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压 防控任重道远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5-18
    近日,记者就高血压的话题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们,听他们剖析高血压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高血压可致心脏猝死
 
    该院心血管内科建科元老之一、博士生导师黄永麟指出,心脏猝死是指在平时没有特殊的症状,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及心脏骤停,多数在1小时内死亡,尤其在院外、公共场所很难救活。常见的心性猝死可能有特殊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部分高血压病人也可能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发生心脏猝死,如运动后血压过高、平常心率过快、体重超标导致睡眠障碍而诱发猝死。
 
    黄永麟提醒说,高血压病人一旦突发心脏猝死,旁观者和家属对确定心脏猝死的病人拳击心前区可能会起一定作用,如果还有意识存在,要让病人连续大声咳嗽,相当于按压心脏的急救效果,可能维持循环数分钟,赢得宝贵时间,等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高血压易并发心律失常
 
    该院心血管内科三病房主任曲秀芬介绍说,高血压病人并发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同龄正常血压者,严重者可致心源性猝死。曲秀芬指出,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大多表现为发作性、短暂性,引起患者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当频繁严重发作或呈现高危情况,甚至会引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应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方法予以预防和控制。
 
    该院心血管内科七病房主任梁兆光介绍,心房颤动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共患病,约50%以上的房颤病人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不仅是房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显著增加房颤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梁兆光提醒说,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中风。减少脑中风的危害,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抗栓药物有华法林、阿司匹林、泰毕全等,但同时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群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梁兆光表示,黑龙江对高血压病的重视程度尚不尽人意,高血压人群缺少随访管理,绝大多数人用药不规律,甚至有些高血压患者已经合并心、脑、肾、眼底、周围血管损害时才考虑用药。这就应该针对高血压风险较高的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定期随访、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控制危险因素、早期系统治疗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可致冠心病
 
    该院心血管内科四病房主任周立君介绍说,血压升高在任何年龄、性别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逐步升高的关联性,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或/和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冠心病发病率将下降约1/6。
 
    周立君指出,高血压患者作为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务必要密切注意防治心肌缺血问题。既要平稳优化降压,又要避免过快、过度降压,从而有效防治冠心病并发症。
 
    防范高血压
 
    要建立合理生活方式
 
    黑龙江省心脑血管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分析指出,黑龙江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居民“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其中:油脂摄入量过高,人均每天34.2克,超过国家推荐量30克的14%;食盐摄入量大,人均每天13.3克,超过国家推荐量6克的122%;缺少运动,从不锻炼率高达80.5%;高收入人群营养过剩,中年人超重肥胖率高达69.6%。上述诸多原因使黑龙江省成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和重灾区,致使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偏低,2013年为74.3岁,比全国平均75岁低0.7岁。
 
    尽管高血压危害严重,但却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田野指出,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情愉悦;要合理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要注意合理膳食,做到低盐、低脂,少食动物内脏及鱿鱼、蛋黄等;同时戒烟限酒,适当参加运动,以减轻体重,防止肥胖;并且要选择规范的药物治疗等。此外,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病人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田野建议每个有条件的病人都要进行家庭血压监测与风险评估,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管理。
 
    张女士今年45岁,3年来血压一直居高不下,一直服用降压药,可是效果不佳。近日症状加重来到河南省中医院就诊,泌尿外科主任赵俊峰为其仔细查体,检测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行肾上腺B超、CT检查,最终诊断为肾上腺腺瘤,确诊后在泌尿外科实施了“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后患者的血压降到了正常范围,病情逐渐平稳,张女士又重新步入了正常人的生活。
 
    因肾上腺肿瘤所致的高血压,也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它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与家族遗传、肥胖、饮食、运动、吸烟、职业等因素有关,多发年龄为40~50岁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肿瘤、髓质肿瘤及肾动脉狭窄、原发性血管炎等引起,症状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肌无力、低血钾等。肾上腺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高血压可以得到明显控制甚至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早期发现和治疗将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常规体检容易漏诊肾上腺肿瘤。如果肿瘤的体积较小,那么B超等影像检查的手段就很难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所以,患者一旦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就应及时去医院做详细、全面的检查。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精细、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金标准。腹腔镜手术在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康复时间,以及镇痛药药量使用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患者术前需要服用肾上腺分泌激素的抵抗物,简单地说,就是在身体里建立起一套防御设施,保证手术安全。肾上腺肿瘤切除后,要及时进行激素的维持治疗,让身体慢慢适应。
 
    “情绪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吗?”回答是肯定的,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聂恒博士解释说,精神因素包括大喜、大悲、大怒等,这些情绪波动会直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使血压在瞬间突然升高,而且容易诱发不良事件,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者。除以上情况,还有长期忧郁、长期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加班疲劳、长期工作压力大、长期失眠等都可使血压升高。
 
    出现以上情况时,聂恒建议:首先调畅情志,使自己的情绪尽快平复下来,情绪恢复后血压也会明显下降。其次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当情绪波动引起血压骤然升高时,最好服用短效降压药。因为血压急剧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不良事件,及时服药可以降低风险。服用短效降压药主要是指舌下含化短效速效降压药。因为这类药物可以快速起效,快速代谢,快速失效。舌下含化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同时这种降压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避免了情绪平复后药效持续而导致血压偏低,进而诱发脑梗塞等不良事件。第三,对于35岁以上成年人尤其是男性,每年要定期测量血压。一旦确诊高血压,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膳食平衡、减少盐的摄入、劳逸结合等。而一些注意力需长期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职业,例如驾驶、高空作业等,最好能工作两小时后进行休整,不要连续长时间工作。
 
    中医认为,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高血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肠燥便秘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决明子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又常用以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症。故有些高血压、高血脂及便秘的患者常用决明子泡茶喝。可服用决明子也有禁忌症,对有些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并不适用,应引起这类患者的注意。
 
    决明子性寒凉,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或服用;所含蒽苷有缓下作用,可以润肠通便,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患者慎用;决明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其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故胃溃疡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孕妇、先兆流产者慎用;个别患者服用决明子后,导致唇舌麻木、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喘憋、口唇紫绀等,即对决明子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有5年高血压病史的张阿姨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过程中发现,以前服用疗效较好的药物效果慢慢“变差”了,血压开始变得不稳定。那么,抗高血压药为何效果“变差”呢?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经过医生的诊治,选择合理的抗高血压药并坚持服用后,血压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是,也有人随着病程的进展,即使接受最大剂量联合用药后,血压水平还是居高不下,也有的忽高忽低,血压波动大。实际上,疗效“变差”不能全怪在药物身上,据临床观察,有以下几个方面会造成患者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疾病变化  有些患者在刚开始服用某种抗高血压药时效果很好,于是忽略了对病情的监测,且没有定期进行相关体检。高血压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粥样硬化会加重,再者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过于劳累,或高血压累及靶器官,疾病变化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如有些高血压患者从单纯高血压发展到合并糖尿病,这样就应考虑联合用药来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又如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原有的治疗方案不能很好地控制变化了的病情,那就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找出一个新的、适合病情的治疗方案,控制血压。
 
    用药不合理  有些患者没能坚持服药,服服停停,或是频繁更换药物品种。如果没能遵医嘱正确服药,势必会影响抗高血压药疗效。而频繁更换抗高血压药品种,也会影响疗效,因为有的抗高血压药服用时间越久,降压效果越好。如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降压作用是通过阻断受体结合位点起效的,服药后1年作用较6个月强,6个月较3个月强。因此,当服药有效时,不必频繁更换品种。
 
    气候因素  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固定一套治疗方案,在天气热的时候血压趋于正常,甚至偏低,而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继续用同一方案可能效果就未必理想,需要增加药品的剂量、服药频次或品种。
 
    面对抗高血压药“变差”,有些病人会因为病情迁延不愈而乱投医,还有的偏信秘方、偏方,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当血压控制不理想时,患者千万不要急躁,要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医生,以便医生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改善治疗效果。患者不要私自更换药品,或突然停止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也不要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但会影响疗效,还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当然,对血压“顽固不化”的情况,患者自己也应“自我检查”,查查是否存在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职业有关。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