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急俗称抽筋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7-29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汗后络脉空虚、津血不足、筋肉失养的脚挛急。挛急,为肌肉紧张或抽搐,即筋急、拘挛,俗称抽筋。
 
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汁之,十月生芽,正月出土,三月开花,花大而荣,意似少阳渐入阳明,禀厥阴风木之气可治肝。气之盛者,必赖酸以收,故能收拾木气,使返本归根,而令之不妄行,以杜其有余肆暴,犯肺伤脾,所以号为敛肝之液。甘草色黄,味甘性平,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正禀土中冲和之阳气以生,故《名医别录》称之为九土之精。《本草正》称甘草“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升,下药得之缓其速。”物之味甘者,至甘草为极,特甘则性缓,甘愈甚者,缓亦弥甚。盖一身之气,因急疾而为患者,甘草能缓急以调之,若纵弛而阻滞者,则非所宜。
 
遵《内经》肝苦急,即食甘以缓之,酸以泻之旨意,芍药甘草,甘苦化柔,酸甘益阴,有养血和营、通痹缓急之功,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柯韵伯在《伤寒附翼》中指出:“脾不能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亦用阴和阳法也。”虽《伤寒论》第29条取芍药甘草汤是对太阳病误治的变证遣方,但后世沿用,在临证时只要符合芍药甘草汤的挛急证,如筋脉失濡所致的腿脚挛急抽筋、脘腹拘挛疼痛、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总获良效。
 
脚挛急疼痛,也不仅只是下肢肌肉拘紧痉挛,患者腹部亦常有表现。日本汉方名家吉益东洞在《建殊录》中记载,一人足跟痛甚如锥刺,似刀刮,不敢触及,有外科疡医开刀取脓亦乏效,众医束手皆不能处方。于是求诊于吉益东洞,察其腹肌挛急发硬,按之不弛,故用芍药甘草汤大剂饮之,一帖而痛消。张元素谓白芍得炙甘草为辅,治腹中痛,夏月少加黄芩,恶寒加肉桂,乃仲景神品之药。
 
曹颖甫治女佣右足静脉曲张、拘急,入夜呼痛达旦,遂投赤芍八钱,生甘草四钱,一剂而见功。他认为动脉之血由心脏放射于外,其力属原动而强,故少有阻塞;静脉之血由外内归于心脏,其力近反动而较弱,所以多有迟滞。迟滞为甚终成血痹,亦称恶血,《神农本草经》曰芍药除血痹,《名医别录》谓芍药散恶血。曹氏虽持中西医之法为见,但用芍药甘草汤治静脉之“曲张”与筋脉失濡之“挛急”,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及芍药之用,后世或主赤芍,或主白芍,各抒己见而不一。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认为:“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刘渡舟验案精选》中记载刘渡舟治髋关节痛病案一例,某男,疼痛始于右腿髋关节,后及左腿亦痛,双腿抽搐拘急,步履维艰。医院诊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建议手术治疗。视其舌质红绛,脉弦细,当为阴血虚少、筋脉失养、血脉不利之证。故投芍药甘草汤以养血柔筋、缓急止痛: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服3剂,疼痛、拘急大减。二诊以仙方活命饮疏通经络血脉、解毒止痛,服7剂,疼痛进一步减轻。续诊用赤小豆当归散及芍药甘草汤交替服用2月余,患者弃杖行走,医院复查X线片显示:两侧股骨头血流运行通畅,恢复正常。
 
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为芍药甘草各四两,分温再服,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考证,汉代1两约为15克,后世又常据临床调整比例,如《伤寒论方解》的芍药甘草比例为5:2至2:1,即30~60克:12~24克至30~60克:15~30克。遣方用药之所以能如汤沃雪,除了辨证准确,和药味的比例及用量亦密不可分,如《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治腹中㽲痛的当归芍药散、《伤寒论》第100条治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第279条主腹满时痛的桂枝芍药汤、治腹大实痛的桂枝大黄汤,芍药用量比例皆为最重。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指出:“芍药少用之,往往难于奏效。盖肝木恶急,遽以酸收少济之,则肝木愈急,而木旺者不能平,肝郁者不能解。”(曹俣)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