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项强痛伴头晕 通过针药并施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8-21

  该患颈项强痛伴头晕1年余,半月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眩晕,做脑部CT及脑血流图检查未见异常,结合颈椎MRI检查及临床体征,以及舌象脉象,四诊合参,辨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眩晕,治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通过针药并施而获良效。

  何某某,女,55岁,自由职业,重庆市南岸区人。2010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因“颈项强痛伴头晕1年,突发眩晕半月”前来就诊。患者于1年前出现颈项强痛伴头晕,由于症状较轻未予以重视。半月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眩晕,并伴见恶心欲吐、耳鸣症状,在外院作脑部CT检查未见异常,作TCD检查提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MRI提示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经口服及静脉滴注扩张血管药物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现患者颈项强痛不适,体位改变时眩晕尤为明显,查体可见颈项部肌肉紧张,颈4~7椎间隙两侧缘压痛,双侧肩胛骨上缘及内侧缘压痛,旋颈试验阳性,体位眩晕试验阳性。兼见心悸、不寐、烦躁、腰膝酸软、口干欲饮、食少纳差、小便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郭剑华辨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证,辨病为“眩晕”,西医诊断为颈性眩晕,治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针药并施。

  针刺取穴以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取百会、风池、风府、肾俞、太溪、神门、太冲穴,其中百会、风池、风府穴采用平补平泻法;肾俞、太溪穴采用捻转补法;太冲、神门采用捻转泻法,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20分钟,日1次;温针灸百会穴、风池穴各2壮,日1次;再予以内服天王补心汤加减治之:

  方药:生地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当归12克,丹参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五味子12克,远志12克,夜交藤20克,桔梗10克,5剂,水煎,取汁,分早中晚三次服,日1剂。

  二诊(2010年9月20日):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颈项强痛基本消失,眩晕及睡眠较前改善,大约能入睡3~4小时,心悸、烦躁、精神疲惫、食少纳差减轻,耳鸣、腰膝酸软症状仍存在,并感夜间手足心热、盗汗、小便黄少、口干较明显,可见“阴虚火旺”之象仍甚,针刺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三阴交、照海、内关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并予以内服知柏地黄汤加味治之:

  方药:熟地20克,山茱萸l5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知母6克,黄柏6克,酸枣仁12克,五味子12克,远志12克,10剂,水煎,取汁,分早中晚三次服,日1剂。

  三诊(2010年9月30日):患者颈项强痛及眩晕症状消失,睡眠明显改善,大约能入睡6~7小时,心悸、烦躁、精神疲惫、食少纳差明显减轻,耳鸣、腰膝酸软、夜间手足心热、盗汗、夜间口干症状明显改善,给予丸剂知柏地黄丸内服1月,以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颈性眩晕主要是指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所引起的眩晕,由于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间不稳、先天性畸形或胸廓上口综合征等因素引起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失常而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临床表现常以眩晕或头晕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颈肩背疼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血压不稳及上肢麻木等复杂的临床症状,其表现多样,但无确切阳性体征。近年来研究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占眩晕总数的40%,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但青壮年发生颈性眩晕的比例也逐渐升高。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也影响生活质量。属于中医“眩晕”范畴。

  本案患者因素体肾阴亏虚,阴液不能上承,致使心火偏亢,失于下降,出现“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证,郭剑华采用针药并用之法以达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的目的。

  针刺百会、风池、风府穴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督定痫,并施以温针灸,其针感及温热之力可以通过毫针直达椎动脉及其周围组织,促进炎症的吸收,缓解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解除椎动脉的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以消除眩晕症状。针刺肾俞、太溪,用捻转补法可达补肾填精、滋阴清热的作用,针刺神门、太冲穴用捻转泻法,可达泻心火、平肝阳的作用;再配合天王补心汤,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中以生地为君,取其下入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况且地黄为血分要药,能入手少阴,能滋阴养血、补肾养心,以清热安神;臣以玄参滋阴润燥降火,以制虚火上炎,使虚火伏而神自安;天冬、麦冬甘寒滋阴以清虚火;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益智益脾;当归补血润燥安神;五味子益气敛阴生津、宁心安神,助补气滋阴,补心气之耗散;茯神、远志既养心安神,又交通心肾;佐以丹参益气清心、补血活血,使补而不滞,清郁热而除心烦;夜交藤以养心安神以治其标;桔梗为使药,载药上行,引入心经,又不使诸药速下。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标本兼治之功;滋补阴血以养心神,降痰火以宁心神,使心神有所养而无所忧,则诸症自安。

  二诊在睡眠改善后,加以针刺三阴交、照海、内关穴以增强滋肾阴、降心火的作用,使心火下降到肾,而肾水不寒,肾水上炎于心,而心火不亢。再予以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并以丸剂善后,共达养阴补肾、滋阴清热、巩固疗效的目的,对治疗阴虚血少、虚火内扰型眩晕、不寐之症有较佳疗效。但在临床中应根据阴阳消长规律,从脏腑虚实辨证论治出发进行调治,同时还应嘱咐患者注意精神调摄、房室有节、起居有常,加强身体锻炼。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