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之源 动脉硬化预防胜于治疗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0-20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一种非炎症性的病变,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造成组织和器官缺血甚至坏死,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肾脏病、颈椎病、间歇性跛行等。因此,动脉硬化被称为引起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和加重,但不能因此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此病。最近报道,有20多岁青年甚至5岁儿童患了该病的报道。该病的发病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发病和加重,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硬化的常见原因最主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原因有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还与饮食不当有关,如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早、中期动脉硬化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是潜伏的杀手,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细察它的蛛丝马迹:一是看年龄:35岁左右是动脉硬化的快速发展期,中年是动脉硬化的危险期,到了老年期一般都会出现。二是看某些相关疾病:如患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和糖耐量降低者,应考虑有动脉硬化。三是看相关症状:1、经常感到疲劳、四肢乏力,或感到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2、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耳聋、眩晕;3、有心慌、胸闷、憋气、心口痛;4、不明原因的腿疼,走路时或夜间小腿容易抽筋,下肢稍凉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感疲乏等。
 

    金老师今年62岁,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不过近3个月来,常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夜晚睡觉会因胸闷而惊醒,四肢疲软无力。他到医院就诊,经过验血、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动脉硬化。医生采用扩张血管和调节血脂药物为他治疗,同时建议他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和生活调理,金老师的症状明显改善。像金老师这样,很多中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硬化,不少人会问,硬化的血管能逆转吗?

    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过去认为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医学科研的发展,目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逆转的。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高密度脂蛋白,它能运载血液中多余的血脂,并排出体外,还有消除血管壁沉积的作用,同时可修复血管壁的破损细胞膜,让血管变得比较光滑。因此认为,只要能在血液中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或增强其代谢能力,动脉硬化就可以逐渐减轻。但目前,西药类的降脂药还没有这种作用。用于降脂一线的某类西药能部分升高其水平,但对肝脏的损害很大,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有人还研究中药组方来解决这个问题,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要彻底攻克这个难题,尚待时日。

    当然,这些研究提出的课题为动脉硬化逆转带来了希望。同时,目前已有的扩张血管和调节血脂的药物,只要应用得当,对控制动脉硬化,减轻其症状,延缓其发展,也是有效的。

    动脉硬化作为老年人退行性病变是不能彻底消退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逆的。除了药物外,注重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生活规律,心情开朗等,对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也可以说是逆转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适量运动,就可以减低胆固醇,减轻体重,同时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使得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据有关报道;美国有156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参加了临床试验,平均年龄是73岁。在专家指导下,6个月的跑步机训练和较小强度腿部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64岁的芝加哥居民查尔斯参与了试验。6个月前,他连在超市里购物都会气喘吁吁,剧痛不已。而现在,他已经可以和两个小孙子一起在密歇根湖边遛上半个小时而毫无感觉。他说:“现在我‘返老还童了’”。

    这些事例说明,适当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有利于动脉硬化逆转的。
 

    动脉硬化,预防胜于治疗,且要从青少年时代就采取预防措施,具体来讲,预防重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合理膳食 饮食上应注意多吃蔬菜少饮酒: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钾、镁元素。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发展,同时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酒类尤其是烈性酒,可促进动脉硬化。另一方面,饮食上应常吃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清胆固醇降低;而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含胆固醇较高。平常饮食宜清淡,盐的摄入量每天应不超过6克,七八分饱最适宜。

    二、坚持适量运动  合理、科学的运动能延缓动脉硬化,对预防肥胖、保持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都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可根据个人体质、爱好,选择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锻炼方法,每日坚持1小时左右为宜。

    三、保持精神愉快 学会放松、宽容,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有规律地生活,睡好子午觉,对于减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十分重要。

    四、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如经常洗澡,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坚决杜绝吸烟、赌博、打牌成瘾、上网熬夜等恶习,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游泳、旅游等。

    五、积极治疗相关病 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要积极治疗。
 

    近年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与血管斑块有很大关系。据了解,6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几乎人人都有血管斑块。

    血管里的斑块就好比水管里的污垢,是渐渐累积起来的。随着杂质越堆越多,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管腔就会变窄。当狭窄超过20%,斑块就形成了,若达到90%以上血管就完全闭塞了。

    一般来说,斑块最喜欢发生在血管分叉多的地方,如颈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斑块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有三种不同的病理形态,即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到最后严重阶段形成粥样斑块。

    当人体内出现了纤维斑块或者是粥样斑块以后,就会面临许多危害巨大的继发性病变。比如斑块内出血,斑块内部的血管特别容易破裂,在斑块内形成血肿,血肿会使斑块的体积进一步变大隆起,严重时会将动脉管腔完全堵塞,无法输送血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更为严重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可导致人体器官比如心、脑的梗死;斑块的另一继发病变是钙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变硬、变脆,易于破裂;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会继发动脉瘤,动脉瘤如果破裂的话会引发大出血。

    在此提醒大家,斑块就像是血管里的定时“炸弹”,要预防斑块酿成大祸,当出现头晕、健忘、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时,可给血管做做检查,例如颈部的多普勒彩超等。
 

    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有关,但我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加速斑块的生长。

    抽烟  抽烟会刺激血管内膜,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斑块。

    饮酒  过量饮酒对血管内膜刺激,加剧血管内膜损伤。

    高脂肪饮食  高脂饮食使人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过大  心情紧张,长期不良情绪刺激,压力过大,会引起血管收缩,血管里的杂质易沉淀,不能及时排出。

    失眠  长期失眠的患者往往会处于抑郁、焦虑的状态,而焦虑会加速血流,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