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附子》因其毒而用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2-28
附子(乌头、天雄系列)是中医药史中运用最早的中药之一,有数千年的药用历史。唐以前的诸多文献如《万物简》《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神农本草经》《肘后方》等都载录了附子、乌头、天雄的临床应用。附子的临床应用在很多医药著作中占很大比例,《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剂有二十三方,《金匮要略》有十三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称其“为百药长”;明代张景岳更将附子、人参、熟地、大黄归为“药中四维”;清代郑钦安开创的扶阳学派倡用乌附,附子的运用甚至占到处方的四分之三以上。但附子毕竟是毒性中药之一,运用不得法,则会引发医疗事故。有鉴于此,则有《中国附子》之成书。
 
由张世臣、李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附子》一书从附子文献记载、临床应用、种植栽培、炮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毒理、药效、质量控制、市场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影响附子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和客观的梳理和总结,是附子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专著,为附子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内容翔实,为中医药人提供了学习附子的详细资料。该书27万字,引用相关文献近400条,内容丰富,比较完整地呈现了目前国内对附子各方面研究的概貌。在文献记载和临床应用部分,收载了多部医药学著作以及其他博物馆书籍中附子来源、药效、栽培、临床辨证应用的情况以及名家医案,说明在附子的传统应用中,有大量的减毒存效的炮制经验和临床应用经验,充分体现了古代医药学家的智慧。在现代药学研究部分,不同学者从多方面对附子的种植栽培技术、炮制加工工艺、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毒性物质基础、体内代谢情况、质量控制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为附子临床合理应用、安全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另外,为了提高本书的实用性,还对附子药材的市场情况与毒性中药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条分缕析,阐发医理,消除医者对附子使用的畏惧心理。本书从附子中医主证、经方应用、相关中成药应用、食疗应用、名家医案等方面,并开辟专章,说明附子古今运用剂量的变化情况,21nx.com不仅展示了各中医大家应用附子的“法”,而且对其“度”也做了详细说明,使学习中医者不仅把附子视为治疗沉疴重病的要药,而且能够运用得法,运用有度,消除医者对附子想用不敢用的畏惧心理,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敢用和善用附子,为患者服务。
 
正本清源,明确乌头、附子、川乌、草乌等的关系。该书第一次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系统追溯了乌头、附子、川乌、草乌的源流,并提出川乌、草乌之分,始于宋代;附子盐制为胆巴制的滥觞;胆巴专为防腐,对药效并无裨益等观点,为川乌、草乌、附子的炮制方法的传承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依据。
 
医药结合,为临床医生了解附子药性,中药学者研究针对病症提供了路径。一般的中药单品种论述,以药学研究为主,很少涉及临床如何使用,而本书将临床使用部分放在前半部分着重论述,强调了附子如何在临床上应用才安全有效,由此,可以对比后半部分的药学研究,做到了有的放矢,让学术研究为临床疗效服务。另外,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临床应用部分内容略显杂乱,需要再版时进一步改进。
 
本书是目前第一部对附子研究集大成的著作,内容详尽,其引用数据多来源于已发表的学术期刊或已完成的研究项目,真实可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该书对附子的临床应用和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中药科研工作者、道地药材产区的工作人员以及更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王孝涛)
Tag标签: 附子(39)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