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在膏滋药的辨证要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10-29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归属“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传统认为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以及饮食、情志、劳逸失调等有关,为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由于病程较长,又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等学说。

膏滋药的辨证要点可在总的指导原则下从“风”、“火”、“痰”、“气”、“血”、“瘀”、“虚”中立法找寻并加减。

辨证要点:脏腑虚损为本,阴阳失衡为标,瘀热滞络为果。

内服处方用药膏滋常用参考基本方药:内服处方膏滋常用药如:黄芪、地黄、赤芍、川芎、当归、地骨皮、构杞子、地龙、葛根、三七、红景天、绞股兰、山茱萸、淫羊藿等。并可根据临床的倾向性情况加减调整。

数量、剂量和总量:药味数量一般在20~30种左右,1料膏方的常用剂量约相当于20~30剂汤剂。

基质和矫味剂:传统胶类作为基质和矫味剂,性质较为滞腻,当今已经不再全部适合。食用明胶、淀粉、木糖醇、元贞糖等其他基质、充填物和矫味剂已被认可采用。

启示:膏方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补益,而是已经演变成促进人体机能的调整。

膏方用于心血管病,在适度强身的同时对控制高血压、改善血脂紊乱、减轻或延缓心血管病的合并症等危险因素是可行的。

心血管疾病瘀热夹杂,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的理论,对膏方处方有指导意义,即心血管疾病的防重于治,要立足于阻断瘀血、瘀热的形成,亦寓“既病防变”之意。

注意:膏方倾向于清、调、平、和。山楂、蒲黄、黄芩、黄连、大黄等药物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重金属含量超标、容易污染、容易变质、毒性大、有致畸等存在安全性争议的药物以及一些昂贵药物、特殊药物、“鞭”类药等已有淡出膏方倾向。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