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浅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3-20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 要体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医养生学 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 为中 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 的贡献。当今, 中医养生学的作用及影响与日俱增。 国外诸多医疗单位已将健康干预等在内的养生保健内 容提到了新的认识高度, 加以重视和研究。如对医院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位 [1 ] , 增强职业理疗师 在保健过程中的治疗作用等 [2 ] 。这些都表明在中医药 学走向国际的大背景之下, 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世界医 学的一份子, 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内涵意义 重大。笔者认为所有研究中, 最为根本的当是如何科 学客观的认识中医养生学的内涵。诚如《论语·子 路》 中所说的 :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 成。 ”

1 中医养生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学 不仅涉及到众多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 也形成了一套 完整的养生学思想, 这些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精粹。如中医古典医著 《黄帝内经》 中就提出 “不治 已病, 治未病” 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 养生, 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 亦云: “良医者, 常治无病之病, 故无病; 圣人者, 常治无患之 患, 故无患也。 ” 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 : “与其治疗于有 病之后, 不如摄养于先 病之前。 ”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 “返老还童” ,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 以办到的, 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 必须自 幼注意养生, 平时注意养生, 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 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可见中医学形成之初, 就倡导防 重于治, 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此外, 中国传统哲学十 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 提出天人相 应, 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 不是孤立存在 的, 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相互 依存着的。即所谓天人合一, 形神一体的整体观。现 代医学也认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既有生物因素, 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 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 到了的客观事实。中医养生从 “天人相应” 和 “七情六 欲” 等观点出发, 从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 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 理因素的作用, 并贯穿在病因考查, 诊断治疗以及保健 预防的各个环节中, 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 暑” 。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它突出体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 在 世界文化当中, 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 有的。要更好地探究中医养生学, 首先应深刻理解和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诚如上海王庆其教授 援引他的老师、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的话中所述 : “医 学是小道, 文化是大道, 大道通, 小道易通。学习中医, 不能从文化母体中剥离开来, 要学会“用文化阐释医 学; 从医学理解文化” 。离开这一背景, 中医养生就成 了无本之源, 无水之木。

2 中医养生学的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 是指运用中医药各种方法颐养生命、 增 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一种医事活 动。基于中医养生活动的中医养生学, 是以中医理论 为指导, 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 预防疾 病, 增强体质, 益寿延年的理论体系、 技术方法和临床 应用的一门实用学科。此概念的界定, 涉及到了四个 要素: 一是研究的对象是人类, 是人类生命的整个过 程; 二是研究的依据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 系又必须基于中医的理论; 三是研究有其独特的方法 和手段; 四是必须服务于实际的生命过程。概言之, 中 医养生学的内涵可用 “道 ” “生 ” “养 ” “和” 四字加以概 括 。“道” 是基础 , “生” 是目标 , “养” 是方法 , “和” 是 核心。

2. 1 道 “遵天重道 ” , “天人相应 ” , “天人合一” , 顺 乎天地自然变化既是中医学理论的特征, 也是中医养 生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及立足基石 [3 ] 。中医学自形成 之初, 便与道家密不可分。不论是本土的道教, 还是在 人们印象当中, 道士往往多通晓医术, 所谓“十道九 医” 。如葛洪、 陶弘景, 鲍姑、 雷敩、 孙思邈、 王冰、 杨上 善等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医学发展 早期的炼丹, 还是后期逐渐兴起的内丹之术, 均对中医 养生学有重要的影响, 而辟谷、 服饵、 调息、 导引、 按摩 等各类养生方法也多被道教学者采纳加以总结和改 进 [4 ] 。“道” , 一指: 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 定律; 一指: 道理。中医养生应以“道” 为基, 兼含以上两层含义。 中医养生首先应遵循人类生命的自身发展规律, 以及 人与自然、 环境、 社会的和谐共生规律。中医养生学在 其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 这些 原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而这些原则 归结可概括为 “道” 。当今, 人们在养生实践活动中往 往很重视养生的方法, 既养生之“术” , 却忽略了养生 之 “道” , 所以才出现了众说纷纭、 无所适从的养生之 法、 之术。事实上, 养生无定式, 贵在“道法自然” 。以 自然之道为基础。因而研究中医养生, 无论是理论体 系、 技术方法, 还是临床实践, 均应立足于掌握养生之 道, 此 “道” 乃自然之道。如: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德 全不危、 仁者寿、 天人合一、 顺时安处、 道法自然、 守一 养和、 形神兼养、 劳逸结合、 审因施养、 辨证施养等。

2. 2 生 “生” 是中医学的终极目标, 也是中医养生 的根本目的 。“生” , 是生命、 生命过程、 生命活力, 含 有生长、 生化、 生机之意。故中医养生学研究的是人类 的生命、 生命过程及生命活力。即中医学中的生长壮 老已。因此, 中医养生不仅研究生命的“量” , 更要研 究生命的 “质” 。中医认为精、 气、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根本, 在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中医养生 的目的就是保持人体“精、 气、 神” 的充盛和谐状态。 正如 《类经》 所谓 : “善养生者, 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 身健则病少, 神气坚强, 老而 益壮, 皆本乎精也” 。

2. 3 养 “养” , 是中医养生的方法, 任何一个实用性 学科, 必须有其自身特点的方法和手段, 而“养” 则是 中医养生方法的概括。这里的“养” 含有补养、 保养、 调养之意 。“补养” 指靠饮食或药物滋养生命之意。 在养生概念中通常被理解为中医养生中的“养” , 实际 “保养” 和 “调养” 在养生活动行为中更为重要, 因为, “保养” 是指保护、 保养人的生命, 含有保持生命维持 正常状态的意思。一“保” 一“补” 所应用的养生手段 是不同的 。“调养” 指调理、 调治人类身体健康 , “调” 含有理顺、 纠错的意思, 隐含生命体已经出现了某种程 度上的非平衡状态, 通过“调养” 恢复生机。所以, 养 生之 “养” 做为中医养生学科的方法, 出现了诸如“养 心、 养气、 养神、 养血、 养阴、 养性、 养智” 等多种养生原 则 , “养” 的手段又有药物和非药物, 如汤药、 食疗、 气 功、 导引与按摩等 。“养” 的实际应用意义可涵盖整个 机体生命的全过程, 甚至在疾病治疗中也应融入“养” 的理念, 如: 养病、 养伤。所以, 中医药治疗疾病应 “治、 养” 结合,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病求本。 2. 4 和 “和” 在 《辞海》 中有( hé) 及( huó) 两音。释 义: 前者为顺也, 谐也, 平也, 不刚不柔也。即谐调, 调 和, 调治, 调适之意。后者有揉和、 和解之意。早在 《灵枢·本脏》 中就有对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和” 状 态的论述 : “志意者, 所以御精神, 收魂魄, 适寒温, 和 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 营复阴阳, 筋骨劲 强, 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皮肤调柔, 腠理致 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 悔怒不起, 五脏不 受邪矣; 寒温和则六腑化谷, 风痹不作, 经脉通利, 肢节 得安矣, 此人之常平也。 ” 气血和, 身心和, 志意和, 天 人和, 形神和, 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中 医学的重要特点, 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整体观的具体 内容, 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中医认为人体应处于一 种内有 “阴平阳秘” 、 外有“天人合一” 的和谐状态, 所 以说中医养生的许多方法就是要维持人体阴阳五行的 “自和” 能力 , “养” 于生命的最佳状态 — — —“和” 。 “和” 既是中医养生的效应标准, 又是养生方法的高度 概括。在中医养生学中的 “和” , 除和谐, 协调之义外, 还指要 “适度” 。在整体协调, 和谐的同时, 还应有度。 即要使体内阴阳平衡, 守其中正, 保其冲和。如节制饮食、 节欲保精、 睡眠适度、 形劳而不倦等, 都体现了这种 思想。如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 的 观点, 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 规律, 掌握适度, 注意调节。

3 小结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受其形 成过程中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尚未尽善尽美, 如何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使其更加完整、 更加科学化, 尚 需作深入的探讨。此外, 还有很多散在民间的养生经 验方法和措施, 有待进一步收集、 整理和提高 [6 ] 。要让 包括中医养生学在内的中医药事业薪尽火传, 我们不 仅要继承先人养生的宝贵遗产, 更应与时俱进, 综合运 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 进一步充实、 丰富、 发展、 完善 中医养生学。具体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是系统发掘、 整理、 研究、 总结、 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是对现 存的养生方法进行甄别分类, 对其有效的方法进行分 析研究, 并探究其实质; 三是结合当今医学倾向, 以个 体化养生为切入点, 探索确立适用于不同群体及个体 化的养生保健体系, 并初步确定相应的评价测量体系, 以不断推动中医养生学向科学化, 可持续化良性发展, 收稿日期:2016 -09 -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973971; 81173464) ; 教育部博士 点基金项目( 20090013110012) 作者简介: 李春雨( 1961 - ) , 男( 满族) , 辽宁朝阳人, 副主任医师, 研究 方向: 基于认知科学的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 张仲景合 方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 通讯作者: 贾春华( 1961 - ) , 男, 河北廊坊人,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 究方向: 基于认知科学的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 张仲景 合方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 E - mail: jiachunhua125 @ 163. com。 首当其冲的是科学全面地认识中医养生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 1] R?thlin Florian. Managerial. strategies to reorient hospitals towards health promotion: lessons from organisational theory[J]. Journal of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2014, 27( 6) : 747 -761.
[ 2] Vigdis Holmberg, Karin C, Ringsberg.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as con- tributors to health promotio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 al Therapy, 2014, 21( 2) : 82 -89.
[ 3] 金香兰, 杜松, 张玉辉.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 2013, 19( 9) : 981, 991.
[ 4] 章原, 道医与中医学[N]. 东方早报, 2014 -03 -29( 4) .
[ 5] 李付英, 马萍. 中医养生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国医论坛, 2010, 25( 5) : 50.
[ 6] 樊敏.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诊疗现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00, 10( 9) : 575.
[ 7] 柳红芳, 王倩. 浅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中 的体现[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8, 10( 5) : 395 -397
[ 8] 周鹏, 赵仓焕. 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5) : 865 -866.
[ 9] 韩钟, 居贤水, 赵粹英. 针灸治疗 “未病” 初步研究[J]. 上海针灸 杂志, 1995, 14( 6) : 245 -246.
[ 10] 李孜孜, 刘娟.“治未病” 观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间 疗法, 2007, 15( 11) : 55 -56.
[ 11] 陆秀兰. 形神观与未病前病态辨识[J]. 中医药学刊, 2004, 22 ( 5) : 944 -945.
[ 12] 翟向阳, 魏玉龙. 禅修的心理学分析与中医养生[J]. 中医学报, 2012, 27( 171) : 961 -963.
[ 13] 林存奇, 李晓红, 臧知明, 等. 道教养生思想释要[J]. 辽宁中医药 大学学报, 2007, 9( 6) : 70 -71.
[ 14] 刘永明. 医学的宗教化道教存思修炼术的创造机理与渊源[J]. 兰州大学学报( 牡会科学版) , 2004, 32( 5) : 38 -43.
[ 15] 孟辉. 浅谈中国古代道家与儒家对养生学之认识[J]. 时珍国医 国药, 2006, 17( 2) : 287 -288.

【作者】 侯江红;
Tag标签: 中医养生(6)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