要控制小儿饮食,注意不宜予难消化及寒凉之食物给患儿食。此后追踪年余未见复发。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例2:夏某,男,1.5岁,于2004年7月5日初诊。

平素喜食生冷瓜果及冷饮。1个月前开始出现腹泻,完谷不化,每日7~8次,甚至10余次。曾住院用中西药对症治疗20余天效果不佳。刻诊:日泻下4~5次,多食后作泻,色淡不臭,夹杂不消化食物。面色苍白,肌肉虚胖不实,纳差,手足欠温,神疲倦怠,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指纹黯淡。诊为泄泻,证属脾胃虚寒。治以温补脾阳为主,异功散加味,药用:炒鸡蛋壳4只,炒大米1小撮,灶心土1小团,五谷虫、焦白术各6g,茯苓10g,炒谷芽、鸡内金、党参各6g,陈皮甘草各3g。日1剂水煎服。3剂后再诊,其母诉患儿大便已成形,无完谷解出,但每日仍有2~3次。再给上方3剂而愈。半年后患儿又来门诊就诊,其母诉久病复发,无其他症状又给上方6剂而愈,且嘱其母要控制小儿饮食,注意不宜让小儿过食寒凉难消化之食物。此后追踪1年余未见复发。

【组成】炒鸡蛋壳4只,炒大米1小撮,五谷虫6g,焦白术6g,茯苓10g,炒谷芽6g,鸡内金6g,党参6g,陈皮3g,甘草3g,灶心土1小团。

【功效】健脾消疳,消食导滞。

【主治】小儿疳积属脾虚有寒者。

【组方原理】盖泄泻病名,病因、证型等虽多,但总不越寒热虚实四者,而泻下完谷不化,每于脾胃虚寒之证为多。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胀满闭塞,下为飧泄,……”。《灵枢?百病始生篇》:“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瘦……,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都说明“飧泄食不化”与脾胃虚寒的关系。所谓脾胃虚寒乃由脾气不足,不能温化水谷,输布精微,再加上饮食无节,失于调理,伤害脾之健运,如此反复,致脾阳衰弱,水谷无以化生,故症见完谷不化,腹满肠鸣等;脾主运化,脾主四肢,肌肉,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不能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血脉无以充盈,所以出现面色萎黄,肌肉萎而不实等症状。在治疗上,沈师从异功散治疗呕吐泻下及民间用炒大米治疗腹泻得到启发,用温补脾阳为主,兼以行气补气,健胃消滞的治疗原则,自拟异功散加味一方,在临床中用于脾胃虚寒而引起的以完谷不化为主症的泄泻,收到一定疗效。处方如下:

【加减运用】沈师于1975,1976年曾先后治疗数例久积成疳的患孩,因疳疾伤脾作泻完谷不化,俱用此方十余剂获愈。考其病皆始于不欲食或食无定时,或嗜食泥砂之类异物三数月以至半年以上,初时家长大意失于调治或治之不当致病情变化。来诊时患孩均已出现腹泻完谷不化,或泻下清稀,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且见腹胀大如臌,腹部青筋怒张,躯干四肢消瘦,两眼乏神,甚则眼睑糜烂,反应迟钝。从症状看,与上述病例不尽相同,腹胀大如臌,似是实证,其实主症仍为腹泻完谷不化或泻下清稀,本质仍是脾气素虚,饮食失调致运化失职,渐积渐聚,久而造成腹胀大如臌,青筋暴露以及躯干四肢消瘦,皮毛憔悴,面色青黄,眼目乏神,反应迟钝。其脾虚之象,明显可见,故投本方适应。当然,疳疾病因、病情不尽相同,治疗上亦应加减变化。如见眼睑糜烂,眼目赤涩,口渴者,是脾疳化火,则上方去炒鸡蛋壳、灶心土、炒大米,代之以连翘、地骨皮、枳壳知母乌梅、莱菔子等药,随证加减,使上方不致过燥,而又加强了清虚热、生胃津以及行气化滞的功效,因为久积化火,虽有热象,仍属虚热之象,必须通常达变而用药。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