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气血名称源流 补益气血作为正名的理由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4-21
补益气血正名考证及相关名称辨析

补益气血在现代文献中有补气养血、补养气 血、益气养血、气血双补等多种名称,如 《中医 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 [1 ]27 称为补益气血 ,《中 医药学名词》 [2 ] 称为补气养血 , 《中医药常用名词 术语辞典》 [3 ] 称为补养气血 , 《中医大辞典》 [4 ]1478 、 《中医辞海》 [5 ]1157 称为益气养血 ,《中国医学百科全 书·中医学》 [6 ]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7 ] 称为 气血双补。通过对本名词相关名称的源流考释,结 合科技规范名词的定名原则,探讨其规范正名。

1 补益气血名称源流

通过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两虚证治法的相关名称 始见于宋代赵佶的 《圣济总录》 ,曰 : “论曰虚劳 羸瘦者,五脏之气伤损也,经所谓一损,损于皮 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 能荣于五脏六腑也,……治虚劳羸瘦,补益气血, 壮筋骨,暖水脏,十补丸方” [8 ] 。其中的补益气血 系本治法的最早记载。

其后的相关著作记载本治法名称,有的沿用 《圣济总录》 ,称之为补益气血。如明代楼英 《医 学纲目》卷三十四 : “经闭,宜泻胃之燥热,补益 气血,经自行矣。 ” [9 ] 明代孙一奎 《赤水玄珠·卷 二十 》 : “月经不调 ( 出 《妇人良方》 ) 妇人脾胃 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 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宜泻胃 之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 [10 ] 。明代汪机 《医 学原理·卷五 》 : “治痨瘵方气血虚败已极,以致 相火炽盛,煎熬真阴而成痨瘵、骨蒸发热、盗汗、 遗精、咳嗽等症。治宜补益气血,滋阴制火为本, 清热止嗽,固精为标” [11 ] 。有的则称之为补气养 血、补养气血、益气养血、气血双补。如明代 《普济方》收录了 “补气养血”和 “补养气血” 两个名称,该书卷三百三十曰 : “血暴下兼带下, 既病人周身气血皆不生长,谷气又不升。其肌肉消 少,是两仪之气俱将绝。既下元二阴俱脱,血气消 竭,……以助升长。补养气血” [12 ]325 。卷三百四十 五记载 : “产后恶露不下,……血液衰竭。不可强 行,宜补气养血” [12 ]417 。明代汪机 《外科理例》则 首次记载了益气养血这一名称,如该书卷五曰: “一女背胛结一核如钱大,不焮,但倦怠少食,日 晡发热,脉软而涩,此虚劳气郁所致,予用益气养 血开郁之药” [13 ] 。明代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 最早记载了本治法的名称 “气血双补” ,如该书卷 二曰 : “六淫门……宜滋补,阳虚者补气,阴虚者 补血,阴阳两虚则气血双补,兼宜清热、降气、豁 痰及保脾胃” [14 ] 。

清代医学著作数量大量增加,通过补益气血治 疗气血两虚证治法的名称亦出现了以上几种并存的 情况,并且其概念论述也更加明确。如补养气血的 记载,清代张璐 《伤寒绪论》曰 : “若汗多亡阳,下多亡阴,致筋脉失养不柔和,而成痉,无外邪可 解者,惟宜补养气血,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 中汤选用” [15 ] 。明确指出患者在使用汗法、下法之 后,机体阴阳俱亏,气血俱虚,当使用补养气血之 法,使气血并补。无独有偶,清代戴天章 《广瘟 疫论·卷二》曰 : “腕痛……初起解表,汗、下后 益气养血,与肩臂痛同治” [16 ] 。同样是在汗法、下 法之后,使用益气养血之法,使气血同补。又如清 代陈士铎 《洞天奥旨》曰 : “两胁双发,……夫胆 多气少血,肝多血少气,总宜气血双补,决不可猛 浪用热剂也” [17 ] 。清代程文囿 《医述》曰 : “痘科 纲领,……调养真元,补益气血,诚治痘完策,不 得已而欲攻他证,中病即止” [18 ] 。清代王清任 《医 林改错》曰 : “半身不遂论,……有云气血虚弱而 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 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 顺气化痰之品” [19 ] 。以上论述虽记载的名称不同, 但均明确指出本治法的适应证为气血俱虚。 现代文献对本治法正名的记载亦出现了几种不 同情况,有的沿用宋代 《圣济总录》的记载,以 补益气血作为正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 ; 有的沿用明代 朱棣 《普济方》的记载,以补气养血和补养气血 作为正名,如 《中医药学名词》和 《中医药常用 名词术语辞典》 ; 有的沿用明代汪机 《外科理例》 以益气养血作为正名,如 《中医大辞典 》 《中医辞 海》 ; 还有的沿用明代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将 本治法称为气血双补,如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学》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此外,尚有 将补益气血、气血双补均作为正名视为两种治法者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20 ] ) ,以及把益气养 血、气血双补作为两个词条者 ( 《中医大辞典》和 《中医辞海》 ) 。同时尚有气血两补名称作为 “气血 双补”异名者 (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 。

2 补益气血作为正名的理由

历代医学著作记载的本治法名称虽有补养气 血、补益气血、补气养血、气血双补、益气养血等 多种,但根据以上考证,我们认为,以补益气血为 本治法正名为宜。

2. 1 符合规范名词定名的约定俗成原则 补益气血是通过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两虚证治 法的始载名称,以此为正名始见于宋代赵佶的 《圣济总录》 。其后的著作如明代楼英 《医学纲 目》 、孙一奎 《赤水玄珠》 、汪机 《医学原理》 ,清 代程文囿 《医述》 、周学海 《脉义简摩》 [21 ] 等载录 本治法时即以补益气血作为规范名,并一直沿用至 今 。《圣济总录》 《医学纲目》 《医学原理》等为 历代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沿用 《圣济总录》 [8 ] , 以补益气血为正名,说明该名称已经得到了历代医 家的认可,因此,以补益气血为正名符合科技名词 约定俗成的定名原则。

2. 2 符合规范名词定名的协调一致原则 术语定名的协调一致原则要求与国内已发布的 名词术语方面的标准保持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 [1 ]23 和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均以补益气血作为本治 法规范名。前者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已经广泛应用 于中医药学文献标引和检索的工具书,与其保持一 致符合协调一致的原则。

2. 3 符合规范名词定名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定名应当准确表达单个概念的科学 内涵和本质属性。补养气血、补益气血、补气养 血、气血双补、益气养血这五个名称,从字面意思 来看,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 “养”与 “益”上。 在古代汉语字典 [22 ] 中,本文中的 “养”对应的含 义为保养、调养,如 《周礼·疾医》曰 : “以五味 五谷五药养其病” [23 ] ; “益”字含义为 “增加,与 ‘损’相对” ,如 《易·杂卦传》曰 : “损益,盛 衰之始也。 ” [24 ] 从两者的含义来看 , “益”字的含 义简单明了,即增加气血; 从程度上看 ,“益”也 比 “养”的治疗力度更大。使用补益气血能够明 确表达本治法增加气血的内涵,并易于识记。

2. 4 补益气血文献使用频次逐年增加 我们将补益气血与应用广泛的补养气血,在中 国知网上按照 “主题 ”“全文 ”“关键词”三个项目 分别进行检索,检索文献包括全部文献类型,统计 2000 年至2017 年的文献引用频次,比较结果如表1。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 中,补益气血的使用频次逐年增加,而补气养血的 使用频次则呈逐渐减少状态。尤其在 2010 年以后, 在 “主题”和 “全文”两个项目上,补益气血的 使用频次是补气养血的两倍左右; 2014 年之后, 以补益气血作为关键词的频次是约补气养血的 10 倍。由此可见,补益气血作为本治法的正名已经得 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再者,从治疗方法上看,本治法主要用于气血 两虚证,无论病因是气虚还是血虚,导致的都是气

表 1 2000—2017 年中国知网补益气血与补养气血名词使用频次比较

年度 主题 补益气血 补气养血 全文 补益气血 补气养血 关键词 补益气血 补气养血
2000 135 44 1752 1374 107 16
2001 142 52 2017 1561 98 21
2002 138 70 2286 1762 91 22
2003 151 55 2818 1947 94 15
2004 148 62 3252 2288 92 17
2005 151 58 3889 2581 107 13
2006 190 64 4697 3109 124 22
2007 149 70 5594 3696 93 19
2008 202 93 6247 3943 111 27
2009 180 87 6859 4349 96 27
2010 175 85 8027 5104 93 25
2011 184 88 8551 5286 86 17
2012 204 98 8820 5524 85 17
2013 203 90 8923 5488 97 17
2014 190 101 9761 6019 87 7
2015 229 96 9661 5959 90 9
2016 234 112 11045 6646 98 13
2017 238 66 6811 4097 74 5
合计 4027 1861 127728 84150 2325 444

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因此,治疗应以补 气药与补血药并用,缺一不可,但 “气”所化生 的速度相较于 “血”化生的速度快,补益气血这 个名词能形象地表达出本治法的治疗过程,故而使 用以补益气血命名符合规范名词定名的科学性原则。

3 补益气血相关名称辨析

3. 1 不宜将补益气血、气血双补作为两种治法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载 : “补益气血属 气血治法,具有补益气血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治疗方法 ” ; “气血双补属气血治法,是治疗气血 俱虚证的方法” 。按照该书体例显然是把补益气 血、气血双补作为了两种治法,但从其论述中又可 看出均属气血治法,且适应证均为气血两虚,显然 为同一含义。从古代相关著作的记载看,二者为同 一治法,如明代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卷二》 载 : “六淫门……宜滋补,阳虚者补气,阴虚者补 血,阴阳两虚则气血双补,兼宜清热、降气、豁 痰,及保脾胃” [14 ] 。清代程文囿 《医述·卷十五》 曰 : “痘科纲领……调养真元,补益气血,诚治痘 完策,不得已而欲攻他证,中病即止” [18 ] 。可见这 两种治法的含义、用法完全相同,不应该将补益气 血、气血双补作为两种治法。

3. 2 不宜将益气养血、气血双补作为两个词条 《中医大辞典》 《中医辞海》均将益气养血、 气血双补作为两个词条分别进行解释,如 《中医 辞海》载 : “益气养血,中医治则,补法之一,又 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 法。适用于脾胃气虚,血无化源而见体倦乏力,面 白无华,肌肉消瘦; 或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等而 见气血两虚者,宜用八珍汤” [5 ]1157 。 《中医辞海》 载 : “气血双补,基础理论名词,补法之一,是以 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治疗气血俱虚之证。气血俱虚 多见于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嫩 淡、脉细弱,用八珍汤” [5 ]610 。《中医大辞典》载: “益气养血,补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 补,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肌 肉消瘦,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月经不调而见气 血两虚者,方用八珍汤等” [4 ]1478 。可以看出,两者 都是把气血双补作为益气养血的又称,既然作为又 称,气血双补便应该与益气养血定义相同。实际上 两者对气血双补和益气养血的解释无论从其定义, 还是适用症状,以及应用方药来看均系同一概念, 因此,不应该作为两个词条。

另有两点须指出,第一,尚有补气生血 ( 益 气生血) 治法亦用于气血两虚证,但补气生血 ( 益气生血) 是以补脾益气为主,佐以补血药,使 气旺而助血化生,适用于气虚所致气血两虚的治疗 方法, ,而本法是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适用于气 血并虚的治疗方法,两者适应症不同。第二,本治 法的相关名称在方药著作中尚用于表达方药的功 效,如唐代孙思邈 《千金翼方·卷二》载 : “丹参,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止烦满,益气养 血” [25 ] 。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载 : “妙 香散,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 。中医治法与方 药功效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治法是针对特定病证 的治疗方法,功效是体现治法的具体措施实施于特 定病证后呈现出来的效用,不可混为一谈 [27 ] 。

总之,通过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两虚证治法的名 词目前在不同的著作中有多种名称,同时尚有将该 治法不同的名称作为两种治法或两个名词者。我们 认为,本词当以补益气血作为规范正名,以补气养 血、补养气血、益气养血、气血双补作为同义异 名; 同时本词与补气生血 ( 益气生血) 属于两种 治法,与表达方药功效的补益气血则属于同名异义 的两个词,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贺亚静 蔡永敏 朱建平
Tag标签:

上一篇:需要补血吗 血虚也要补气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