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群防治要素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1-10
    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首先要控制饮食,提倡“麦淀粉”饮食,麦淀粉是将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即面筋分离除去制成,除去面筋后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从9.9%降低至0.6%以下。常见的有如市售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土豆淀粉以及粉丝、粉条、凉皮、藕粉等,还有水晶蒸包等食品;以及土豆、山药等根茎蔬菜。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可补充α-酮酸制剂,但不能食用面筋等蛋白质含量高的碳水化合物。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伴高血压但无水肿者3-4克,有水肿者更要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烹调食物可选用橄榄油、茶油、花生油等。
 
    早期糖尿病肾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选择一些可通过肠道或肝脏代谢的药物,尽量减轻肾脏的压力。对临床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选用口服降糖药,应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但必须特别注意低血糖反应。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中肿瘤发病率可高达28.35%,这个数据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引起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2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多,而胰岛素能够影响细胞代谢和生长,并调节碳水化合物,过量的胰岛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肠道细胞增殖,诱发肿瘤。
 
    2、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作为营养基,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对正常器官的慢性刺激可能使细胞突变成肿瘤细胞。另外,长期的血糖增高,导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通过糖酵解的增强,从而使正常细胞变为肿瘤细胞。
 
    3、血糖控制不良致机体免疫细胞功能下降,增加肿瘤发生的机会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肿瘤的预防工作。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需做好健康饮食管理、体育锻炼及体重控制。另外,根据年龄、性别,需定期作特定的肿瘤标记物检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上周三的晚班,例行查房,病房挺安静的,没什么要处理,我回到办公室安心地写着病历,一份病志还没写完,走廊里突然传来焦急的哭诉声:“医生,快救救我妈妈,她喊不应了”。我抓起听诊器就往外跑,是我的老病友张奶奶,她伏在儿子的背上,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上衣湿了一大片。我马上安排张奶奶平躺在病床上,测随机血糖1.7mmol/l,血压98/67mmHg。又是低血糖昏迷!我无奈地摇摇头,这已经是老人今年第二次发生低血糖了,上一次她因为胃口差没有进食,却“牢牢”记着要注射胰岛素引发,这次又是因为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我赶紧让护士推高渗糖,张奶奶渐渐清醒过来。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遇到的状况。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胰岛素使用不当: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2、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比如格列齐特,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3、饮酒: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4、其它药物的影响:大剂量应用醋水杨酸、心得安和其它β-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总是畏惧高血糖,其实低血糖也很危险。常见的低血糖症状有出汗、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严重的可出现意识混乱、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患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进食来缓解,当症状严重或病人不能口服葡萄糖时,应立即就医。
 
    有不少人在体检后被告知,普通人对这一诊断不甚了解,这是糖尿病吗?要不要治疗呢?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的魏琼主治医师要和您说道说道什么是“糖调节受损”,帮助您看懂体检报告。
 
    糖调节受损有3种情况
 
    正常人空腹血糖<6.1mmol/L(毫摩尔/升,下同),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则为糖尿病;而“糖调节受损”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血糖已经出现了问题。以下三种情况均可诊断为“糖调节受损”:
 
    ①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而餐后血糖正常,即“空腹血糖异常”(IFG);
 
    ②空腹血糖正常,而进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即“糖耐量减低”(IGT);
 
    ③空腹血糖异常,而且糖耐量减低,即IFG+IGT。
 
    无症状 却暗藏凶险
 
    魏琼主治医师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成人出现糖尿病前期表现的比例高达50.1%,糖调节已经受损,即将变成糖尿病。有研究证实1/3的“糖人后备军”日后会恢复正常,1/3“原地踏步”,还有1/3将进展为糖尿病。
 
    尽管“糖调节受损”的患者血糖只是轻微升高,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掉以轻心、放任不管,血糖就会继续升高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迟早会进展为糖尿病,而且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明显增加。
 
    及时干预 逆转病情
 
    “糖调节受损”还算不上糖尿病,在这一阶段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及早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魏琼主治医师说,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糖调节受损”,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发现险情尽早干预。
 
    一般来说,“糖调节受损”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干预就有望恢复正常,平时少吃高脂食物、低钠饮食,再配合适量的运动。运动要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是比较好的,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游泳,抗阻运动有练哑铃、拉力器。
 
    家在福州市罗源县的陈丽茹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十多年了,最近无故出现夜尿增多,脸上感觉有点浮肿。老人被送往医院诊断发现,她患上了慢性肾脏病。
 
    “高血糖所产生的一系列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并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重要因素。”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肾内科主任陈建主任医师指出,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就是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肾损伤可能在糖尿病的较早阶段已存在,但在初期没有什么临床表现,症状往往要在得病10年以后才呈现出来,很容易被忽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六成存在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可高达90%,而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病同时存在时,患者的死亡率将显著升高。
 
    糖尿病肾病最初表现是尿中出现小分子蛋白,之后尿蛋白逐渐增加,每日可达到大于3.5克,引起浮肿。尿白蛋白检测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起,即应开始筛查,且此后每年检测一次尿白蛋白/肌酐;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从确诊后5年开始每年检测一次。若结果异常,则应在3个月内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