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秘方数:9)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07-11-19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逐渐毁坏崩解形成实质缺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极高,平均有50%以上的人患有龋病。龋病的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都发生变化。浅龋平时无自觉症状,只是在检查时才被发现。中龋因冷、热、甜、酸等刺激在病牙处会引起敏感的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深龋因温度和化学刺激、食物嵌入均引起明显的牙痛,一般也不发生自发性疼痛。随着龋病病程的进行和发展,如侵及牙髓组织便出现牙髓炎症状;侵及牙周膜便出现根尖周围炎的症状;侵及颌骨便出现颌骨骨髓炎的症状,并会出现咀嚼功能异常,消化能力下降,颌面部畸形等症状。
    目前认为龋病主要是由细菌和含糖食物作用于易感的牙面而引起,但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
    龋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牙齿硬组织的色、形、质来区分。龋病分为五度,第一度为釉质龋,破坏在釉质内,色黑浸状、白垩状;形表面缺损,卡住探针;质松软、粗糙;第二度为牙本质浅龋,洞底在牙本质浅层;第三度为牙本质深龋,洞底在牙本质深层,但未引起牙髓及根尖病;第四度为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或已穿髓,牙髓已感染或坏死;第五度为残根以及牙冠全部或绝大部分破坏,非龋所致的残根不包括在内。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龋病的不同程度分别采用氟化钠甘油糊剂、硝酸银等药物治疗,以及充填、嵌体和人造牙冠等手术治疗,甚至拔除丧失功能的病牙。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属“齿龋”范畴,俗称“蛀牙”、“虫牙”。如《仁斋直指方》曰:“凡人饮食不能洁齿,腐臭之气淹渍日久,齿龈有孔,虫蚀其间,蚀一齿尽,又度其余。”中医学认为口腔不洁,牙齿污积,食物残渣塞于齿缝日久蚀齿;平素嗜食甘甜膏粱厚味,胃火炽盛,湿热上攻,熏蒸于齿;或肾精亏损,骨髓不足,阳明脉虚而致。内治主要采用清胃泻火、补肾固齿、消瘀通络、祛风止痛等法。外治方法亦多,有充填、含漱、烟熏、针灸等。(胡国庆)

 

方     名

加味育阴煎

香辛含漱汤

定痛饮

毛茛方

樟脑霜

消瘀清热汤

牙痛散

细辛碎补汤

牙疼速效汤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