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夏气相通应 夏季煎汤自养生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7-30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因为温度高易导致血流加速、心脏加快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每到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便开始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有的甚至发生胃肠道疾患。因此饮食上应以清补为主,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特别要调理脾胃,避免滋腻。注重饮食健康与卫生,勿贪饮冰寒之食,以免造成“寒湿困脾”。
  汗为夏季人体出汗多,丢失的水份、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多,需从饮食中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饱含充足水份与营养的汤水,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首选。夏季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减少,食欲减弱,适量饮用汤水可养脾胃,促进食欲。
  另外推荐几款夏季养生食谱:莲藕老鸭汤、赤豆鲤鱼汤、猪心莲子汤、薏米红豆粥、凉拌木耳。
 
  很多人认为中药需要趁热喝。其实,有一部分中药是需要放凉了再喝。
  流言:中药都需要趁热喝,以免影响药效。
  真相:并非所有的汤药都需要温服。一般来说,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发汗解表类中药需要趁热服用,治疗虚寒类疾病的温补中药需要温服,而用于治疗热证(表现为口干唇裂、舌红苔黄、目赤肿痛、身热心烦、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的中药则需要晾凉服用,如清热解毒类中药、辛凉解表类中药。
  此外,服用某些中成药冲剂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比如清开灵冲剂等。
  需要提醒的是,所谓的“晾凉”通常是指晾至室温,而并不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体质壮实、脾胃功能强健、爱上火的人可以服用比室温稍低的药物;放凉的过程中不建议过夜,尤其是在夏季,不宜超过3~4小时;儿童、老人、经期女性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凉服。 
 
  对于老药罐子来说,吃药不分冬夏。不过,夏季天气炎热,中药材的煎制和储存与冬季大不相同,如果不注意方法的话,药材和药液一旦变质发霉非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危及患者健康。
  尽管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但夏季气温比较高,最好是将药液放在冰箱里储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七天。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如果是自己煎制中药,时间上也是有讲究的。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次,混合后留出一半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需要指出的是,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有些人把药材放入冰箱内以延长存放时间,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将药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不仅各种细菌易侵入药材,而且冰箱内湿度大,药材也容易受潮发霉。
  夏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最好将药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湿度不宜过高。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