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在液为涎”小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5-13
涎为津液之一, 为口津, 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 涎。 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 润泽口腔的作用, 在进 食时, 涎分泌较多, 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 《素 问·宣明五气》 [1] 曰: “五脏化液……脾为涎” 。 《灵 枢· 九针》曰: “脾主涎” 。 中医理论认为, 涎为脾之 液, 为脾脏所控之物。 历代医家也对这一理论要旨均 有论述, 但却未见有专篇进行讨论, 由此, 笔者从脾 与涎的生理联系及脾病表现与涎的病理变化等方面 对 “脾在液为涎” 加以论述, 此为笔者一人之漏见, 有不妥之处, 望同道斧正。

脾化液为涎

1. 脾开窍于口, 涎为口之液 “脾为涎” 始见于 《黄帝内经》 。 《诸病源候论·脾病候》 [2] 说: “脾象 土……其液涎” , 继承了 《黄帝内经》 “脾为涎” 的观 点。 明代章璜著《图书编·脾脏》有云: “涎者, 脾之 液” 。 中医学认为, 涎乃脾之液, 由脾脏所主, 液入于 脾为涎,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 陈梦雷在注释 “五脏化 液” 经文时说: “液者, 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 。 由此说 明, 涎为精汁, 是津液的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吴 注 ·卷七》云: “涎出于口, 脾之窍也, 故为脾液” 。 正 是由于脾开窍于口, 涎出于口, 并为口中之液, 由此说 明, 脾与涎乃至与津液的关系。 现代医学也有相关报 道, 潘文奎 [3] 在关于 “脾主涎” 的实验研究中, 发现了 脾虚证患者在涎液的分泌量、 口腔液的酸碱度、 小肠吸收木糖的功能、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及其免疫功能等 方面均较正常人存在差异, 从而在分子层面上揭示了 脾为涎液, 并提供了物质基础, 肯定了脾与涎的关联。

2. 足太阴脾脉循行上至廉泉 《黄帝内经》 《难经》 皆认为涎液为脾所主, 隋朝杨上善在所撰的 《太素》中对脾主涎进行了分析, 认为脾主涎是由于 脾足太阴脉的循行路线经过廉泉所决定。 《太素 ·脏 腑气液》曰: “脾足太阴脉, 通于五谷之液, 上出廉 泉, 故名为涎” 。 由此可见, 涎是人体津液之一, 与脾 脉之阴密切相关。 “液者, 阴之津” , 营出于中焦, 可 知水谷饮入于胃, 经胃的腐熟后, 再由脾运化出精微 物质, 其中一部分精微物质转化为本脏之阴, 即脾 阴。 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脉下属脾脏, 上通廉泉, 脾 之阴液随脾脉上行而从廉泉分泌而出为濡润口腔的 津液, 即为涎, 故曰: “通于五谷之液” , 而为涎。 又如 《遵生八笺·脾旺四季论》 [4] 中曰: “谷气入于脾, 于 液为涎, 肾邪入脾则多涎” 。 且脾为 “后天之本” “气 血生化之源” , 可以化生全身气血津液, 由此说明涎 为脾之阴液, 脾阴乃是涎的生化之源。

涎为脾所摄

脾能摄涎, 使其不溢出于口外。 《嵩崖尊生全 书·卷六》曰: “脾主涎, 脾虚不能约制, 涎自出” 。 故临床上多从脾论治涎多涎少的病证。 李杲《脾胃 论·脾胃盛衰论》中记载: “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 土……入脾为涎” , 因为脾为胃行其津液, 津液源于 水谷, 散布全身, 津液上行于口, 舌下金津、 玉液二 穴得以泌津液, 布于口腔为涎。 在机体健康状态下 , 脾胃健旺, 运化功能正常, 脾液之涎将源源不断分泌 于口, 润泽口腔, 进食时分泌较多, 使不溢于口外, 非 进食时分泌减少, 但不致口腔干燥。 这种涎液不偏 不亢, 分泌有度的生理状态是靠脾脏的生理功能正 常来维持和调节的。 反之, 若脾胃虚弱, 运化功能失 常, 则会导致气血生化乏源, 津液亏虚, 涎不能上行 于口, 金津、 玉液二穴得不到津液的充养和濡润, 则 易发生口干咽干的现象, 故曰: “脾胃虚弱, 乃血所生 病, 主口中津液不行, 故口干咽干也” 。 上述脾对涎的 调节作用, 不能推断主要是依靠气的固摄和气化。 涎 既为脾液, 实为脾脏阴津, 脾脏功能正常, 脾阳不断 蒸腾脾阴上行, 使涎不断分泌于口腔, 这是脾阳对阴 津的气化作用; 同时, 脾阳又能固摄脾阴, 使分泌之 涎不致分泌过多而耗泄于口外, 这正是脾阳对阴津 的固摄作用。

脾居中宫, 执中央以运四旁。 其所化生的水谷精 微布散于全身各处, 同时参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而 涎恰恰为人体津液的组成部分, 因此其也必然参加 全身水液代谢, 从整体观来看, 脾脏也必然对其产生 制约作用, 而这一作用是脾之阳气完成的, 这可能亦 是保证口涎正常分泌的关键所在 [5] 。

脾病则流涎

涎为脾之液, 其渗泌权在于脾脏, 脾脏生理功能 正常, 脾气健旺则涎液正常上行分泌于口腔, 使口中 濡润适度, 食欲旺盛, 咀嚼时涎液分泌增多, 味觉良 佳。 反之, 脾脏罹患疾病, 则出现涎液或满溢流出于 口, 或寡少而致口咽干燥。 由此, 涎液之病当从脾论 治。 目前, 临床上涎的病变不外乎是涎液分泌量的改 变及分布异常 [6] 。 由此, 笔者从涎液过多、 涎液过少 二个方面论述脾病与涎液的病理变化。

1. 涎液过多 唾涎过多, 俗称“流涎” “流口 水” “喜唾” , 《诸病源候论》 称其为 “滞颐” 。 临床多 见于小儿患者, 成人则不多见。 究其发病缘由, 多从 脾脏论治, 而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多, 脾不能收摄, 而 发生口角涎液自出, 常见病因不外乎脾经实热、 脾胃 虚寒及脾气亏虚, 升降失常所致。 涎液过多的辨证要 点如下。

1.1 脾胃感受热邪, 引起流涎 脾胃感受热邪, 致脾经实热, 临床多见涎液分泌过多而溢于口外。 正 如《东垣十书》中记载: “火旺煎熬, 令水沸腾, 故痰 涎唾出于口” 。 说明火热之邪炽盛, 犹如锅下火焚,使 壶中水沸, 煎熬灼伤人体阴津, 循脾经上行, 逼迫廉 泉而致脾阳失约, 因此, 口中涎液分泌增多而导致溢 口外出。 此外, 也有文献记载了由于胃热虫动、 脾热 侮肝、 火迫津流、 风热壅结于脾等致多涎症的诸多 证候, 如《灵枢 ·口问》曰: “饮食者, 皆入于胃, 胃中 有热则虫动, 虫动则胃缓, 胃缓则廉泉开, 故涎下” 。 《医学启源》曰: “脾热甚则出涎” 。 《太平圣惠方》 曰: “儿多涎者, 风热壅结, 在于脾脏, 积聚成涎也。 若涎多, 即乳食不下, 涎沫结实, 而生壮热也” 。 《杂 症会心录》云: “涎为火迫, 上溢口角” 。此处不做 一一介绍。 脾经实热而致多涎症,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 口涎较稠量多, 伴口臭唇红, 舌红苔黄, 或口角糜破。 临床还可见脾虚不运, 湿邪困厄脾脏, 酿湿成热, 湿 热熏蒸上泛于口, 症见涎液黏腻浑浊、 渴而欲饮、 苔 黄腻、 脉滑数等表现。 以上两种情况治疗上均应采用 清泻脾火、 收敛固摄之法, 临床常选清热泻脾散或儿 茶散等方药进行化裁, 多采用黄连、 黄芩、 石膏、 知 母、 玄参等清热之药已达控涎清热之功效。

1.2 脾胃感受寒邪, 引起涎液增多 《诸病源候 论·滞颐候》曰: “脾之液为涎, 脾气冷, 不能收制其津液, 故令涎流出, 滞渍于颐也” 。 《医学启源· 五脏 六腑、 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曰: “脾者……寒则 吐涎沫而不食” 。 《寿世保元》 曰: “脾胃虚冷, 不能制 约” , “故涎自出” 。 以上医籍中记载的口涎疾病多责 之于脾虚寒证, 均是由于脾胃阳虚, 津液蒸化、 输布、 固摄失常, 胃失于通降, 阳不制津, 津液凝聚为涎, 反渗于口而为唾涎之病。 症见唾涎清稀量多, 流滋 不止, 频繁吞咽, 吐涎。 伴见气怯神疲, 纳呆、 四肢不 温, 多睡便塘, 舌淡无苔, 脉沉迟。 治疗上多采用温 脾之法, 方药常选用益黄散、 温脾丹等经典方剂, 多 用诃子、 益智仁、 乌药等中药收涩之。

1.3 脾气亏虚而致口中流涎增多 根据气的功 能, 脾气可以固摄和推动脾阴, 因此, 当机体处于脾 气虚状态下时, 机体气化功能障碍, 津液不能上承于 口, 固摄无力则唾涎异常增多, 或溢于口外, 正如 《证 治准绳》中所云: “小儿多涎, 亦由脾气不足, 不能四 布津液而成” [7] 。 脾虚不摄之口中流涎, 常见口涎清 稀量多, 终日淋漓, 或口渴喜热饮, 或渴不欲饮, 伴见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不思饮食、 腹胀、 便溏、 面色不 华、 舌质淡胖、 苔薄白、 脉缓弱。 当用益气健脾、 调津 固摄之法, 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等。

2. 涎液过少 涎液过少者, 多见于成人, 常见口 干唇燥、 渴而欲饮之症。 此证区别于热灼津伤而致 的口渴者, 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论: “口渴口干, 大 有不同, 盖渴因火燥有余, 干因津液不足” 。 详思涎液 过少口干咽燥者的病因, 多由脾阴不足、 脾阳不振而 致。 以下分别论述之。

2.1 脾阳不振导致涎液输布障碍 外感挟湿或 寒湿直中太阴, 脾阳受困, 脾主升清之职失司, 清阳 不升, 涎无水液之来源不得上承于口, 则出现口渴口 干, 甚者口中无涎的症状, 正如李东垣所说: “气少 则津液不行” 。 本病临床表现多见涎少口干, 渴不欲 饮, 伴见恶寒发热、 头身困重、 酸楚不适, 或腹痛便 塘、 不思饮食、 恶心泛吐、 脘腹胀满、 苔白腻脉濡等。 亦有反不思饮者, 此皆湿邪困脾或蒙蔽清窍所致。 此外, 脾阳虚衰不光导致涎液分泌过少, 还可导致脾 不摄涎而吐涎。 治疗上, 当用解表芳香化湿以醒脾, 或燥湿以运脾, 或清热利湿以助脾并佐以温中散寒 之法。 方药多选用小建中汤、 理中汤、 藿香正气散、 吴茱萸汤等经典方剂。 常用中药有黄芪、 生地黄、 白 术、 吴茱萸等。

因脾阳虚弱, 脾脏运化水湿功能低下, 固摄之力 减弱, 津液不能循常道布散, 而停聚于体内某处。 水 湿停聚一方面进一步加重阻碍了脾阳的运化功能, 另一方面水湿失于脾阳之约而泛滥于上。 故可见口涎 分泌紊乱, 或口中渴而欲饮, 饮入则吐, 或喜水漱口 而不欲下咽, 或口渴而反吐清涎, 或两者兼见。 此种 情况治疗上应用温阳化饮, 健脾利水、 益气布津之大 法。 方选多用五苓散或苓桂术甘汤等。 常用中药有升 麻、 桂枝等。

2.2 脾阴亏虚导致口涎乏源 涎液源于脾液, 脾阴亏虚则口涎化源亏乏, 水津无以敷布, 口无津液 之滋润而见口干唇燥, 渴而欲饮, 甚者焦枯龟裂。 思 虑过度, 或饮食不节, 使脾阴受伤, 或外感六淫, 消 烁其阴, 均可导致脾阴亏虚。 脾阴亏损, 必然导致脾 脏运化功能失常, 故可伴见不思饮食, 或饮后即感腹 胀, 甚则面浮肢肿, 同时有津枯肠燥、 大便干结、 舌 红少津、 无苔或少苔、 脉细数等。 此证均是一派干涸 之象, 无有旱涝不均之征。 但脾阴虚除本脏受伤所 致的上述证候外, 还可累及他脏, 多出现脏失濡养 之症。 临床表现多而庞杂, 但均可见口渴口干之关键 症状。 针对此证的治疗, 当遵甘寒柔润或酸止化阴之 法, 切不可盲目投以滋阴清热或苦寒降火之品, 应领 会其要旨, 勿使苦寒更燥脾阴, 滋阴过腻使脾运愈 困。 常用沙参、 麦冬、 石斛、 生地黄等甘寒之品益脾 滋阴, 清热润燥, 在佐以乌梅、 五味子、 白芍、 莲子等 酸甘之品固涩敛津。 若脾阴虚兼见他脏证候者, 仍当 以补脾阴为主, 适当兼治, 慎勿舍本逐末。 脾阴足, 自 能灌溉诸脏腑也。

综上所述, 涎来源于脾液, 赖脾之阴气以补充 滋养, 受脾之阳气以调节控制, 两者协同配合, 使口 中涎液分泌正常, 也控制其不溢于口外, 使人口腔润 泽, 味觉良好, 食欲旺盛。 由此, 在临床治涎之病时 务必把握其特点, 审证求因, 深入理解脾与涎之关 联, 皆应从脾论治。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于漫 蒋世伟 王彩霞 吕凌 秦微 马天驰 刘丽斯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