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运用益肺化积汤治疗肺癌经验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3-12
路志正 ( 1921—) ,男,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 人。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从 事中医临床、科研、教育工作 70 余载,幼承家学,渊源深 厚,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和温病学说,形成了 “持中 央,运四旁,怡情致,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 胃学术思想。在内科杂病、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均颇有建树。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 且逐年增高,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女性 发病率居第 2 位 ( 仅次于乳腺癌) ,而死亡率居首 位 [1 ] 。肺癌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和远期 疗效较可靠的手段,但临床上 86% 的患者确诊时 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大部分 只能进行放疗、化疗,但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较 大,五年生存率不到 10%,尤其Ⅲ、Ⅳ期患者中, 不宜手术和不耐受放疗、化疗者高达 40%,患者 的生存质量较低,且预后较差 [2 ] 。路志正教授在 多年实践中观察到,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全程介 入,可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且能增强西药疗 效,减少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现将路老师治疗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肺癌病因病机发微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 脉,主治节 。《医宗必读·积聚》曰 : “积之成者,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肺癌病因多为年老体 衰,伴慢性肺部疾患,肺气耗损; 或七情所伤,气 逆气滞,升降失调; 或劳累过度,肺气不利、肺阴 亏损。外邪乘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肺气怫郁, 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 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致瘀毒胶结,日 久形成肺部积块 。 《杂病源流犀烛》曰 : “邪积胸 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 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 有块” ,说明肺中肿瘤的产生与正虚邪侵,气机不 通,痰血搏结有关。肺癌病因病机的关键是因虚而 病,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 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 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

临床所见多为最终的病理表现,即痰瘀蕴毒相 互胶结成恶性肿瘤的终末形式。肺癌与其他恶性肿 瘤相比较,在气与水的治节方面,亦即输布和运行 失常障碍表现的更为突出。肺主气,主通调水道。 其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 水之蒸化,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另外对于肿 瘤的转移,因其为多器官、多系统的特点,多见于 骨、脑、肝、肾、肾上腺、淋巴结、甚至皮肤等。 犹如风性善行而数变之象,概指五志气火交并,鼓 动肝胆内风,或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肺金固弱, 难制风木,风助癌毒走窜,多属危重。故其基本病 机当为虚损兼气滞,继而水停、痰凝、血瘀,痰瘀 胶结蕴毒,最终形成肿瘤。

2 益肺化积汤方义

路老师根据肺癌的病机制定治则为: 益气养 阴、理气化痰、祛瘀散结、解毒抗癌,另根据具体 情况兼以疏肝健脾、滋肾温阳、平肝熄风。路老师 受泽漆汤启示而创 “益肺化积汤” 。基本方: 人参6g,石见穿 30g,泽漆 15g,清半夏 15g,山慈菇 15g,仙鹤草 15g,白前 15g,桂枝 10g,黄 芩 10g,薏苡仁 30g,甘草 6g,生姜 3 片。 方中泽漆为君,味辛、苦,微寒,滋肾阴,止 嗽泄水散结; 人参、白前、甘草补脾宣肺,脾健可 化湿利水,宣肺可通调水道; 石见穿、山慈菇、仙 鹤草散结消积; 桂枝通阳导寒水,黄芩苦泄清邪 热; 半夏、生姜辛散,降逆止咳、祛痰化饮 。 《金 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云 : “咳而脉 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 路老师认为,本方证述极简,仅 “咳而脉沉” ,应 有不尽之意。除以方测证外,尚有其他佐证,如 《脉经》云 : “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 气,宜服泽漆汤 。 ”《千金要方·咳嗽门》云 : “咳 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 者,厚朴麻黄汤方,……夫上气,其脉沉者,泽漆 汤主之。 ”此方概是小柴胡变方,表证已罢,脾气 衰不能节制,肺气逆不能通调,痰饮内盛,水停上 焦。适用于肺系疾病见久咳不愈,迁延入里,正虚 痰饮内生,甚而化热,主治水饮内停、喘咳身肿之 证 。《金匮要略心典》云 : “仲景之意,盖以咳皆 肺邪,而脉浮者气多居表,故驱之使从外出为宜; 脉沉者气多居里,故驱之使从下出为宜,亦因势利 导之法也。 ”

3 方证化裁

3. 1 阴虚内热

症见咳嗽气急,无痰,或少量泡沫痰,黏痰, 或黄痰难咯,痰中带血,胸闷,口干不欲饮,低 热,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酌加生地黄、玄 参、知母、黄柏等。

3. 2 气阴两虚

症见咳嗽少痰,痰中带血,口干不欲饮,面色 ? 白,言语低微,神疲乏力,食少倦怠,恶风自 汗,舌淡苔薄,脉细弱。可酌加北沙参、麦冬、天 冬、五味子等。

3. 3 肺脾两虚

症见咳嗽痰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胸闷纳 呆,面色? 白或浮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 腻,脉濡缓或濡滑。可酌加白术、山药、百合等。

3. 4 气滞血瘀

症见咳嗽无痰少痰,痰中带血,胸胀痛,或刺 痛,牵引背部。舌质红,苔薄黄,或舌上有瘀斑, 脉弦,或细弦。可酌配血府逐瘀汤加减。

3. 5 肾阳不足

症见咳喘难续,咯稀白痰,腰膝酸软而痛,畏 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 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酌加附子、肉桂、鹿角 霜、淫羊藿等。多发转移者,可酌加钩藤、夏枯 草、金蝉花、龙骨、牡蛎等熄风药。

4 典型验案

患者,男,47 岁,职业: 厨师,工作环境煤 烟熏灼。2013 年 6 月 19 日初诊,主诉: 喘息气急 半年。患者半年间突然消瘦十余斤,并见颜面上肢 浮肿。当地医院诊为: 肺癌纵膈转移,上腔静脉综 合征。无法手术,经放疗 20 次、化疗 6 次,未见 明显好转。刻诊: 须发眉俱秃,喘息气急,颜面上 肢浮肿,面青唇紫,饮食正常,二便正常,舌体中 等,质暗红,两侧大片瘀斑,脉沉细弱。胸部 CT: 右肺门占位 ( 5. 3cm ×4. 0cm) ,纵隔淋巴结肿大, 提示中央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理: 低分化 鳞癌。中医诊断: 肺积,辨证为痰瘀互阻。处以益 肺化积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 石见穿 30g, 泽漆 15g,清半夏 15g,茯苓 30g,生晒参 6g,黄 芩 6g,桂枝 6g,炒枳壳 12g,荷梗 15g,黄芪 20g,当归尾 15g,川牛膝 15g,莪术 10g,赤芍 15g,北柴胡15g,夏枯草30g,仙鹤草30g,炙甘 草 6g。30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

2013 年7 月19 日二诊: 颜面上肢浮肿未进一步 加重,喘息有减,时有乏力,舌体中等,质暗红, 两侧大片瘀斑,脉细涩。遂于初诊方泽漆增量至 30g,黄芪增量至30g。30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2013 年 8 月 19 日三诊: 颜面上肢浮肿渐消, 感觉良好,随即继以原方服用 60 剂。

2013 年 10 月 19 日四诊: 气息如常,面色青 黄,浮肿全消,纳食稍减,舌体中等,质暗红,两 侧少量瘀斑,脉细涩。上方去夏枯草,加苏木 15g、山慈菇 15g。60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3 年 12 月 19 日五诊: CT 提示: 右肺门肿 瘤缩小为 2. 1cm × 2. 0cm,纵膈淋巴结亦明显缩 小。嘱其继守原方服药,择期复诊。六诊: 患者服 药至2014 年11 月1 日复诊,胸部 CT 片结果显示: 肺部肿瘤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基本消失,复查血常 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查面色身形如 常,纳便调,唇暗,舌体胖,质暗红,苔白腻,脉 细滑。于原方加王不留行 30g、天南星 15g、薏苡 仁 30g。两日 1 剂,水煎服,继续服用 3 个月巩固疗效。此患者间断服用中药,随访每年复查无异 常,至 2017 年 10 月仍健在。

按语: 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发展 迅速,预后不佳,平均存活 3. 9 个月,有呼吸困难 和/或脑水肿者仅存活 1 个多月 [3 ] 。本例患者首诊 因其唇紫舌瘀、脉沉细,兼颜面上肢浮肿,辨证为 痰瘀互阻、水饮停聚。患者肺积有形之邪为痰瘀互 结,处以益肺化积汤合血府逐瘀汤当属中的。二诊 获效,仍有喘息,浮肿未消,气虚水停证明显,遂 加大泽漆用量以增行水消肿、化痰解毒之功,并加 黄芪用量增益肺脾之气。四诊浮肿全消,纳食稍 减,血瘀之象犹现,遂加苏木化瘀消积,并以清热 解毒、化痰散结之山慈菇易苦寒败胃之夏枯草。五 诊渐愈,患者效不更方,执持以服。六诊时已在 1 年之后,诊视基本如常,舌脉少有痰瘀之象,遂于 上方加王不留行、天南星、薏苡仁以化瘀消痰散结 健脾。并减半量服用,以缓图邪去,待正气来复。

参考文献
[ 1] 陈万青, 郑荣寿, 曾红梅 . 2011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 死亡分析[ J] . 中医肿瘤, 2015, 24( 1) : 1- 10.
[ 2] 周祺.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J] . 云南中医中药 杂志, 2009, 30( 3) : 64- 67.
[ 3] 章志霖, 段志芬, 李苏. 上腔静脉综合征综述[ J] . 湖南 医学报, 1981, 6( 3) : 265.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张维骏 侯建春 王艳 崔长虹 王平 晋钰丽
Tag标签: 肺癌(56)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