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适用于夏季暑湿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6-13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小姑叫霍香,嫂子叫佩兰。姑嫂二人相互体贴,一块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就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但霍香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但嫂子不肯放弃,流着泪水吮吸着。
 
  次日,乡亲们发现姑嫂二人都躺在地上,霍香已经死了,嫂子佩兰也奄奄一息,她断断续续地告诉大家霍香采来的两种药草的药效后,便咽了气。乡亲们非常感动,埋葬了姑嫂俩,并记住了这两种药草。为纪念她们俩,大家把那种长着圆叶粗茎的药草叫“霍香”,因为是草药的缘故,久而久之人们便写成了“藿香”。把尖叶细茎的药草叫“佩兰”。
 
  藿香是唇科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芒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等功效。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佩兰乃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解暑发表、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脘痞呕恶、口中甜黏、口臭多涎及暑湿表证。二者均为芳香化湿、发表散邪之品,特别适用于夏季暑湿为患的病人。 (山东 杨吉生)

 
王介撰绘我国现存最早本草图谱
 
  “本草”一词,系中药的统称,也是我国历史上中药著作(包括图谱之类)所通用的名称。自唐代苏敬主纂的《新修本草》开始,中国的本草学著作即已开创了一个宏大的药用博物学的图像系统。以后的《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救荒本草》无不是这个系统的新成员,但这都只是黑白世界。据推断,《唐本草》有可能是彩绘本草,可惜因年代久远未能存世。
 
  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彩绘地方本草图谱是南宋画家王介公元1220年撰绘而成的《履巉岩本草》。
 
  王介,字圣与,号默庵。宋代琅琊(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人。庆元间(公元1195~1200年)官内阁太尉,晚年徙居临安(今杭州市)皇城郊外慈云岭西。工丹青,善绘人物山水,兼通医药。他虽然在画界渺然无闻,却不安于寂寞,善于扬长避短,另辟蹊径选择本草图谱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晚年他充分利用其绘画技巧,取其住地慈云岭之草可药者,绘其图形,参以单方,编绘成书。山中有堂,号“履巉岩”,因以名书。该书收录药物206味,实存202味,残脱4味,每药1图,先图后文,未加分类,厘为3卷。
 
  王介为了避开自己医药知识不足的短处,在文字部分只记述了性味、功效、单方及别名,也没有对植物形态进行任何描述,却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药图的绘制之中。他将马远、夏珪“截取式”的山水画法首创性地应用于本草图谱的绘制中,大胆地截取局部来表现全体,使得《履巉岩本草》有相当一部分药图精美绝伦,尤其是花比较大的植物,描绘更精。书中虽无植物形态记载,但不少药图,对于考证南宋的药物基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开创了我国药用图像系统的彩色世界。以后的《本草品汇精要》“虽亦色彩兼施,然自郐以下矣”(赵燏黄语)。即使是当今美术界人士对其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书中还仍存在诸如图文不符、名实不符等问题,但作为一名画家著述的地方性本草书出现以上问题是不能苛求的。遗憾的是此书并非南宋原本,乃明抄绘本。(刘小平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院)
Tag标签: 霍香(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